談地方創生:到底改變了甚麼?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絕對同意所謂地方創生不該是由外面的人來下指導棋,而是由在地的人主動去共同策劃一場改變、一場革命。

我對地方創生的經驗沒有很多,但我曾經與台東偏鄉的朋友面對面傾聽他們的困境、他們的渴求,他們並不是一聽到資源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訴苦、只想政府用最快的辦法解決他們困難的人民。無論是經濟上的或是文化傳承上的,他們懂得要「爭取」,懂得資源是一時,唯有利用資源再創價值才能永續發展。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所謂資源要怎麼透過寫計畫去爭取,老實地讀著網站上的規定,但文謅謅的語法大概只有與縣府打過多年交道的人才能一眼就懂;嘗試寫點東西,大老遠跑來市區交件,但總因檢附資料不足、資格不符等等因素,光是退件就不知道耗費多少時間、來回多少公里了。事實上,他們懂的事情很多,自覺也夠,不懂的,是那些繁瑣又令人疲憊的行政流程。

這打敗他們了,「想做的事情,卻一直被拒絕」一位部落女這樣對我說。

每每談到地方創生,總是免不了由「外面」的人(也許政府,也許某個團隊)進來引導找方法的過程。為什麼?

或許是地方的爭取常常徒勞無功,所以才有人認為需要「介入」去「協助」。外部團隊進入到部落裡面大約是兩種風景,一種是想把台北還是哪裡光鮮亮麗的成功案例複製貼上,灌輸「黃色小鴨是目前最紅的」這種膚淺觀念給部落的人們,要他們先追尋一時的熱潮,賺一大筆解決所謂的困境(貧窮)再說,這種的想法很受一些深怕窮一輩子的人的支持,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賺錢而已,這當然沒有甚麼對錯,想要追求好一點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重點是,貧窮是真正的困境嗎?

另一種是我曾經經手過很棒的工作坊,老師會先觀察這裡人們的生活,大家是靠山還是靠海吃飯、大家住的距離近不近、年輕人回來的多不多、老年人若獨居又是怎麼過活...。接著從他上千張的簡報中找出相似的案例,案例中沒有教你賺大錢的辦法,只有「他們最珍貴的資產,就在他們的日常之中。」找出一件地方有共識的話題/活動/生活習慣,加以設計,不是改變,而是設計,就能找到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全部的人朝著這個理念去前進,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看見一點點的不一樣。

這樣的工作坊不只震撼了部落的人,也震撼了我,要守護一個地方很簡單,就是把生活管理好、共識整理好,再去執行。所謂的共識不是別人告訴你你想要的「應該是」甚麼,而是在地人須不諱言的討論對地方最終的期待,以及每人願意付出的能量是甚麼。這是一件艱難的事,所以需要這樣的人來引導。

工作坊之後,除了變成成果報告書還變成什麼?

當初我們拜訪了台東南迴線各鄉鎮的重量級人物,不是村長鄉長鎮長,而是對改變有企圖心的自治會會長、受人景仰的醫生、最文化傳承擔憂的耆老...,面對面將大家的想法集結起來,我們開設了一個論壇邀請人類學家、建築設計師、行銷團隊等等的專業人士還有縣府官員一起來將這些問題用各種專業的面向來做討論,不再是單方面「分享」別人怎麼做的,而是讓在地人拿出在地的問題來討論。

當然短短的幾個小時是沒有辦法解決任何事的。

但給了一點希望。

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在地、政府及專業三方連結起來,先聚焦幾個最急迫的問題,安排大家坐下好好談談。還記得那次論壇結束,有幾個專程開一個多小時車子來的部落朋友對我們說謝謝、有幾位老師事後還有寫信給我告訴我如果有他日後能幫忙的地方,他很樂意無償的過來協助。

最後,沒有最後。

除了成果報告書外,最近看到另一個團隊,另一個專案,用了這個論壇當作他們的策展內容,上面只說到這個論壇的名稱與日期,沒有內容,沒有過程,沒有結果。說實在的,我很愧疚,當初相信我們的人,如果來到這邊看到這幾行字,會怎麼想?

他們持續的努力爭取,但那幾個月的傾聽最後卻沒有作為,他們面臨一樣的議題,有些困難因為時機不同有著不一樣的狀態,有的或許變的更難,有的或許不得不放棄,不管是哪一個,我好像已經被抽離了,因為我甚麼也沒完成。那些在地居民的急迫,最後只成了幾行字。

朋友說改變是持久戰,有時現實面真的讓人很挫折,但千萬不能放棄,放棄才是真的什麼也沒有改變了。改變就是這樣吧,要很久很久,我能等,在地的人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很會寫鬼故事的人妻
47會員
130內容數
台灣靈異故事、藍色蜘蛛網等戲劇鬼故事已成經典,感受恐懼的感官需要得到滿足,生活周遭都是鬼故事的靈感,有真實改編,也有憑空想像,驚悚反轉故事錦集。最近開始記錄婚姻鬼故事。
2021/12/23
鄰居老太太的兒子搬回來住後,晚上一直聽見牆壁的碰撞聲。有天小賴家搬回來,看見老太太在門口閒晃,一問一下才知道出大事了...
Thumbnail
2021/12/23
鄰居老太太的兒子搬回來住後,晚上一直聽見牆壁的碰撞聲。有天小賴家搬回來,看見老太太在門口閒晃,一問一下才知道出大事了...
Thumbnail
2021/12/22
老吳跟太太求子多年一直無果,最近太太突然一反常態吵要離婚,老吳別無選擇請人偷拍他老婆,竟意外發現驚悚的秘密...
Thumbnail
2021/12/22
老吳跟太太求子多年一直無果,最近太太突然一反常態吵要離婚,老吳別無選擇請人偷拍他老婆,竟意外發現驚悚的秘密...
Thumbnail
2021/12/22
沖完澡「咚咚咚咚」男友突然大力的敲門,小梅開門一看,看到男友氣呼呼地問她「妳剛剛有沒有模仿嬰兒哭聲?」小梅嚇到,說沒有,剛剛只是在洗澡而已,男友罵她「都是你講那些有的沒有的,害我也跟著出現幻覺,小孩沒了就沒了還要怎樣?」說完男友隨身物品收一收就出門了。
Thumbnail
2021/12/22
沖完澡「咚咚咚咚」男友突然大力的敲門,小梅開門一看,看到男友氣呼呼地問她「妳剛剛有沒有模仿嬰兒哭聲?」小梅嚇到,說沒有,剛剛只是在洗澡而已,男友罵她「都是你講那些有的沒有的,害我也跟著出現幻覺,小孩沒了就沒了還要怎樣?」說完男友隨身物品收一收就出門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賺不了錢、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對未來沒有希望....四不一沒有,提出的是事實,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所有問題的根源不都在經濟嗎?若是在家鄉能收入穩定、開銷又小,不就能賺到錢嗎?不要北漂、南漂、不要擠在都會區,不就沒有買房的需求嗎?生活安定、沒有壓力,結婚不就理所當然嗎?而結了婚生小孩更是必然
Thumbnail
賺不了錢、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對未來沒有希望....四不一沒有,提出的是事實,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所有問題的根源不都在經濟嗎?若是在家鄉能收入穩定、開銷又小,不就能賺到錢嗎?不要北漂、南漂、不要擠在都會區,不就沒有買房的需求嗎?生活安定、沒有壓力,結婚不就理所當然嗎?而結了婚生小孩更是必然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Thumbnail
社會參與一直是輔大社會企業學程的授課重點,上週參與了碩二學長姊的社參成果發表會,一來當作提前的見習,二來也想感受一下一年時光各自的精彩。短短半天從學長姐的分享內容當中,整理出我對社會參與的收穫與啟發。
Thumbnail
社會參與一直是輔大社會企業學程的授課重點,上週參與了碩二學長姊的社參成果發表會,一來當作提前的見習,二來也想感受一下一年時光各自的精彩。短短半天從學長姐的分享內容當中,整理出我對社會參與的收穫與啟發。
Thumbnail
回來之時,先端詳我所生活的地方,畢竟書上沒有教。
Thumbnail
回來之時,先端詳我所生活的地方,畢竟書上沒有教。
Thumbnail
貧窮是什麼? 借助不同文化的觀點,重新反思我們對於貧窮的建構,又傳統社會工作對貧窮定義的限制。
Thumbnail
貧窮是什麼? 借助不同文化的觀點,重新反思我們對於貧窮的建構,又傳統社會工作對貧窮定義的限制。
Thumbnail
馬拉松式的參加了一整天的地方創生論壇,總計六個場次來自六個不同地域的地方創生團隊。現在這個時間點(22:37pm)腦袋除了混沌之外,努力的想打撈一些感受記錄下來。 原先僅是報名參加,作一名藏在人海裡的學員。臨時被告知是否能參與工作團隊協助活動,除了開場前的場地佈置,今天主要的角色多是進行側寫紀錄。後
Thumbnail
馬拉松式的參加了一整天的地方創生論壇,總計六個場次來自六個不同地域的地方創生團隊。現在這個時間點(22:37pm)腦袋除了混沌之外,努力的想打撈一些感受記錄下來。 原先僅是報名參加,作一名藏在人海裡的學員。臨時被告知是否能參與工作團隊協助活動,除了開場前的場地佈置,今天主要的角色多是進行側寫紀錄。後
Thumbnail
近年來,公部門推動許多鼓勵青年返鄉計畫,以均衡城鄉發展並推動地方創生。只是有了這些計畫資源,青年們就可以無憂無慮地返鄉了嗎?選擇在地方而非大都市落腳、發展事業,會有哪些煩惱?青年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歡迎光臨在地青年的腦內劇場!如何從憂創傷,變成優創生?大哉問,但很有戲。
Thumbnail
近年來,公部門推動許多鼓勵青年返鄉計畫,以均衡城鄉發展並推動地方創生。只是有了這些計畫資源,青年們就可以無憂無慮地返鄉了嗎?選擇在地方而非大都市落腳、發展事業,會有哪些煩惱?青年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歡迎光臨在地青年的腦內劇場!如何從憂創傷,變成優創生?大哉問,但很有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