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不了錢、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對未來沒有希望....四不一沒有,提出的是事實,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所有問題的根源不都在經濟嗎?若是在家鄉能收入穩定、開銷又小,不就能賺到錢嗎?不要北漂、南漂、不要擠在都會區,不就沒有買房的需求嗎?生活安定、沒有壓力,結婚不就理所當然嗎?而結了婚生小孩更是必然,誰不希望小孩能在安安穩穩的環境中快樂地長大?生活有目標、願望不難達成、還有為下一代奮鬥的理由,對於未來又怎會沒希望呢?
問題的根節就是,政府要讓人民活得下去啊!要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呀!地方創生在台灣已經5年了,照理說一個5歲的小朋友,應該要會跑會跳會說會鬧了,而放眼看看現在台灣政府正在推廣的地方創生,讓地方活了嗎?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免費活動只為了拍照留念吧?又是變成了地方青年的個人創業補助案了吧?當初羅列的134地方鄉鎮,哪一個鄉鎮的人均GDP增加了?青年回來了?新生幼兒增加了?產業發達了?
日本把地方創生當成救國方針,集中資源、創立平台、成立服務團隊、不分中央和地方的公務員捲起袖子協助地方找DNA永續發展;台灣的地方創生,看起來中央有一本規劃完善的計劃案及逐年增加的專款、各部會也都找得到地方創生的專案名稱,每年公告了不少洋洋灑灑的補助案,大案小案撒滿地,也養活了不少關係好的專案執行公司,而真正的在地青年呢,2019年之後134鄉鎮新成立公司或組成團隊的在地青年呢?他們都活得好嗎?每個人都已經喚醒了地方的創生了嗎?老人家有事做了嗎?已經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了嗎?當地的市區鄉鎮公所沒事做嗎?一個返鄉的年輕人能夠抗起一個鄉鎮數千數萬人的創生工作嗎?
台灣的地方創生一直在往錯的方向走,或許有人發現方向不對,但,沒人敢說也沒有勇氣回頭,政府還是一直繼續往錯的方向走...地方創生沒有結案的時候~除非地方消滅,不需要拍照比讚寫結案報告,每個階段只有目標達成的數字,最簡單的評估標準就是地方的人活得好嗎?收入增加了嗎?地方產業振興了嗎?找到永續發展的模式了嗎?日本第二個5年的地方創生已進階到挖掘人的價值讓每個人有事做、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SDGs)落實在每天的生活中、並且大量運用數位工具努力國際化;台灣的地方創生也即將邁入第二個5年,在這關鍵時刻,真的語重心長地呼籲政府,尤其是政策規劃的國發會,回頭吧,回頭看看每個地方鄉鎮的人民要什麼?把人民能夠活下來當成第一要務!當政策規劃的人能夠真正地面對問題,就會看到人民的困境;再仔細面對問題,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笨蛋,問題在經濟!地方創生要先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