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客家人的農曆七月忙什麼?2018戊戌年新鳳村值年.芎林廣福宮中元祭全紀錄

農曆七月,各地都會舉辦中元祭。除了讓好兄弟們飽餐一頓的澎湃供品,許多人也對「賽神豬」感到嘖嘖稱奇、覺得「放水燈」十分神祕。各地的風俗略有不同,今年度見域工作室全程採訪、記錄,新竹縣芎林鄉廣福宮祭典區輪值的新鳳村,總爐主帶領著鄉親們一同籌辦中元祭的點點滴滴。客家人的農曆七月都在忙些什麼?又有什麼不一樣?跟著見域工作室一起來了解!

芎林中元祭的舞台——廣福宮

特等神豬獨佔廣福宮鰲頭。(攝影/嘟嘟嘟)
芎林廣福宮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建,距今已有二百餘年。廣福宮舊名為國王宮,國民政府來台後才改為廣福宮。芎林舊名為九芎林,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年(1775-1785年)九芎林懇拓始祖劉承豪、姜勝智等有感於九芎林能夠開發建庄,為故鄉廣東省揭陽縣獨山、巾山、明山等三山國王神靈護佑之故,於是邀集地方信士,集資興建廟宇,名之為「廣福宮」取「廣澤福佑」之意,亦有「廣佈神靈臨下有赫;福緣善慶惠我無疆」之意。
三山國王一向被視為台灣客家人的守護神,有客家人居住的聚落雖然不一定有三山國王,但是有三山國王的地方,總是有客家人居住,或曾經有客家人居住過。在芎林,就有廣福宮、福昌宮與惠和宮等三座廟宇以「三山國王」為主祀神明。其中廣福宮的信眾涵蓋芎林、文林、新鳳、中坑、水坑、上山、下山等七村,是芎林鄉內活動力最強的廟宇,許多重要慶典或祭祀活動都以它為中心。
相傳,嘉慶五年國王宮建成初期,三山國王的令旗仍安置在石壁潭的廟宇(今日的福昌宮)中,每年秋收後的平安戲會到石壁潭迎請三山國王到國五宮。道光六年(1826年)遭原住民盜取後,竊賊腹痛不已,才將令旗請出還回王爺廟。令旗失而復得的故事讓信眾們相信是三山國王顯靈,加深了祂的影響力。現今的廣福宮位在芎林市街上(現址),人口稠密、商業發達,香客絡繹不絕,影響力更是大為提升。
現今的廣福宮外觀大致是民國七十八年改建後的模樣,正殿主祀三山國王,左側為聖母娘娘、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右側為關聖帝君,另有太歲星耶、褒忠義民爺、藥師菩薩、功德主祿位等。

廣福宮慶贊中元祭祀輪值制度

每年農曆七月,各地方的廟宇都會辦理中元祭典。而有紀錄的芎林地區中元祭始於咸豐五年(1855年),由地方仕紳黃克昌、劉維和、劉嵩山等倡議設置;光緒十二年,(1886年)芎林的信眾又組成專以祭祀「慶贊中元」為主的神明會,祭祀地點就在廣福宮,自此建立芎林所有中元祭典活動以廣福宮為主廟宇或活動中心的傳統。
廣福宮的中元祭典由芎林七個庄組成八個輪值區域,分別為新鳳村、中坑村、水坑村、文林村、芎林村上街、芎林村下街、上山和下山村,輪流籌辦每年的中元祭。廣福宮輪值的範圍,當地人稱外七庄;石碧潭和周邊四個村:永興、華龍、五龍、秀湖,此五個庄合稱為內五庄。外與內的差異,是因為廣福宮分香源自石壁潭福昌宮,亦與芎林的開拓順序有關。
2018年中元祭為新鳳村輪值,由主任委員總爐主邱源亮帶領全村動員組織,新鳳村今年的人數比八年前輪值時足足少了四分之一,再加上人口老化、青壯年離鄉,所以總爐主在收丁口錢的過程辛苦萬分,比起八年前輪值時整整少了一半的經費。不過,山不轉路轉,團隊也努力想辦法用各種方式,例如提高調首的領調金額,或者更勤勞地挨家挨戶上門請村民捐款,都是為了讓中元祭典能盡善盡美。新鳳村雖然人少,但仍有一股內聚力團結大夥兒一同將這場盛會一一完成,可見這裡的村民與社群還是有很高的動能!

忙碌的農曆七月——客家人的中元祭都在忙什麼?

【農曆七月四日14:00-17:00|初普:柵門口萬善爺普施】

初普從祭拜當地的「萬善爺」開始。芎林地區有數個萬善廟,包含下山村月桃窩萬善祠(有應公廟)、芎林柵門口萬善爺廟、石壁潭萬善祠和燥坑口萬善祠等,成立年代為咸豐年間到日治時期,主要祭祀對象為開庄隘勇或遭原住民出草的無頭屍和於1895乙未之役時戰死的無主屍首等。
因為是平日的上班時間,來參與的大部分是年長者,他們對於八年一次的輪值都很有感觸,相隔八年又相聚在一起辦普渡,在生命裡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共同回憶,只有在地人才能體會。
芎林柵門口萬善祠。(攝影/徐筠茹)
信眾將香插至普渡供品上讓魂野鬼可入口。(攝影/徐筠茹)
放鞭炮囉!表示初普儀式圓滿落幕。(攝影/徐筠茹)

【農曆七月十四日|豎燈篙】


「燈篙」,就是繫燈的竹篙,是建醮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物品,象徵為「好兄弟」照路、避風雨,也指引祂們到人間享用供品,也像是神界、冥界的通知單或請帖。
燈篙的竿數各地不一,其中主要有天篙(陽竿)與地篙(陰竿);天篙對天界、陽界諸神,功能即是在恭迎三界神祇前來賜福信眾。而地篙則對幽界孤魂,功能是召請陰界的孤魂滯魄前來接受超薦、施食。燈篙豎好固定後,糊上符令、天金紙,裹以草蓆,包上紅布,以保持潔淨。
廣福宮豎立的燈篙共有三枝,都是在農曆七月十四日,也就是大士爺開光的前一天,由香辦們大清早親自去採的刺竹。要找到符合高、直、硬三個條件的竹子唯有進入山林裡才能採到,幸好芎林地區還保有豐富的竹林資源。採集完成下山後,香辦們頂著大雨在廟前廣場上鋸、綁、拉地一一將三枝大竹篙豎起。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子時,道士奏表後將燈篙綁上天布、天燈等聖物,這個時刻民眾會盡量避開,此過程也正式向陰陽兩界宣告芎林廣福宮的中元祭典正式開始。
一大早上山去踩的刺竹事先繫上紅條標記,待吉時焚香祭祀,稟告山神及土地神取竹目的,才算完成「認竹」儀式。 (攝影/徐筠茹)
香辦阿叔們齊力將長三層樓的竹篙拔地撐起。(攝影/徐筠茹)
掛上七星燈、七層幢幡左天布、天旛(中以及右)的燈篙。(攝影/徐筠茹 )

【農曆七月十五日|大士爺開光】

大士爺是中元祭典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士爺俗稱鬼王,也有人稱祂焦面大士或普渡公。頭長雙角、口吐長舌、青面獠牙,身穿金黃盔甲,頭上還頂著觀音大士,是所有孤魂野鬼的統帥。相傳大士爺曾是鬼界大頭人,所以又俗稱「鬼王」,鬼王受觀音佛祖教化而皈依門下,後來變成護持中元普度的重要神明。
大士爺主要工作為掌管眾鬼,公平分配普渡的祭品,避免因爭食而產生糾紛。頭頂觀音大士象徵頭頂慈祥,以保護境內善男信女;觀音大士也督導和監督大士爺公平分食。台灣各地的大士爺像各有特色,芎林廣福宮的這尊是出自劉興星家族之手,他們是以精緻手藝傳承四代的新埔百年糊紙店。除了大士爺神像外,左邊有騎著青龍的山神、右邊有騎著老虎的土地公,兩側還有專門接待歷代名賢的翰林所,和供男女孤魂更衣的男堂、女室。
這些糊紙神尊最初先蒙上一張紅紙在臉部,需經由法師開光點眼儀式才能真正啟動他們的法力。十五日晚上十一點子時一到,執行開光儀式的法師手持一面圓鏡和一支沾有朱砂的毛筆,卯足全力口中道著咒語,引觀世音和眾神之力注入大士爺裡,昭告地方的孤魂野鬼這裡已準備完成、有值星官坐鎮,不要搗亂。待普渡完後,會火化大士爺表示普渡完畢,也是祭典中重要的一項儀式。
廣福宮的糊紙大士爺神像。(攝影/徐筠茹 )
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法師舉行大士爺開光點眼儀式。(攝影/徐筠茹)

【農曆七月十六日|放水燈】

放水燈為普度前招引水中孤幽的儀式。「豎燈篙」先招請了陸上孤幽,而後水燈則是招請水中孤魂。今年芎林廣福宮因環保意識興起,改以兩座高約一公尺的大型房型水燈為代表,將所有信士的名字書寫其上。當天下午一點多,由總爐主領頭與陣頭和一長排的電子花車、水燈牌,浩浩蕩蕩的在各庄遶境後來到中正大橋下的頭前溪畔,由法師誦經後,大家一起目送湍急的溪流將水燈帶走,直到它們消失在頭前溪的盡頭。
芎林總爐主邱源亮回憶,過去的水燈都是用竹篾糊紙加上香蕉樹莖做的底座,現在則是工廠統一印刷摺成房子或廟形的水燈盒綁上剖半的竹子底盤。隨著時代改變,現代社會出現放水燈不環保的聲音,廣福宮祭典主委們因此以減量的方式轉化。
信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當然也不可能因為一時的價值觀改變而消失或改變,而是隨著不同世代的轉化與詮釋,因為這是個有彈性的社會、活的宗教儀式,唯有持續行動才有對話的空間。
花車與水燈牌一條龍浩浩蕩蕩的穿過中正大橋到頭前溪橋畔。(攝影/徐筠茹)
為環保今年新鳳村以兩個大的水燈為代表。(攝影/白勝文)
一字排開的水燈牌氣勢滂礡不畏大雨的侵擾。(攝影/白勝文 )

【農曆七月十七日|普渡、神豬比賽】


廣福宮中元祭典中,最神聖、最重量級的活動非賽神豬莫屬。
農曆七月十七日的子時,當大家都進入夢中沉沉睡去,有好幾隊人馬正磨刀霍霍準備上場殺豬。這個神聖的任務一定是由有經驗的師傅操刀,過去,殺豬是一件大事,附近的親朋好友都會到主人家幫忙。這晚你會聽到此起彼落的鞭炮聲在附近鳴響著,就表示有人家已經開始動作了。
殺豬的工作前前後後要花到五至六個小時不等的時間,從解剖、切割、分肉、清洗內臟、上架、撐皮、削毛、裝飾等過程,女性主要負責清理內臟、分裝豬肉、炸豬油;其他需要動刀的工作主要由男性處理,裡面會有一位主要負責發落大家的師父。
這晚,主人家會準備宵夜來慰勞這些辛苦的師傅和前來幫忙的親朋好友。今年由范國光先生的神豬奪得特等(淨重1136台斤),他們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神豬飼養戶,他不僅自己主刀殺豬工程,也帶領團隊將特等豬裝飾到盡善盡美,這場馬拉松式的殺豬行動真的太令人敬佩!
十七日早上,廣福宮前的廣場塞滿了前來拜拜的信眾和裝飾完成的神豬,牠們被鑲嵌在五光十色的大寶盒裡,以最美的姿態呈現在眾神、眾鬼、眾人眼前。互相拼場的三太子、辣妹勁舞團不時在廣場前炒熱氣氛將中元祭典帶至最高潮。普渡場中,堆滿了各種普施物品,吉時一到,道長率同會首們在大士爺前上香行禮,恭請各方神祇降臨,然後道士團和眾會首遶巡普度場一週,並為各項祭品灑以符水,謂之「巡孤淨筵」,旨在讓好兄弟們可以好好享受盛宴。整個普渡法事科儀主要分成:請鬼、施食、誦經、驅鬼。當晚除了普渡場的法會和電子花車上的勁歌熱舞,家家戶戶會擺開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回家吃飯,熱熱鬧鬧直到儀式結束。
儀式的尾聲,就是送孤的儀式。道士團引領會首們到大士爺座下徵詢鬼道眾生是否已經酒足飯飽?在總爐主卜得三個允杯之後,隨即將大批信眾所奉獻的金銀紙錢,連同紙糊大士爺神尊、翰林所、男堂女室一併火化,希望鬼王召令眾鬼返回陰間,普渡科儀也在一片熊熊火光中圓滿結束。
廣福宮前三太子的熱鬧演出。(攝影/嘟嘟嘟)
廣福宮擠滿了拜拜和看熱鬧的民眾。(攝影/嘟嘟嘟)
農曆七月十七日晚上道士挨家挨戶唸法與換香儀式。(攝影/嘟嘟嘟)
新鳳村普渡場淨孤筵即將開始民眾準備了豐盛的供品要餵飽孤魂野鬼。(攝影/嘟嘟嘟)
農曆七月十七日晚上十點道士們送大士爺火化儀式。(攝影/嘟嘟嘟)
火化大士爺、翰林所、男堂女室,金光閃耀,為2018年廣福宮中元祭典劃下句點。(攝影/徐筠茹)

參考資料

日治時期芎林庄,1928,芎林莊誌匾額
芎林鄉公所,2004,《芎林鄉志》
莊興惠,2005,〈從三山國王、義民爺到文昌帝君——看清治時代芎林客家族群信仰特質與歷史文化變遷〉,《新竹文獻》,第23期,新竹縣文化局。
記錄/徐筠茹
編修/吳君薇
攝影/嘟嘟嘟、徐筠茹、白勝文
特別感謝/邱源亮、彭正章、邱家增、林文貴、吳家琴、鍾瑞昌家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