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族群 羅興亞人道危機(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難道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背離了羅興亞人?
raw-image

到底誰惹了誰?

種族、宗教撕裂了整個國家,散播仇恨言論的佛教徒以強烈的我族中心主義,毫無人性的摧殘羅興亞人。歷史固然如此,雙方各執己見,合法、非法爭論不斷,但是過往因為戰爭、殖民等因素而遷徙的人們,難道需要如此受罪?不論合法、非法,說到底戰爭時也沒什麼合不合法的問題,既然現在已是長期定居的住民,為何連基本人權都沒有呢?

又,打著種族的旗幟,散播仇恨的佛教徒,難道只是為了「種族」那口氣?如同伊斯蘭世界派別間的宗教衝突,皆是以宗教為名的權力鬥爭,宗教只是洗腦、煽動百姓的工具罷了。這些僧侶是不是也在爭搶著緬甸佛教的地位,使群眾非理性的鼓動並支持這些運動?而緬甸政府和軍方得靠著廣大民意才能維持政權,自然而然屈服於這勢力,甚至暗中協助攻擊平民。事出必有因,純粹的種族宗教似乎不成暴力的藉口,掌握權勢者的如意算盤才是真正推波助瀾的主因。

不過羅興亞人的悲歌並沒有就此打住......



你丟,我不撿

面對國內的強大敵對勢力和猛烈攻擊,政府更時不時阻擋國際人道援助物資進入,也拒絕羅興亞人使用國家醫療資源,走投無路的羅興亞人也就走上了出逃的路。此時,與日前天天上頭條的敘利亞難民相同,人蛇集團出現了。人蛇集團收取大量現金,置難民生死於不顧,更時常關押難民索討高額贖金。這些難民別無選擇,仍搭上了載滿難民、不知何去何從的危險船隻,漂流到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對他們來說,這是毫無選擇中最後一個生存機會。2012至2013年的出逃是源自於種族暴力,不間斷的難民潮到了2015年五月又達到高峰。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都被捲入了這危機之中,人權團體形容這些國家在玩人體乒乓球,船到哪就會再被推下海,一邊又宣稱政府反對人口販運。泰國在五月底緊急籌備了一場會議,請緬、馬、印等國官員出席,商討解決對策,卻遭緬甸悍然拒絕。理由是,「這不是我們的責任」。這些非法移民自己跑到海上去,漂到其他國家,緬甸只能說對人口販運猖獗感到十分關切,也會一同與國際社會解決問題。這是標準的官方說法,毫無建設性,更充滿諷刺。

泰國政府據報有提供少許食物和水到船上,但拒絕他們上岸,且以巡邏船驅離國際探訪的船隻,致使內部消息一直無法傳達到外界。伊斯蘭教為主的馬來西亞口口聲聲呼籲緬甸授予羅興亞人公民權,但碰到了實際的難民,還是以非法移民稱呼並推下大海。印尼政府想當然爾,也謝絕這群非法移民。不過常有印尼漁民出海時救援難民的消息傳出,國際救援組織無不讚揚,但政府不僅不予正面回應,甚至發表聲明不鼓勵漁民從事非法移民相關行為。鄰國的反應可以說是十分一致:官腔官調和踢皮球。



生死未卜的單行道

但追究為何2015年會出現如此龐大逃難潮呢?先前並沒有明顯的單一事件引發難民潮,而大批難民必有其因,不會無中生有。根據2015國際特赦組織年度報告,2015年二月政府宣布所有臨時登記證(Temporary Registration Cards, TRCs)無效,羅興亞人本無國籍(stateless),唯一的身分證明(此證明並非國民身分證明)又被剝奪後,十一月的大選就完全沒有參與空間,處境也更加艱難。另,當年也通過四項新法案以保護種族及宗教(to protect race and religion),違反宗教自由、遷徙自由及婚姻自主等多項人權。國內局勢對於他們越趨不利,因而出逃。

聯合國於六月二十日發表的報告,羅列出十一大項羅興亞人的問題,包含國籍取得、遷徙自由、生命、自由與安全威脅、性別暴力(Sexual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 SGBV)、醫療資源使用權、受教育權、地方制度的限制、參政權、強迫勞動(forced labor)、人口販運及維持基本生活的權利。



緬甸新政局,新希望?

國際社會原寄予翁山蘇姬厚望,希望這位曾被在家監禁十五年、長期為人權發聲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新政局開展後能解決這個人權大難題。沒想到選舉期間遇上了2015難民潮,翁山蘇姬不僅默不吭聲,對於緬甸境內穆斯林越趨邊緣、無人權的現象無動於衷。國際媒體無不四處探詢,可是得到的回應都令人大失所望。她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LD)在全國大選中提名的1151名候選人中,沒有任何一位是穆斯林。其中羅興亞人沒有公民資格、也沒了臨時登記證,所以也不用談選舉權的問題了。國際媒體撻伐聲浪不斷,但翁山蘇姬仍然無動於衷。


續集:

  1. 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族群:羅興亞人道危機(一)
  2. 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族群 羅興亞人道危機(三)


責任編輯:郭學宇 核稿編輯:黃琬婷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孟加拉總理謝克赫・哈西娜(Sheokh Hasina)六月十六日在其位於首都達卡的官邸所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緬甸根本無意讓目前滯留在孟加拉考克斯巴札(Cox Bazar)難民營為數超過一百萬的羅興亞人遣返回國,「我們(孟加拉)已經盡力了,但緬甸根本不想讓羅興亞人回家,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哈西
Thumbnail
 孟加拉總理謝克赫・哈西娜(Sheokh Hasina)六月十六日在其位於首都達卡的官邸所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緬甸根本無意讓目前滯留在孟加拉考克斯巴札(Cox Bazar)難民營為數超過一百萬的羅興亞人遣返回國,「我們(孟加拉)已經盡力了,但緬甸根本不想讓羅興亞人回家,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哈西
Thumbnail
「那嬰兒躺在母親腿上哭泣著,他的身軀、臉頰、手都被燙傷。一個女人有氣無力地坐在角落,全身也都是燒傷。一名三十歲的難民Shahida Begum說:『軍隊燒了我的房子,我當時人還在屋子裡……那痛楚是無法忍受的,我真的生不如死……』」在這充斥著人倫悲劇的醫院中深切地傳達了羅興亞難民的哀慟。
Thumbnail
「那嬰兒躺在母親腿上哭泣著,他的身軀、臉頰、手都被燙傷。一個女人有氣無力地坐在角落,全身也都是燒傷。一名三十歲的難民Shahida Begum說:『軍隊燒了我的房子,我當時人還在屋子裡……那痛楚是無法忍受的,我真的生不如死……』」在這充斥著人倫悲劇的醫院中深切地傳達了羅興亞難民的哀慟。
Thumbnail
今天是行憲紀念日,身在憲政主義國家,我們可以由憲法保障享受權力負擔義務,但是,在另一個大陸的人們-羅興亞人,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無法有所保障,基本的權利遭受剝奪,這樣的辛酸血淚,似乎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Thumbnail
今天是行憲紀念日,身在憲政主義國家,我們可以由憲法保障享受權力負擔義務,但是,在另一個大陸的人們-羅興亞人,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無法有所保障,基本的權利遭受剝奪,這樣的辛酸血淚,似乎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Thumbnail
 緬甸和孟加拉去年十月針對遣返羅興亞難民達成協議,原本訂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始啟動,雙方預定的難民交接地點在孟緬邊界一個中轉站,孟加拉難民事務專員還曾親赴該處視察,並安排五輛巴士守候在附近一個營地,準備
Thumbnail
 緬甸和孟加拉去年十月針對遣返羅興亞難民達成協議,原本訂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始啟動,雙方預定的難民交接地點在孟緬邊界一個中轉站,孟加拉難民事務專員還曾親赴該處視察,並安排五輛巴士守候在附近一個營地,準備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Thumbnail
國際間著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女士自1988年回到家鄉緬甸推行民主制度後,然而就在外界認為緬甸的人權和民主政治能夠蓬勃發展之際,羅興亞人遭遇種族清洗的悲劇卻橫掃國際媒體版面,讓數個民主國家、人權組織開始質疑翁山蘇姬。
Thumbnail
國際間著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女士自1988年回到家鄉緬甸推行民主制度後,然而就在外界認為緬甸的人權和民主政治能夠蓬勃發展之際,羅興亞人遭遇種族清洗的悲劇卻橫掃國際媒體版面,讓數個民主國家、人權組織開始質疑翁山蘇姬。
Thumbnail
羅興亞穆斯林集體外逃之後,當局隨即迅速展開「若開邦化」計劃,讓其他地區的佛教徒遷入,如今在若開邦北部鄉村,已經找不到曾經有羅興亞人住過的痕跡。
Thumbnail
羅興亞穆斯林集體外逃之後,當局隨即迅速展開「若開邦化」計劃,讓其他地區的佛教徒遷入,如今在若開邦北部鄉村,已經找不到曾經有羅興亞人住過的痕跡。
Thumbnail
非政府組織「鞏固人權」負責人史密斯就指出,一艘載有70名羅興亞人的船隻4月12日啟程前往馬來西亞,這也是4四月份從緬甸前往馬國的第二艘羅興亞難民船。他說,這是非常危險的旅程。船上的難民不只要應付糧食和飲用水短缺的問題,也可能面對船隻翻覆的風險。
Thumbnail
非政府組織「鞏固人權」負責人史密斯就指出,一艘載有70名羅興亞人的船隻4月12日啟程前往馬來西亞,這也是4四月份從緬甸前往馬國的第二艘羅興亞難民船。他說,這是非常危險的旅程。船上的難民不只要應付糧食和飲用水短缺的問題,也可能面對船隻翻覆的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