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苦難與仇隙,人道與救濟-羅興亞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嬰兒躺在母親腿上哭泣著,他的身軀、臉頰、手都被燙傷。一個女人有氣無力地坐在角落,全身也都是燒傷。一名三十歲的難民Shahida Begum說:『軍隊燒了我的房子,我當時人還在屋子裡……那痛楚是無法忍受的,我真的生不如死……』」半島電視台如此報導著,在這充斥著人倫悲劇的醫院中深切地傳達了羅興亞難民的哀慟。

raw-image

以佛教徒為主的緬甸人(Burmese),自古就與居住在若開地區的羅興亞(Rohingya)穆斯林多有爭端。本為兩個不同的帝國,在英國殖民地擴張的影響下兩者被迫合併,英國大量引進羅興亞人作為勞工。殖民政府還採取雙管治理政策,高壓統治緬甸,卻給若開地區較多的自治權,種下兩族爭端的遠因。當緬甸與英國發生獨立戰爭時,緬甸與日本結盟共同對抗英人,而英人的軍隊正是由英國人與羅興亞人組成,更使緬甸人認為羅興亞人是殖民政府的餘孽。

取得獨立後,緬甸政府將羅興亞人視為非法移民,羅興亞人不但沒有投票權、工作權,甚至連國籍都沒有。長期受欺壓下,爆發了羅興亞危機。8月25日羅興亞人對若開邦多處的警局發動攻擊,此舉被緬甸政府視為恐怖攻擊,當日立即啟動「清除行動(Clearance Operation)」,除了軍方,亦有許多佛教徒民兵加入此行動,造成近千人死亡,數十萬人逃亡。


難民現況

大部分的難民逃至孟加拉與緬甸的邊境,多為婦女與小孩,孟加拉政府為其搭建帳篷,提供物資,但根據CNN報導,仍有許多人未獲得救助。綿延千里的帳篷中,偶爾穿梭數名來自不同媒體的記者實地採訪這些難民。據報導,許多婦女在逃難途中失去了她們的孩子,有些更被緬甸軍方凌辱。即使到了這個暫時的棲身之所也不能安心,邊境上埋著許多地雷,多位難民因為誤觸地雷而身亡。若是一不小心踏入緬甸邊境,則會遭受子彈無情的轟擊。

除了物資匱乏,孟加拉當局最擔憂的是疾病的傳染。難民營中只有簡便搭起的茅廁,附近有汙濁的河水,搭建在樹林中的營帳更是濕熱難耐,瘧疾、寄生蟲等十分容易在衛生環境差的地方傳播。

受傷的難民還必須到90公里外的孟加拉Sadar醫院治傷,且只有被醫院認可具有緊急性的傷患才能被送至此,這裡的情景怵目驚心,傷者脆弱而絕望的眼神令人難過,他們的傷痕訴說著悲傷的故事。

正如CNN為其報導所下的標題,世界不能忽視羅興亞人的慘況(The world cannot ignore the plight of Rohingya Muslims),羅興亞人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更完善的救濟,當然更需要世界協助從根本解決他們長期以來的困境。


緬甸政府澄清

緬甸當局說明他們的行動是為了掃蕩恐怖分子,而他們將羅興亞人視為恐怖份子乃因為他們8月25日時攻擊警察局的行為造成近30人死亡,以及逃亡時的抵抗。緬甸發言人Zae Htay說這些難民逃亡是因為他們有參與恐怖行動、同情恐怖組織、或與恐怖組織有關連,為躲避警方所以才逃亡。

緬甸實質領導人(de facto leader)翁山蘇姬也發表演說:「指責所有違反人道的行為」同時也說:「不會畏懼世界對此議題的調查」。在同一聲明中也一再強調緬甸民主才剛起步,仍在計畫與不斷改革當中。翁山蘇姬將國際的聲音聽若罔聞,為的是要穩定緬甸政局,剛走上民主之道的緬甸,勢必要面臨許多諸如此類的人權議題挑戰。


世界的激論與救助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發表聲明中將羅興亞事件比為「種族屠殺的經典案例(A textbook example of ethnical cleansing)」,眾家媒體也對此事件多加撻伐,同時也抨擊翁山蘇姬身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卻未阻止此行動。

但同時也有網路上的公民記者表達不同的看法,說明緬甸人與羅興亞人的仇隙其來有自,也為翁山蘇姬辯護道:「翁山蘇姬沒有辦法力挺羅興亞人,因為這樣長遠的歷史仇恨,全民盟(全國民主聯盟,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政黨)剛取得政權不久,緬甸目前仍有四成的領土是由地方割據政權控制,如果就照著西方國家的步調前進,反而會激起緬甸人民的不滿,羅興亞人的處境值得同情,但是背後的歷史因素也值得思考。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在如此動亂之中,孟加拉就如荒漠中的綠洲,救濟難民不留餘力,同時國際特赦組織、國際移民組織皆已投入救援行列,土耳其也已經動用其外交力量並執行人道救助。但孟加拉政府聲明孟加拉無法獨自承擔容納難民的責任,孟加拉本身即非富裕國家,將無法長期物援難民。面對難民在邊境上如履薄冰的生活,衣不蔽體的艱辛,饔飧不濟的困境,孟加拉呼籲各國對緬甸施壓,也希望緬甸早日讓羅興亞人回到若開邦。


捐款網址:


責任編輯:郭柏廷 核稿編輯:杜昭慧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8會員
575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孟加拉總理謝克赫・哈西娜(Sheokh Hasina)六月十六日在其位於首都達卡的官邸所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緬甸根本無意讓目前滯留在孟加拉考克斯巴札(Cox Bazar)難民營為數超過一百萬的羅興亞人遣返回國,「我們(孟加拉)已經盡力了,但緬甸根本不想讓羅興亞人回家,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哈西
Thumbnail
 孟加拉總理謝克赫・哈西娜(Sheokh Hasina)六月十六日在其位於首都達卡的官邸所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緬甸根本無意讓目前滯留在孟加拉考克斯巴札(Cox Bazar)難民營為數超過一百萬的羅興亞人遣返回國,「我們(孟加拉)已經盡力了,但緬甸根本不想讓羅興亞人回家,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哈西
Thumbnail
「那嬰兒躺在母親腿上哭泣著,他的身軀、臉頰、手都被燙傷。一個女人有氣無力地坐在角落,全身也都是燒傷。一名三十歲的難民Shahida Begum說:『軍隊燒了我的房子,我當時人還在屋子裡……那痛楚是無法忍受的,我真的生不如死……』」在這充斥著人倫悲劇的醫院中深切地傳達了羅興亞難民的哀慟。
Thumbnail
「那嬰兒躺在母親腿上哭泣著,他的身軀、臉頰、手都被燙傷。一個女人有氣無力地坐在角落,全身也都是燒傷。一名三十歲的難民Shahida Begum說:『軍隊燒了我的房子,我當時人還在屋子裡……那痛楚是無法忍受的,我真的生不如死……』」在這充斥著人倫悲劇的醫院中深切地傳達了羅興亞難民的哀慟。
Thumbnail
今天是行憲紀念日,身在憲政主義國家,我們可以由憲法保障享受權力負擔義務,但是,在另一個大陸的人們-羅興亞人,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無法有所保障,基本的權利遭受剝奪,這樣的辛酸血淚,似乎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Thumbnail
今天是行憲紀念日,身在憲政主義國家,我們可以由憲法保障享受權力負擔義務,但是,在另一個大陸的人們-羅興亞人,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無法有所保障,基本的權利遭受剝奪,這樣的辛酸血淚,似乎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Thumbnail
 緬甸和孟加拉去年十月針對遣返羅興亞難民達成協議,原本訂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始啟動,雙方預定的難民交接地點在孟緬邊界一個中轉站,孟加拉難民事務專員還曾親赴該處視察,並安排五輛巴士守候在附近一個營地,準備
Thumbnail
 緬甸和孟加拉去年十月針對遣返羅興亞難民達成協議,原本訂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始啟動,雙方預定的難民交接地點在孟緬邊界一個中轉站,孟加拉難民事務專員還曾親赴該處視察,並安排五輛巴士守候在附近一個營地,準備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