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叛獄風雲

更新於 2018/11/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了一門談論犯罪心理學的課,為了講述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教授播放了這部電影,這部片有點久了,但我還是想寫點紀錄。
這部片的劇情其實並不怎麼出人意料。就算我不知道這是實驗改編,即使片頭不演出來他是個實驗,後面的劇情也絲毫不讓人意外。這就是個好萊塢片。
重要主角必須出現轉變,可能是性格轉變,也可能是信念的改變,但這些改變也必須是他的性格當中可以找出來理由的。
這部片有兩個主角。一個是囚犯中的領頭羊,一個是帶領獄卒虐囚的頭頭。
先談談那位獄卒。這位獄卒在電影的一開始是一個堅信基督教,為人和善,又有些懦弱的人。剛進監獄的時候還勸阻過其他獄卒。但後來卻是他失控了。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弱者取得權力的後果。他以前沒有享受過權力,所以開始得到權力後,他就太過於享受擁有權力的快樂,看著囚犯們地頭在他的壓迫之下,他的虛榮心大大的受到滿足,所以當他發現另一個主角不服掌控,他就憤怒了。直到他讓主角說出了自我羞辱的話,他才滿意。後來事情失控,也是他一怒之下拿棍子打破了人的頭。可以發現他在那一瞬間,出現了他掌控權力之後就不再出現的膽怯、慌張表情,這是他原來真正的個性,但是他知道權力還在自己手裡,因為紅燈沒亮,所以他還是繼續下去。一直到最後在車上,才能看見他自責痛苦的表情。當我看完的時候,除了死亡的那人之外,這個獄卒是我最擔心他未來生活的一位。我不覺得他有辦法承受一條生命的負罪感,因為他本質上是一個軟弱的人,而且他的信仰也會譴責他。他或許會失去面對接下來生活的能力。
接著是另一位主角。他是反戰分子,不崇尚暴力,崇尚和平、自由。進入監獄,他所崇尚的自由第一個就被剝奪了,但因為這是演戲,所以他覺得還好。到了後來,他原本以為彼此對等的獄卒開始對他有更進一步的要求時,他就受不了了。他有了一些反抗的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用語言、不服從等方式反抗,所謂的暴力行為,一直到影片最後才發生。比起上一位主角,我認為他能比較好的走出這個陰影。首先,他並未違背自己真正的信念。雖然他最後使用了暴力,但這是他對世界、對人性的看破與失望,而不是他心中正義的消失。他不得已使用暴力,因為他發現他沒有第二種方法去擺脫這樣不正義的現狀,他期待的正義伸張者(實驗者)沒有出聲。所以我想,出去之後的他,或許相信的事情會有所動搖,但他仍然是正義的,不過是否仍然相信會有人伸張正義呢?或許不會了。如果真的說他會有甚麼罪惡感折磨呢,大約是沒有救出那個死亡的人吧。
這部片很明顯要談人性。但我覺得受試者的選擇是滿奇怪的,至少和原來實驗的選擇很不一樣。電影中的受試者太多樣化,使得這個實驗充滿變因,我想這樣是很有問題的。如果說是編劇為了好寫,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其實就失去了實驗改編的意義了,反而大多數的劇情就像是一個一般的監獄片。尤其當獄卒不願意給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那段劇情,我特別無法理解。首先,我不相信權力的慾望能讓他們忽視生命,當然,編劇用其中一個獄卒說其實沒有大礙來帶過,但這樣真的足夠、真的合理?我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擁有權力才一兩天,享受權力是正常,但他們對手上這權力的把握應該還不至於讓他們不擔心出人命才對。
我會覺得這樣的一段安排非常奇怪,反倒是性侵那段合理多了,的確是擁有權力能做出來的事情。這段總讓我有種為寫而寫、為演而演的感覺。
這部電影就娛樂性來說還是不錯的,也多少有些值得省思的地方,但畢竟是改編實驗的電影,考據度值得探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不游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事實上,有一群基督徒持的看法是這樣的:我們不認同同性婚姻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然而,我們也不支持用我們的信仰去要求一群不相信基督教的人,我們不認為我們擁有這個立場。 用法律系的話來說,我們不認為基督徒可以用聖經來課予其他人義務。
  事實上,有一群基督徒持的看法是這樣的:我們不認同同性婚姻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然而,我們也不支持用我們的信仰去要求一群不相信基督教的人,我們不認為我們擁有這個立場。 用法律系的話來說,我們不認為基督徒可以用聖經來課予其他人義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褪下的皮是種偽裝 脫下的殼是副面具 腳下踩著滿是荊棘的路 邪惡的花吐出有毒的氣息 侮辱和踐踏碰撞出聲響 曾經苦苦哀求的理由像是信仰 妳說仇恨的起始是我的罪 我等待你的憐憫著了魔一樣 信仰是種無色無味的毒品 它讓我癡狂 又對一切視而不見 甚至開始自我懷疑 最終撕破了那扇紙窗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褪下的皮是種偽裝 脫下的殼是副面具 腳下踩著滿是荊棘的路 邪惡的花吐出有毒的氣息 侮辱和踐踏碰撞出聲響 曾經苦苦哀求的理由像是信仰 妳說仇恨的起始是我的罪 我等待你的憐憫著了魔一樣 信仰是種無色無味的毒品 它讓我癡狂 又對一切視而不見 甚至開始自我懷疑 最終撕破了那扇紙窗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