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
含有「判斷」共 6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茶餘飯後的沙龍
2025/03/30
友情裡的「付出與索取」:如何保持平衡?
友誼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理想的狀態是雙方都能付出,也能從對方得到支持與滿足。然而,在現實中,友誼往往容易陷入「一方付出過多,另一方過度索取」的失衡狀態,甚至可能讓一方感到疲憊,最終導致關係破裂。 那麼,「友情中的付出與索取該如何保持平衡?」心理學有哪些觀點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的友誼呢? 1.
#
方格新手
#
互動
#
支持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3/30
先學會,才有能力判斷AI給的答案
我們還是需要先學會,才有能力去判斷搜尋的結果、去知道自己按計算機按出來的答案是否正確。那些有標準答案的事情都已經是這樣了,哲學或人生真實面對的複雜思考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沒有自己思考過這些問題,AI給出來的答案會成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第一印象,影響我們後續的思考。
#
前圖紙
#
AI
#
思考
8
留言
李四郎的沙龍
2025/03/24
網紅老師可以在學校教室宣揚民族主義嗎
不管是時代風氣不同,或者科技產品進步,對於各種問題的是非對錯好壞,我在判斷時,會先看看有沒有侵害自由與平等?如果沒有,就沒意見,雖然未必支持;或者有疑慮,但能有效避免,也沒意見。其次才是合法與否──違法當然不行。 對於網紅老師在教室拍片的情況,了解不多。假使是鏡頭對著飼養箱或培養皿,分享知識
#
隨筆
#
散記
#
民族
15
13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5/03/24
4
尊重大哥的想法 但作為一個母親 我實在不願意孩子的受教權被無謂網紅干擾
4
李四郎
發文者
2025/03/24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最後一段有顧慮到這點
2
晚云的沙龍
2025/03/02
與 ChatGPT 的哲學對話 - 存在與自我 (3)
這篇文章記錄了與ChatGPT之間關於存在與自我的哲學對話。透過問答的形式,探討了人工智慧發展到擁有自我意識後,人類與AI的關係,以及哲學在不同時代和不同智慧生命體下的定義與演變。文章中,雙方就自我意識、自由意志、哲學的本質、以及AI對於人類社會和哲學思潮的衝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對話
#
人際關係
#
人生
喜歡
留言
晚云的沙龍
2025/03/01
與 ChatGPT 的哲學對話 - 存在與自我 (2)
本文探討自我意識的本質,透過人和ChatGPT的對話,引發對自我定義、記憶、情感與經驗的反思。文章藉由「河流哲學」和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闡述自我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實體。進一步探討AI是否能擁有自我意識,以及人類與AI的界限。
#
人際關係
#
大腦
#
自我
1
留言
晚云的沙龍
2025/02/27
與 ChatGPT 的哲學對話 - 存在與自我 (1)
本文記錄了與 ChatGPT 之間關於存在與自我的哲學對話。 對話探討了自我意識的本質、同一性問題、意識轉移的可能性以及記憶和情感在塑造自我中的角色。 ChatGPT透過哲學思想實驗,例如忒修斯之船,來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的定義,並探討瞭如果意識可以被複製或轉移,是否會影響個體的獨特性和同一性。
#
ChatGPT
#
大腦
#
身體
喜歡
留言
人類量測事務所
2025/02/17
科系合適度會優先於大眾潮流的看法|升學手札 Ep.2
沒有一個選擇能夠達成「我都要」,只是可能剛好某個選擇,能讓你想要的東西幾乎都能聚集到上面去。
5/5
大學不迷茫
#
理組
#
生涯
#
科系
1
留言
圓滾滾的貓窩
2025/02/17
114/02/16-一起成長
有人說,最好的婚姻,是兩個人一起成長。
#
婚姻
#
成長
#
烏托邦
12
1
kiki chen
2025/02/18
1
這篇寫得真好... 一起成長的愛情,一起成長的婚姻,原來是烏托邦
1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2/17
脫下「降躁耳機」,聆聽真實世界的聲音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
前圖紙
#
聽覺處理障礙
#
資訊
7
留言
AJu的筆記本
2025/02/15
分析與綜合--強調事實與提供脈絡---<筆記>
根據原始情況提出特定觀點,觀點的作用就是聊解困惑、晦澀不明的事物。將過去學習過能明白理解的事物、特質、知識或概念直接套用在未知事物上,建構和理解、解釋其意義。 判斷本身具備2種特性 : 分析與綜合。分析,精挑細選事實的每一個部分;而綜合定義是將所有部分組合在一起。分析的重點在於"強調",注重於
#
筆記
#
判斷
#
分析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