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屍到底》—喊下卡後,那展延的笑容,是因何而笑

《一屍到底》—喊下卡後,那展延的笑容,是因何而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結果從頭到尾都沒有殭屍出現耶。」

「我覺得不怎麼樣。」我坐在位子上,在笑聲剛結束後,留下的此起彼落的評價與評語,瞬間把我從電影中拉回椅子上,觀眾在散場後走向出口,我的內心感到一絲悵惘,似乎找不到出口。

人生如戲就像是一鏡到底一樣,是聽了很多遍的老話,而它之所以令人動容甚至惋惜正因為在過程裡少不了參與。如果以參與的角度來看電影,我想可能不會那麼的覺得不怎麼樣,而有共鳴的也不侷限於有攝影經驗的人群,因為我們都曾拿起手機開啟拍照、錄影隨手記錄生活。

當決定要參與,就是必須面對各種狗屁倒灶的事情,所有的麻煩與困難如果不是刻意為之,那便是在同一種刺激之下,因著每個人的能力與生命經歷的背景而產出的不同結果,我們都想要做好,我們為了腦中好的想像,做了自己認為可以使之呈現的事情,但在那樣的參與裡頭,那份想像要完成的,不只是從自己腦海中誕生的片面事實,而是必須聚集整個團隊每一個人的事實,實現的真實結果。

或許我們都不習慣看見參與,參與是一連串綿延不斷的過程,它沒有盡頭,即使電影上映它仍然持續,因為參與是當哪天這部電影在好幾年後又在某個地點被一群人撞見,那他們便又參與其中。不習慣看見參與,也不講求細細品味過程的思考方式,難以在這部片的結束得到什麼結果,因為結果就是重複三段拍攝過程的電影,而這又彷如人生,是不斷重複而印製出的人生。

如果參與的話,或許在許多時刻就能看懂,究竟為何人們要堅持某些事情,如果參與的話,或許在某些地點就能明白,究竟累積了多少年歲的推移,在此基礎上駐足的才會是我們。

或許最少要能夠體會,在一件事情結束的那刻,喊下卡後,那展延的笑容,是因何而笑。

avatar-img
日宣的沙龍
13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以談談嗎?」 「不。」 有時候對於這樣直接的詢問感到心生羨慕,不用在心裡面有那麼多的預設或揣測,可以直接跟對方溝通,即使溝通被拒絕了,仍然可以在被拒絕的當下獲得訊息。
如果有一個地方,感覺比較好,有在桑梓不曾看見的未被烏雲遮掩的月亮,那其實也只是那地,日常裡渺小的一日。當時間長度拉長,添補許多空白刻度,冗甸甸的對話,也終將帶領你走回如家鄉般的不見天日。
我們終其一生,尋覓的渴望,是最初親密關係的認同與歸屬。 在還未成長為人,還未擁有意識之前,我們便已先學會將認同與歸屬視為生存,奮力的成為所有細胞中雀屏中選的一位,被對方認同,被接納建成誕生的歸屬之地。
可以讓我看見原本的你嗎?可以不用偽裝,不用把不好說成還好,不用戴上盔甲,想像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能存在在想像裡頭。儘管這是一件容易受傷且充滿挑戰的事。
一幅幅穿越各個年代於畫框內的女子,凝視著眼前唯一一名坐在沙發椅內的男人。在這厚重的電子密碼門鎖後,是密閉而隱密的空間。環視牆上每一副畫裡的肖像,好似在尋找理想中的對象,又彷彿渴望被深切關注的眼神,不只是一幅畫上的顏料,而是能真實的談吐出心聲。
「我喜歡保送上壘。」男孩拿著新的棒球手套、新的球鞋,一顆顆投入好球帶的球面前,是未揮動的球棒。新的手套和球鞋依舊嶄新,它們漂亮的成為了未保送的裝飾品。
「可以談談嗎?」 「不。」 有時候對於這樣直接的詢問感到心生羨慕,不用在心裡面有那麼多的預設或揣測,可以直接跟對方溝通,即使溝通被拒絕了,仍然可以在被拒絕的當下獲得訊息。
如果有一個地方,感覺比較好,有在桑梓不曾看見的未被烏雲遮掩的月亮,那其實也只是那地,日常裡渺小的一日。當時間長度拉長,添補許多空白刻度,冗甸甸的對話,也終將帶領你走回如家鄉般的不見天日。
我們終其一生,尋覓的渴望,是最初親密關係的認同與歸屬。 在還未成長為人,還未擁有意識之前,我們便已先學會將認同與歸屬視為生存,奮力的成為所有細胞中雀屏中選的一位,被對方認同,被接納建成誕生的歸屬之地。
可以讓我看見原本的你嗎?可以不用偽裝,不用把不好說成還好,不用戴上盔甲,想像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能存在在想像裡頭。儘管這是一件容易受傷且充滿挑戰的事。
一幅幅穿越各個年代於畫框內的女子,凝視著眼前唯一一名坐在沙發椅內的男人。在這厚重的電子密碼門鎖後,是密閉而隱密的空間。環視牆上每一副畫裡的肖像,好似在尋找理想中的對象,又彷彿渴望被深切關注的眼神,不只是一幅畫上的顏料,而是能真實的談吐出心聲。
「我喜歡保送上壘。」男孩拿著新的棒球手套、新的球鞋,一顆顆投入好球帶的球面前,是未揮動的球棒。新的手套和球鞋依舊嶄新,它們漂亮的成為了未保送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