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麗》——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伴侶、自己與孩子,自己與各種他者之間。然而人並不是這樣構築的一種生物,在各種關係之前,作為一個獨立運作與思考的生物,這個我便已是一道過度龐大而厚實的牆壁,矗立在所有事物之前。早在我們誕生而還未有意識之時。

「沒有錢還要打腫臉充胖子?」那跟問為什麼要說我愛你一樣,我們都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被探問是否已準備好交出自己。然而交出的自己也僅能是那些年累積起來的自己。無法突破的黑暗,無法逃避的問題,並不會在任何一個時刻有任何具體而破格的發展。人是這樣累積構築而成,有的就是過去的自己,與當下的選擇。

所以在那些自我龐大而攫取權力掌控自己的身體與意識的當下,他者再多的善意都通往不了自身,那些自我的腳鐐時時存在,且顯現於那些緊要關頭。他者的盛情邀約?他者的熱情祝福?就算是親如血脈,也難以突破自我的防衛。那按下警鈴使之大作的是自己,繳出控制權的自己。

人們總是在那些時刻之後開始愧疚、痛哭,發現自己的殘忍與殘酷,但這有何用?那像是一種循環的詛咒,塞進具體的回憶裡頭,映現在影片、照片、文字裡。妳問為什麼要說我愛妳?愛嗎?毋庸置疑,但韁繩總是脫手,自己也總是面目陰沉。近乎可以在那一個當下,看到另一個自己的抉擇,以笑容、以歡唱的另一個平行世界展現。但那是平行世界。

「妳做了什麼都可以,只要跟我說。」在那看似訴諸對方的最後底線背後,聽者似乎其實是自己。自己不是那樣走過來的,自己也不是那樣面對自己。沒有在做了與心中的自己過意不去時和解,也沒有跟他者尋求幫助。你我都知道這是標準答案,只要跟我說我不介意妳做任何事,近乎大赦般的宣示。但其實回絕自己的,還是那動彈不得的自己,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無法宣誓的。能換來的,只有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在眼前已經說了,血淋淋的剖開最熱血的自身。而無法自拔於自己這個主體。

風和日麗,用來形容天氣。拿來形容自我是過太奢侈的事情。而且其實我們都明瞭,在一切過後推開的那扇門,終究要回到那漆黑、碎裂,且閃現現實碎片,無法拼湊的自我之間。

「對不起。」總是虧欠的那一句。於我、於妳、於她,皆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宣的沙龍
13會員
57內容數
日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7/14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2/10
是否有一條路徑,在抵達終點的時候能夠說明,那條路究竟是如何被開闢出來的?在孤寂與熱鬧的駕駛室與車廂之間,直面隧道陰暗與光線明亮的穿梭之間,乘車者的眾無名臉孔,亦以平行面壁的方式注視著如流星搖曳,瞬眼即過的燈光。
Thumbnail
2024/02/10
是否有一條路徑,在抵達終點的時候能夠說明,那條路究竟是如何被開闢出來的?在孤寂與熱鬧的駕駛室與車廂之間,直面隧道陰暗與光線明亮的穿梭之間,乘車者的眾無名臉孔,亦以平行面壁的方式注視著如流星搖曳,瞬眼即過的燈光。
Thumbnail
2023/02/12
自由?平等?博愛?在日常的生活中大概不是那麼常出現這些詞彙,最常聽到的地方不是在某齣劇裡,就是在某首歌、某本書。而生活?印象模糊。儘管有些行為對應這些價值,或體現這些價值所帶來的力量與意義,但如果問說在生活中哪一個時刻感受到自由?平等?博愛?一時片刻可能也答不上來。 在閱讀的過程裡,這更像是在看一本
Thumbnail
2023/02/12
自由?平等?博愛?在日常的生活中大概不是那麼常出現這些詞彙,最常聽到的地方不是在某齣劇裡,就是在某首歌、某本書。而生活?印象模糊。儘管有些行為對應這些價值,或體現這些價值所帶來的力量與意義,但如果問說在生活中哪一個時刻感受到自由?平等?博愛?一時片刻可能也答不上來。 在閱讀的過程裡,這更像是在看一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伴侶、自己與孩子,自己與各種他者之間。然而人並不是這樣構築的一種生物,在各種關係之前,作為一個獨立運作與思考的生物,這個我便已是一道過度龐大而厚實的牆壁,矗立在所有事物之前。早在我們誕生而還未有意識之時。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伴侶、自己與孩子,自己與各種他者之間。然而人並不是這樣構築的一種生物,在各種關係之前,作為一個獨立運作與思考的生物,這個我便已是一道過度龐大而厚實的牆壁,矗立在所有事物之前。早在我們誕生而還未有意識之時。
Thumbnail
孩子是鏡像的生物,父母如何對待你、甚至要說成『利用你』,你就知道要如何複製他們的方式,在他們毫無所覺的時候、用他們的方式去索取你想要的東西。你甚至都完全不會覺察到自己正在這樣做。
Thumbnail
孩子是鏡像的生物,父母如何對待你、甚至要說成『利用你』,你就知道要如何複製他們的方式,在他們毫無所覺的時候、用他們的方式去索取你想要的東西。你甚至都完全不會覺察到自己正在這樣做。
Thumbnail
曾幾何時,那個在父母眼中的孩子,漸漸的已經長大,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渴望與夢想;就像被囚禁在籠中的鳥兒,期盼有朝一日,能翱翔在廣闊的天際,跟著內心最深處的靈魂,活在自己編織的人生藍圖裡! 你渴望的是自由,還是只是期盼有一個人,能真正的懂自己! 你要的是自由?還是你想像中的愛情?
Thumbnail
曾幾何時,那個在父母眼中的孩子,漸漸的已經長大,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渴望與夢想;就像被囚禁在籠中的鳥兒,期盼有朝一日,能翱翔在廣闊的天際,跟著內心最深處的靈魂,活在自己編織的人生藍圖裡! 你渴望的是自由,還是只是期盼有一個人,能真正的懂自己! 你要的是自由?還是你想像中的愛情?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當真正回到這句話一開始的時刻,有時甚至還是在母親的子宮裡,有時只是因為父母的爭執而來的一句氣話,我看見子宮內胚胎的我,小小的心臟留下一個小小的黑影,那是恐懼,我看著這樣小胚胎的自己,能理解自己某些長期深層的恐懼從哪裡開始。
Thumbnail
當真正回到這句話一開始的時刻,有時甚至還是在母親的子宮裡,有時只是因為父母的爭執而來的一句氣話,我看見子宮內胚胎的我,小小的心臟留下一個小小的黑影,那是恐懼,我看著這樣小胚胎的自己,能理解自己某些長期深層的恐懼從哪裡開始。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