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都喜歡先去當地的地方博物館走一遭。
不同於「大英博物館」、「羅浮宮」、「故宮博物院」等以豐富館藏聞名的「綜合博物館」,「地方博物館」多以呈現地方歷史人文的常設展為主打,再偶爾搭配中小型的主題特展,國內的佼佼者,當屬得過國際建築獎,名聲遠播的「蘭陽博物館」。
但我最喜歡的,是位在菊島的「澎湖生活博物館」。
做為在地最大的地方博物館,它雖然沒有如「蘭陽博物館」那般吸睛的外觀,但其中的展示內容從歷史、地理到人文、民俗,可說一應俱全。尤其當時的澎湖之旅決定得突然,加上市售書籍內容大多走吃喝玩樂路線,網路上的資訊也破碎不具系統,因此行程安排得有些摸不著頭緒。但當抵達澎湖,走訪一趟「澎湖生活博物館」後,短短兩小時的展覽讓我幾乎掌握了這個離島八成的個性,不僅看見許多原本會忽略的風景,更重新排出了深入有味的行程!
「澎湖生活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上有句註解,可謂畫龍點睛:
就拿展覽的起頭《發現澎湖》來說吧,這個主題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探索澎湖的源起,除了介紹考古發現的遺跡及文物,也強調了澎湖在地理上的特色和地質特殊。因為展覽的解說,我才能在後續的旅程中,有意識地留意藏在背景的玄武岩柱狀山壁。遠觀奇麗、近看雄偉,那是澎湖之母,也是當地地貌的第一代表。
而《兵家必爭》展區,介紹了早期在澎湖發生的戰役。觀展前我只知道景點「西嶼燈塔」是看夕陽的好所在,後來才知曉後方的「西嶼砲台」更具意義,那是劉銘傳於「中法戰爭」後留下的五座砲台之一(餘四座分別位於基隆、淡水、安平、旗津),是澎湖現存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古炮台。若沒走過博物館,可能渾然不覺自己踏過清代治台史中沉重的一筆。
《萬年富貴澎湖厝》的解說,則將重點放在澎湖的傳統建築特色。在我後來前往著名的「二崁聚落」時,除了能感受聚落的古樸氛圍外,也因博物館的提示,對堆疊屋舍的粗糙石塊留上了心,那是珊瑚礁化成的「咾咕石」,當地還有一句流傳久遠的俗諺:
這是起因於早年澎湖男丁結婚前,得先蓋好新房,而這種石塊除了就地取材方便,還有厚重且多孔能互相嵌合,搭建成牆後可抵擋劇烈東北風的特性,因此他們必須花至少三年的時間,從海邊挑回足夠建屋的石塊才能結婚。乍聽之下血汗,不過相比現代必須不吃不喝數十年才能負擔的房價,這個要求似乎輕鬆多了。
對「澎湖生活博物館」的驚艷,讓我後來在前往其他城市旅遊時,都習慣先搜尋當地的地方博物館。顛覆我認知的是,許多被稱為「蚊子館」的展館,不論成立早晚或規模大小,內容其實多不馬虎。
如台北有藏身在市政府中的「台北探索館」,幫我理順了這個多元複雜的大都會,從淡水河濱與大稻埕一路成長的脈絡;而隱於基隆文化中心角落的「基隆故事館」,則疏而不失地講清這個北台灣門戶的起源與興衰;至於棲身於嘉義知名地標「射日塔」之下的「嘉義史蹟館」,則保留了「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及「戴潮春事件」3大清代民變的文史資料,我因此重新體認嘉南平原當時被各路人馬覬覦的重要性,而不再只有火雞肉飯。
看著這些門前冷落的地方博物館,我不禁扼腕於台灣近年來淪於炒話題的短線觀光操作,如苗栗在2013年執意拆掉具在地特色的客家古窯,只為了興建據說有觀光價值,但與在地毫無瓜葛的「福建土樓」;而在2017年底,台東也為拉抬知本溫泉的人氣,宣布憑空打造一座與當地文化全然無關的「變型金鋼村」,其他還有如「高跟鞋教堂」、「妖怪村」、「藍晒圖文創園區」……等,難以勝數,不及備載!
人造景點的話題性或許一時火熱,但話題過後呢?人們真正了解城市了嗎?有體會到這個地方最真實的魅力了嗎?如果說團體旅遊,導遊是帶領體驗的靈魂,那麼地方博物館絕對是能帶領人們深入地方,體會最道地風情的稱職嚮導。既然有經費,為何不好好打造並宣傳自己的「地方博物館」,重刻地方文化,找回原本屬於城市的驕傲?
後來,只要有朋友問我關於旅行的建議,我的開場白多是千篇一律:
「第一站,先去地方博物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