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拾藏幕後】鄭宏斌:「從轉譯開始,向大眾開放臺灣文學藏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國立臺灣文學館藝文大廳「太空霓虹—閱讀楊逵」裝置藝術。
國立臺灣文學館自開館以來,走過十五個年頭,致力蒐集臺灣文學作家及相關文物,並透過典藏,保存文學史相關重要文物,留下文學與臺灣社會曾一同並進的足跡。換言之,同時也保存後代理解和重新詮釋藏品的權利。
近年來,隨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推動資料開放,館藏品公共化也成為博物館趨勢,但如何讓藏品被社會大眾理解,甚至使用,都涉及如何讓大眾感覺藏品與自己有關,進而產生連結,誘發興趣。有了需求,才能開啟藏品資料庫的新循環。
因此,臺文館在文化部「臺灣行卷─博物館示範計畫」的催生下,不僅成立新的文學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去年首次舉辦「2018藏品轉譯工作坊」,邀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蘇碩斌(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俐璇和彰化女中歷史老師李昭容分享藏品轉譯過程的心得。並由「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主持人鄭清鴻主持會後討論和綜合回應。
2018轉譯工作坊於臺文館齊東詩舍舉辦

2018轉譯工作坊

目的和方法往往長得很像,因此人們需要常常回頭釐清。蘇碩斌、張俐璇與李昭容分別以著作、執行經驗來說明對於轉譯的觀點,和不同面向的執行方式。
「這一切都與轉譯有關,且對於文學史他們都抱持著同樣的態度:積極且熱情,並以此書寫未來。」
蘇碩斌老師
蘇碩斌以「創意性的非虛構寫作」(creative non-fiction)作為轉譯工作坊的開頭主題,說明創意性的非虛構寫作較於一般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 to creative non-fiction),參考的文本涵蓋範圍更廣,連同小說,或曾被以創作形式發表的二手史料,都一併列入參考資料。也因此在「解構—結構」間的過程,將更加細碎,也因擴大「虛」的領域,並佐以史實,使之間富有彈性,較於一般非虛構寫作,更添趣味與難度。並以《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分享「創意性的非虛構寫作」於資料蒐集、不同類型文本素材間如何有機組成,有其經營難度,而透過書的出版,也可知這是一條可被實踐的書寫路徑。
張俐璇則從協助臺文館常設展經驗至獲得「2018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佳作,當中場域轉換與不同受眾接觸的歷程分享,接續登場。
張俐璇從參與臺灣文學館二期常設展規劃(硬體空間)進入到協助臺灣文學網數位學習區新增數位內容(網路世界),並選用國高中國文課程文本,按不同文類,分類成不同主題,製作互動式遊戲,共同完成主題風景,藉此使參與者從過程中完整自身對於文本的理解,並從中獲得樂趣。
張俐璇老師
如,以「風景與舊寓」林亨泰〈風景No.2〉、商禽〈某日某巷弔舊寓〉;「故鄉與同年」零雨〈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白靈〈童年之二——五十年代〉;「老人與小孩」詹冰〈樓梯〉、陳藜〈樓梯〉等六首詩作、三個小題,透過動畫、互動式遊戲試圖帶領學習者,進入文本內在世界外,也勾勒出心中的「家屋風景」。
另外,夏烈短篇小說《再見白門》、李潼《少年噶瑪蘭》分別也以「青春的滋味」、「少年潘的時空探險」為主題,重新包裝以互動式數位內容形式,呈現給高中以下學生,甚至是有興趣學習的社會大眾。
事隔四年,張俐璇以「府城行卷:葉石濤的時空歷險」獲得臺文館主辦「2018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徵選」佳作。
「這些過程都會讓我接觸到平常我不熟悉的領域⋯⋯也成為今年(2018)數位遊戲腳本徵選提案時的養分。」張俐璇最終分享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謝清俊教授,兩年前於臺灣數位人文學會成立時所說過的話:
「我們不是要成為對方專業的人,我們是要成為可以溝通的人。」
午後,李昭容帶來鹿港大宅歷史煙波,以鹿港八景十二勝、鹿港八郊之一廈郊「慶昌行」的祖厝「意樓」、「十宜樓」為起點,帶出採寫「慶昌行」家族史時田野歷程。
李昭容老師
因意樓、十宜樓的出現,象徵著鹿港地區清朝時期的繁華歲月,慶昌行家族的一舉一動,也影響著鹿港地區發展脈息。在資料採集上,李昭容也展現堅持,深入家族成員間訪問,取得第一手資料,勤於組織與整理,目的是為了留下慶昌行的歷史身影,得以拼湊鹿港地區發展歷史,不致一處空白。同時,也提供了後代許多想像。

文學藏品文字轉譯的多種樣態

自「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啟動,以推廣文學藏品之名,成功號召不少新生代作家、研究者,及文化產業相關人士組成團隊,並分類成三組,其中「轉譯組」與這場工作坊關係最為密切,當天許多轉譯寫手也出席聆聽,共同思索、構築「轉譯」的概念。
從蘇碩斌的分享,能得知無論是否為創意的「非虛構寫作」,都是引人入勝,甚至發人深省的寫作技巧;張俐璇的觀點則不論是協助策展,或是設計教案,依對象不同,設想合適的形式,找出有趣的主題,引發使用閱聽者共鳴,需要有不同觀點的轉換和應用;李昭容另以鍥而不捨的精神,透過現當代的觀點,記錄地方大家族的歷史。
以上共通點都是能將文學藏品帶入,使用並達到擴散,但這麼多的成果形式,也不禁更讓人深思,「轉譯」可以是什麼?
從非虛構寫作角度來看,在新聞領域非虛構寫作又稱為敘事新聞,或「特稿」。寫作者會透過描述具體的故事和細節,展現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同時也希望帶給讀者「精神享受」,或藉此引發讀者的深沉思考。
「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自推出以來,以每週更新一篇的速度,發表文章已突破二十篇。「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主持人鄭清鴻曾對「轉譯」,舉出下列幾個重點:
1. 藏品背後的作家、文學史脈絡的「知識部分」,在內容中還是要表現出來,不能被故事模糊掉。
2. 故事作為穿針引線之用,允許「非虛構寫作」技巧的滲入。
3. 提供一個新的閱讀切入點,作者風格、新觀點、新連結等等。
鄭清鴻認為,轉譯主體還是藏品的介紹,但這種介紹文字不是單一的資訊堆砌或描述,必須具備故事情節,在文類形式上做「轉」換。同時,針對不同的讀者、跨領域的閱讀需求,進行「譯」
而過程中,新生代的轉譯寫手們也不斷透過文字記錄自我觀點,並與藏品相互詮釋,同時透過主題的設立,與大眾讀者間,取得共同理解的平衡點,希望讓讀者讀完文章後,不僅透過故事與藏品拉近距離,更因不同觀點的理解,脈絡的完整獲得充分「精神享受」,增加此類藏品文章的閱讀誘因。
鄭清鴻「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主持人鄭清鴻主持會後討論和綜合回應。


文學藏品轉譯的未來可能

以文字轉譯臺灣文學藏品,目的是為了推廣,不僅希望讓社會大眾親近藏品,也希望在瞭解每件藏品背後脈絡後,對於文學有更深刻的概念與想像,進而思考書寫的本質,甚至提筆寫作。
「台文天文台」系列連載文章。
在文學藏品文字轉譯上,經過不同面相的討論,或多或少有了共同的理解,那如果未來出現「物質」上的轉譯呢?若文字轉譯在文類轉換和跨域翻譯上,有主題挑選的困難,那麼以物質轉譯藏品,便是形式轉換和感受詮釋的雙重挑戰,是否可能出現,還尚未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若能由不同於文字形式,以其他途徑理解藏品主題,感受文學內涵,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隨國發會推動政府資料開放,許多資料陸續釋出,一般大眾也希望能瞭解資料涵義的轉譯需求也日漸增加,換個角度想,在館藏品公共化的過程中,被妥善典藏的文學藏品,宛如一座寶山,隨時等待被人挖掘,進行不同的應用。
前提是,文學族群持續擴張,文學藏品也獲得社會的重視。兩者間連結的開啟,不僅是臺灣文化環境的培育,與自我注視,也是博物館走出展間,以不同形式教育社會的第一步。
這一步,我們從轉譯開始。
不論是被詮釋的藏品或進行詮釋的寫作者們,都有被看見的價值。
——同篇刊於《台灣文學館通訊》61期「交流與對話」

★作者簡介
鄭宏斌 1991年生,筆名文字慾。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大眾傳播學系畢,現職國立臺灣文學館駐館人員、「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計畫專員,曾擔任記者。曾出版散文.詩集《二流人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在提倡反共戰鬥文藝的1950年代,鍾理和面臨不友善的創作環境,堅持自己的創作路線和風格,但當整個時代好不容易開始認同他的路數時,他卻肺病發作身亡,其遺作〈雨〉不只見證他對文學真實的追求,也見證了他為此付出的努力,甚至健康。一切,就都留在重謄手稿上刪修的痕跡,以及沾染在上面的血沫裡了。
臺灣文學史上,《文藝臺灣》通常被認為立場偏向日人,且多以帝國、統治的角度凝視臺灣。然而,《文藝臺灣》作為雜誌本身所具備的多樣性,可能較少被仔細談論過。例如,在《文藝臺灣》第一卷第五號,就刊載了一篇作者名為「石田道雄」的文章〈幼年遲日抄〉,光是這篇文章,就可以開展出另一條過去較無人提及的故事線……
元旦為什麼不能吃稀飯?牛也要過『牛生日』?田頭田尾土地公是什麼意思?『哭路頭』的風俗是怎麼的?景美、公館、古亭這些地名有它的由來嗎?林投是人還是樹?愛玉冰也有個有趣的傳說嗎?你懂風水嗎?何謂螞蟻穴?何謂蛤蟆穴?」——這段是我從序文裡頭摘出來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有點興趣,這本書裡面都有答案。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在提倡反共戰鬥文藝的1950年代,鍾理和面臨不友善的創作環境,堅持自己的創作路線和風格,但當整個時代好不容易開始認同他的路數時,他卻肺病發作身亡,其遺作〈雨〉不只見證他對文學真實的追求,也見證了他為此付出的努力,甚至健康。一切,就都留在重謄手稿上刪修的痕跡,以及沾染在上面的血沫裡了。
臺灣文學史上,《文藝臺灣》通常被認為立場偏向日人,且多以帝國、統治的角度凝視臺灣。然而,《文藝臺灣》作為雜誌本身所具備的多樣性,可能較少被仔細談論過。例如,在《文藝臺灣》第一卷第五號,就刊載了一篇作者名為「石田道雄」的文章〈幼年遲日抄〉,光是這篇文章,就可以開展出另一條過去較無人提及的故事線……
元旦為什麼不能吃稀飯?牛也要過『牛生日』?田頭田尾土地公是什麼意思?『哭路頭』的風俗是怎麼的?景美、公館、古亭這些地名有它的由來嗎?林投是人還是樹?愛玉冰也有個有趣的傳說嗎?你懂風水嗎?何謂螞蟻穴?何謂蛤蟆穴?」——這段是我從序文裡頭摘出來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有點興趣,這本書裡面都有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以文學為本,教育為路徑,影像為媒介」的核心概念,將文學融入教育現場,並且打開更多學子對於臺灣文學的視野與想像,這個行動也促使我們逐年開拍以洪醒夫文學為改編題材的劇情短片作品,名為《歸鄉三部曲》。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在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畫筆穿梭Mix多元文化」户外走读活動成功地引導參與者深入探索臺北的東南亞文化聚落。本活動由陳怡瑄和鐘婉綺於5月2日主持,吸引了眾多學員參與。活動路線涵蓋文山區的越南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和學習機會。
Thumbnail
這次參加政大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翻譯大師講座】,活動邀請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金尚浩教授,以「審美觀點和意識:台灣文學韓譯狀況與傳介的影響」為題,分享至今從事翻譯相關實務、研究、訪談及編輯的經驗。 當初會報名參加,主要是覺得難得有人講台灣文學外譯。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以文學為本,教育為路徑,影像為媒介」的核心概念,將文學融入教育現場,並且打開更多學子對於臺灣文學的視野與想像,這個行動也促使我們逐年開拍以洪醒夫文學為改編題材的劇情短片作品,名為《歸鄉三部曲》。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在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畫筆穿梭Mix多元文化」户外走读活動成功地引導參與者深入探索臺北的東南亞文化聚落。本活動由陳怡瑄和鐘婉綺於5月2日主持,吸引了眾多學員參與。活動路線涵蓋文山區的越南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和學習機會。
Thumbnail
這次參加政大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翻譯大師講座】,活動邀請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金尚浩教授,以「審美觀點和意識:台灣文學韓譯狀況與傳介的影響」為題,分享至今從事翻譯相關實務、研究、訪談及編輯的經驗。 當初會報名參加,主要是覺得難得有人講台灣文學外譯。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