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後,從台東傳來一個好消息:「在阿塱壹山林發現雲豹蹤影!」
台東縣達仁鄉阿塱壹部落的巡守人員表示,共有三組人(每次巡守至少二人一組)在不同的時候看到雲豹,有二組目睹雲豹從樹上撲向峭壁的山羊,另一組更是遇到雲豹從機車前跑過,然後很快爬到樹上不見蹤影。
雖然這還需要更精確地調查,才能證實雲豹沒有在台灣滅絕,但消息傳來還是令人振奮,畢竟這是近三十多年來較為明確的目擊紀錄。最後一筆正式的雲豹紀錄是1983年東海大學環科中心的張萬福研究員,在原住民獵人的陷阱中發現一隻已經死亡的幼豹。
在2000年前後,國內外學者曾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在最可能還有雲豹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地區的一千多個地點,設置過紅外線感應器和照相機,結果在長達數年的監測中,完全沒有發現雲豹的蹤影。自此,大家都認為雲豹應該是在台灣消失了。
不過,雖然沒有正式的發現紀錄,但是在民間口耳相傳中,尤其自稱是雲豹傳人的魯凱族,總不忍放棄對牠的想望,至今還是有不死心的學者與原住民,不斷入山追尋牠的蹤跡。還有一線希望的原因是,雲豹善與躲藏,以樹為家,不常留下足跡,即便在確定有雲豹的其他國家做調查,連續好幾個月找不到牠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台灣雲豹原本分布在中低海拔的森林,因為不喜歡濕冷的環境,所以在台灣北部山區從來沒有發現過的紀錄。牠是標準的肉食動物,除了台灣黑熊外,幾乎台灣所有野生動物都是牠們獵食的對象,不管是小型的松鼠、野兔、鼠、乃至較大的山羌、山羊、山豬,甚至台灣獼猴、水鹿,都逃不出牠們的掌心。
台灣雲豹與分布在亞洲大陸,從尼泊爾、印度、中國大陸、泰國到馬來半島都有的雲豹很類似,因為沒有明確證據顯示台灣的雲豹是特有的亞種,現在認為是同種。雲豹雖然名字裡有個「豹」,但是跟豹沒有直接關係,牠屬於豹亞科雲豹屬,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如獅子、老虎及小型的貓科動物,如石虎或家貓之間。這「之間」不只是指體型、而是牠的習性有的像老虎,有的又像家貓。
- 影片中可以看到雲豹的睡姿,不像家貓常常蜷縮起四肢。
比如說牠像獅子老虎,不會用前爪理毛梳洗,睡覺時也不像家貓般常常縮蜷四肢,而是前腳會向前伸,但是牠不像獅子、老虎會吼叫;而且雲豹瞳孔收縮時像小貓會成紡錘狀,大型貓科的瞳孔跟人一樣,收縮時從大圓狀縮成小圓粒,這是因為狩獵模式不同演化出的差異。
想到台灣還有這種動作優雅的大型獵食動物,就令人興奮;而且,這種位屬食物鏈中生態位階最高的生物還存活著,表示整個生態系還算完整。
但是也有學者抱持悲觀的態度,因為這麼多年的調查與追蹤,都沒有發現明確的存在證據,表示即便真的有,數量也是非常稀少。而一個物種要健康的繁衍,需要有一定的最低族群數,以確保基因的多樣性,若是個體少於一定的數量,那麼即便偶爾可以見到一些個體,但是也瀕臨絕種了。
這個最低族群的數量是多少,依不同的物種而異,但大致來說,至少野外自然存活的族群也要上百隻才足夠。不過,台灣從中央山脈到大武山,其實還有很多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林,也許,在林蔭深處,一棵棵樹上有著一隻隻雲豹靜靜地伏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