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南火車站下車,事先查過的兩路公車都遠在千里之外,正如意料之中的情境。幸虧遮蔽藍天的雲並沒有帶來雨水,而是造就陰涼的天氣。我往手機地圖的目的地徒步前進。
沿途的風景是印象中鄉下的模樣,與阿婆家附近的街景相似。直到渡過來往雙向共四線道的大路口,再彎進小巷,見到夾道低矮的紅磚建築、高掛的紅燈籠與遠處冒著冉冉白煙的煙囪,我知道我到了。
蘆竹湳,老屋新生
蘆竹湳社區位於頭份工業區旁,小小的社區裡有53座三合院,是台灣北部現存最大的三合院聚落,從開庄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由於民國57年被劃進頭份工業區中,故不能隨意翻修改建。工業區成立後,無法在工業區就業的居民漸漸外移尋找工作機會,留下老屋在原地日漸凋零。
不捨傳統之美消逝的在地居民於是組成「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著手修繕老屋。除了維護老建築之外,社區也開始發展社區導覽、市集及各種節慶活動,讓老屋的美被看見,也籌措修繕維護的經費。
古厝的藝術祭
到訪的這天是3月1日,再兩天社區裡的燈籠夜間就不再點燈了。上午十點半的蘆竹湳社區安安靜靜,幾乎沒有遊客的蹤跡。
2019年的好采頭藝術祭從農曆年前開始舉辦,除了社區街道的燈龍及裝置藝術佈置,也有紙風車劇團的演出及蘿蔔燈DIY等活動。社區裡的林家祖厝也在一月初完成整修,成為開放參觀的藝文空間。不過入內參觀必須預約,臨時到訪的我只能帶各位看看外觀。
藝術家吳國瑋的裝置藝術作品《念茲在茲》,以『虛』的手法呈現過去的『豬稠』情景,配合聲音裝置,緬懷過往時事。(摘自好采頭藝術季網站)
從光鮮亮麗的林家祖厝往後方廣場走,這裡的斷壁殘垣並沒有被重新修復,而是保留歷經歲月風霜的原貌,規劃為老照片及繪畫比賽作品的展示空間。走進已經無法遮風避雨的老屋,腳下踩的是枯葉與磚瓦的碎片,頭頂上有陽光從樹葉間灑落,自然的光影就是最好的燈光效果。
繞了一圈來到古厝風情館,一位伯伯看到無頭蒼蠅似的我,熱情地向我介紹了幾個社區裡的去處。除了古厝風情館三合院裡保存了很多老東西,藏身在另一處巷弄中的展間也有精彩的駐村藝術家作品喔。
古厝風情館
這裡扮演著社區的遊客中心的功能。跟著指標走進來,正面的屋內保留傳統的正廳及廚房擺設,在牆面上有一整面的老唱片展示,數量十分壯觀。桌上有不少相機及錄影機等,蒐集這些古董想必花了一番功夫。
如果祖孫三代一同前來,這些老東西想必能勾起長輩們的回憶,帶出說不完的故事。看著正廳桌上這些相機與錄影機,或樸拙或笨重,對比自己身上輕便的手機與相機,不禁佩服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我們記錄回憶的門檻降低許多。
工房對面的三合院則展示古早時代的農耕用具,也可以在這裡用餐。我在這裡享用了一顆粽子和貢丸湯當作午餐。貢丸湯裡面的貢丸竟然有五顆,實惠得讓我印象深刻!擺放在埕裡的木桌和長凳就是用餐的地方,感覺好像在某個親戚家吃飯。這裡的氛圍就是如此悠閒隨興。
偷偷從室內拍下伯伯坐在長桌邊的背影。蘆竹湳好客,卻沒有太商業化的氣息。
展間
展間隱身在彎曲的巷弄中,這裡展示著在蘆竹湳駐村的藝術家們創作的作品。也有日光顯影與手工造紙的相關介紹。展間的外觀就如同我們一路走來看到的紅磚矮房,但是內部卻別有洞天。每一位藝術家的展示空間都有自己的風格,我不太喜歡再去拍別人的作品,這裡就留待各位親自登門拜訪吧!
從一片土牆認識蘆竹湳
最後,我在這裡看到了我認識蘆竹湳的契機。就是這面牆。
它的名稱叫做「編竹夾泥牆」,是一種木建築的隔間牆。相對於必須承重的磚牆,編竹夾泥牆大多以竹、木材構成骨幹,再塗上混和了稻稈的泥土,最外層塗上一層白灰使表面看起來較平整。這樣的牆壁散熱快,日落之後可以快速排出熱氣使屋內涼爽,土壁也具有調節濕度的作用。
我在小學當教育替代役的時候,正好學校的暑期營隊邀請蘆竹湳的講師來教小朋友們製做日光顯影的照片,還有體驗編竹夾泥牆塗抹泥巴砌牆的過程。那次營隊之後我就開始關注蘆竹湳社區的Facebook了,時常看到有趣的活動卻一直沒有機會造訪,終於在228連假決定趁著好采頭藝術季的期間先來走一次探探路。或許下次可以在有活動的時候,帶朋友們一起來走走。
- 雖然好采頭藝術祭大部分的活動已經結束,不過裝置藝術展期到5/31為止。五月底前造訪還是看得到喔。
延伸閱讀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