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就是騙子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生活在謊言與欺騙之中。大到國家政令,歷史敘述;小到學校教育,居家過日子,方方面面,都充滿了謊言。

為什麼何如此呢?因為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中就包含著欺騙的要素。

中國人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主要基礎是情感,而不是利益。利益是以情感為基礎的,如果中國人之間沒有情感為基礎,即使具有共同的利益,他們也不會相互合作。因為沒有情感的聯繫,他們就無法建立起信任關係,就不會相互合作。

raw-image

而中國人相互間的情感是以血緣關係為中心向外擴散的,非血緣關係人之間建立情感也會比擬血緣關係,如結拜弟兄等。而這種情感聯繫極易掩蓋兩個主體之間關係的實質。

拿傳統社會的官府與百姓的關係來說,明明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就被「愛民如子」和「父母官」之類的情感聯繫給掩蓋了。這完全是忽悠。實際上,老百姓的處境比奴隸好不了多少。與西方的奴隸。相比,區別僅在於只有一個奴隸主。所以既不會發生奴隸買賣,人身活動範圍也比西方的奴隸要多些,因為莊園諾大無比。這就是一大欺騙,很不誠實。偏偏大多數時候,老百姓還信這一套。

後來忽悠得更厲害了,什麼平等大家庭之類的口號。老百姓還是當奴隸的份,卻硬是給忽悠出當主人的感覺來了。

為什麼中國人之間的情感聯繫極易導致欺騙呢?因為血親關係或比擬的血親關係之間的情感聯繫,在建立信任關係時具有特定的條件,具有排他性。可能我表達得不清楚。我用例子來進一步對比說明。西方人要取信於他人,他會強調自己為人誠實,童叟無欺,對所有人一律同等對待;而中國人想要取信於他人,就會向他的對像強調與之有特殊的關係,會去套近乎,表明對對像要比其它人更友好,從而與對像建立起有別於他人的情感聯繫。

中國的騙子行騙時都是先從情感入手,再進行利誘。通常騙子會稱呼被騙人大哥,大姐、大媽、大爺之類的。

一旦利益建立在情感之上,與情感糾纏在一起,就不容易分清利益關係,劃清各自利益的界限。或相互欺騙,或礙於情面,共同欺騙他人。

2012年2月22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6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