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春日正好,進音樂廳聽音樂會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年少的布拉姆斯
日子是奇妙的,不知何原因,每年春日總教人特別疲憊,特別想去音樂廳聽音樂會,也許會聽到睡著,卻也是一種享受,讓音樂洗過自己,我總能在對的時間睜開眼睛,為台上音樂家鼓掌。
而在意識漫遊的狀態下聽音樂,總能有特別的收穫和禮物,作為一整年度的支撐,這已經成為我生命裡不成文的儀式,每年在三月份時節特地造訪音樂廳,總能有許多額外收穫。我喜歡在音樂廳自己喜歡的角落上,聽著自己選的音樂會。
聽音樂會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漫無目的,音樂廳的意識之網,任你遨遊。
那日聽NSO音樂會,巧遇一位朋友,他從小學音樂,雖然後來沒走上音樂的路,卻也透過書寫和觀點,帶領樂迷領略音樂世界。
看得出來那天的他因工作而顯得疲憊,但來聽音樂會是想尋找一種放鬆,聽到這答案,我覺得很開心,那種作為上班族、坐一整天辦公室的疲憊,他選擇透過聽音樂會沉澱。
那日聽的曲目是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在樂曲開頭的揮灑與飛舞之處,我知道自己找到了同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教授辛特戶伯,是少數跨越學界和業界的鋼琴家,近年他在亞洲地區相當活躍,日本、台灣都可見到他的演奏身影。(陳藝堂攝影,尼可樂藝術提供)  電影《鋼琴教師》裡描述一名情感極為壓抑的鋼琴女老師,自小在母親嚴厲管教之下,她的外在表現得體、端莊又賢淑,平時在維也納音樂大學
香港音樂人李勁松以南音、電音、舞蹈、影像和詩歌等素材結合而成的演出現場。  一位創作者的作品模樣,並不必然和他的成長背景有所關聯,就像香港音樂人李勁松,即使是從小在南音的故鄉泉州成長,現在他將電音作品和南音相結合,回溯起來,最初他是先從崑曲領域,才進而感受到南音之美,並重拾和南音的連結。  「南音對
作曲家李元貞本周末返台發表NSO委創作品《西岸》。 如何描繪一座島嶼的模樣?作曲家李元貞選擇從她所熟悉的「西岸」開始,作一場曖昧朦朧卻又極其寫實的聲響書寫。 從小在台灣西岸台南成長、現也居住於美國西岸城市的李元貞,在一次的海灘旅行中,從冰冷的海水沖上雙腳的片刻裡,捕捉創作靈感,成為管弦樂新作《西岸》
 誠品台中港店即將開幕,主打書店和海景相依的新聞,讓我想起小時候參加學校合唱團的經驗,最難忘的曲子就是《大海啊故鄉》,馬上在網路上尋找連結,也很幸運地找到了非常符合童年時期情境的畫面,連服裝的配色都
82歲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來台為79歲的指揮家楊頌斯代班,和巴伐利亞愛樂將從南演到北,所到之處,樂迷皆大呼過癮。圖為祖賓.梅塔於高雄排練現場。(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今晚在非常近的距離,看著原本高大魁
82歲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來台為79歲的指揮家楊頌斯代班,和巴伐利亞愛樂將從南演到北,日前演出,樂迷大呼過癮。圖為祖賓.梅塔於高雄排練現場。(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古典音樂的美好年代,是否正在一點一滴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教授辛特戶伯,是少數跨越學界和業界的鋼琴家,近年他在亞洲地區相當活躍,日本、台灣都可見到他的演奏身影。(陳藝堂攝影,尼可樂藝術提供)  電影《鋼琴教師》裡描述一名情感極為壓抑的鋼琴女老師,自小在母親嚴厲管教之下,她的外在表現得體、端莊又賢淑,平時在維也納音樂大學
香港音樂人李勁松以南音、電音、舞蹈、影像和詩歌等素材結合而成的演出現場。  一位創作者的作品模樣,並不必然和他的成長背景有所關聯,就像香港音樂人李勁松,即使是從小在南音的故鄉泉州成長,現在他將電音作品和南音相結合,回溯起來,最初他是先從崑曲領域,才進而感受到南音之美,並重拾和南音的連結。  「南音對
作曲家李元貞本周末返台發表NSO委創作品《西岸》。 如何描繪一座島嶼的模樣?作曲家李元貞選擇從她所熟悉的「西岸」開始,作一場曖昧朦朧卻又極其寫實的聲響書寫。 從小在台灣西岸台南成長、現也居住於美國西岸城市的李元貞,在一次的海灘旅行中,從冰冷的海水沖上雙腳的片刻裡,捕捉創作靈感,成為管弦樂新作《西岸》
 誠品台中港店即將開幕,主打書店和海景相依的新聞,讓我想起小時候參加學校合唱團的經驗,最難忘的曲子就是《大海啊故鄉》,馬上在網路上尋找連結,也很幸運地找到了非常符合童年時期情境的畫面,連服裝的配色都
82歲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來台為79歲的指揮家楊頌斯代班,和巴伐利亞愛樂將從南演到北,所到之處,樂迷皆大呼過癮。圖為祖賓.梅塔於高雄排練現場。(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今晚在非常近的距離,看著原本高大魁
82歲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來台為79歲的指揮家楊頌斯代班,和巴伐利亞愛樂將從南演到北,日前演出,樂迷大呼過癮。圖為祖賓.梅塔於高雄排練現場。(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古典音樂的美好年代,是否正在一點一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日前略為不適,無心料理家務,也沒力氣看書,我乾脆賴在書房上網閒逛解悶,先生也在一旁寫字看書。我不熟悉音樂,放音樂一向是先生的責任,他放什麼我聽什麼,沒有意見也從不抱怨。可是,今天的音樂越聽越悶,我終於忍不住開口:「這是什麼音樂?可不可以換一換,我越聽越不舒服。」先生從善如流,立即更換音樂。 原來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感覺30歲以後,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記得以前曾聽一個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究前, 都會先聽古典音樂,跟著音樂跳舞,暖暖身, 身體才會進入做數學研究的狀態。 當時我21歲,正值大學三年級,覺得機率論的授課教授也真幽默。 但我到了3
在寫這篇短文的同時,已經看完了日劇「再會指揮家」。 信手點開youtube裡的古典音樂,任隨機出現的曲子貫穿耳際,內心得到沉澱,進而感到平靜安穩,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很自然的隔離開來,這時,縱然外在一時有嘈雜,也干擾不了內在世界裡的平靜安穩,喜歡這樣子的感覺,也喜歡這個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總是讓人昏昏欲睡,那種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天氣,整個人就像要綻放的花朵,卻懶到時間到了,卻還沒綻放,或者說,根本不想綻放。 因為在演藝廳當志工的關係,我經常在值勤之餘,很開心可以學到很多古典音樂或者藝文表演相關的知識,更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心儀的演奏家和演出團隊,有時候還會
Thumbnail
2024/01/22 在寒風細雨中工作,腦海中浮現的音樂是「貝多芬-第14鋼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每次聽到這首歌腦海總是浮現在那片寂靜的夜色中,有一個人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生活的曲折,像樂章一樣在生命中交錯著。然而,他堅強地繼續前行。 看了氣象預報明天溫度是7度,真是讓人回想起小時候懷念的冷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日前略為不適,無心料理家務,也沒力氣看書,我乾脆賴在書房上網閒逛解悶,先生也在一旁寫字看書。我不熟悉音樂,放音樂一向是先生的責任,他放什麼我聽什麼,沒有意見也從不抱怨。可是,今天的音樂越聽越悶,我終於忍不住開口:「這是什麼音樂?可不可以換一換,我越聽越不舒服。」先生從善如流,立即更換音樂。 原來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感覺30歲以後,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記得以前曾聽一個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究前, 都會先聽古典音樂,跟著音樂跳舞,暖暖身, 身體才會進入做數學研究的狀態。 當時我21歲,正值大學三年級,覺得機率論的授課教授也真幽默。 但我到了3
在寫這篇短文的同時,已經看完了日劇「再會指揮家」。 信手點開youtube裡的古典音樂,任隨機出現的曲子貫穿耳際,內心得到沉澱,進而感到平靜安穩,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很自然的隔離開來,這時,縱然外在一時有嘈雜,也干擾不了內在世界裡的平靜安穩,喜歡這樣子的感覺,也喜歡這個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總是讓人昏昏欲睡,那種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天氣,整個人就像要綻放的花朵,卻懶到時間到了,卻還沒綻放,或者說,根本不想綻放。 因為在演藝廳當志工的關係,我經常在值勤之餘,很開心可以學到很多古典音樂或者藝文表演相關的知識,更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心儀的演奏家和演出團隊,有時候還會
Thumbnail
2024/01/22 在寒風細雨中工作,腦海中浮現的音樂是「貝多芬-第14鋼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每次聽到這首歌腦海總是浮現在那片寂靜的夜色中,有一個人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生活的曲折,像樂章一樣在生命中交錯著。然而,他堅強地繼續前行。 看了氣象預報明天溫度是7度,真是讓人回想起小時候懷念的冷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