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從代工物件到慢慢成立自己的品牌,一直是許多人努力的目標。但是不只在製造業發達的現代,兩百年多前的台灣社會也有這樣的一段摸索喔!
清領初期的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瀰漫著崇尚奢侈的風氣,民眾愛好鮮艷高檔的服飾,因此服裝的相關產業也非常發達,女子甚至可以靠著替人繡補,負擔日常支出甚至還能有盈餘。
然而台灣的天氣溼熱,不產蠶絲和一些織品原料,因此布匹大多需要依靠中國進口。唯一能夠算上M.I.T.的布料,只有原住民的織造品,比如水沙連(邵族)的「達戈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邵族達戈紋 當時原住民的織造品被統稱為「番布」,主要由獸毛、苧麻、樹皮等等材質織成,再用茜草染色並織出花紋。然而不管是紋樣與質料,都與當時漢人的喜好大不相同,因此大多數漢人不會將它使用在服裝上,而是利用它兼任的質地,作為舖墊東西、包裹使用。
像是之前提到的「達戈紋」,便成了可以代替粗葛布的布料,做為包裹衣服、事物的衣包;而另外一種名為「卓戈紋」,被稱為「番氈」,則是作為舖墊使用,雖然也有結合原漢的「番錦」,但是相較於中國進口的布料,還是更為乏人問津。
然而「番錦」,在道光年間有了大幅的技術改良,不只價格從二十圓變成三十圓仍持續上漲,評價也跟著好起來:「撚如線,方就經緯,彷彿滇之通海緞,止郡城一戶能織,價極貴。」
雖然絲線還是從中國運過去,但是製造出來的成品,已經被認為可與雲南出名的「通海緞」織品相比。
「番錦」,不只被裁做衣服,還會作為家具褥面裝飾,甚至被一些一些來台官員視為伴手禮,送給在中國的親友,像是當時台灣的最高管轄「臺灣道」徐宗幹,返京都拜謁老師時,都「呈番錦兩端,臺洋產也」作為特產。
除了番錦,還有在咸豐同治年間頗負盛名的「雲錦號」。
「雲錦號」成立於台南,是台灣第一間擁有機械紡織技術的廠商,據說創辦人來自南京織造局,由於正逢太平天國造成動亂,才來台灣避居。
這間「雲錦號」引入了中國當時的機械紡織技術,從撚絲染色到織造都擁有高度的技藝,品質柔韌、花樣新穎,而且顏色歷久不退,因此在臺灣受到極大的歡迎。
這間「雲錦號」傳了好幾代,甚至日本時代初期的《安平縣雜記》,都可看見它的位於上橫街的紀錄。然而現今回顧文獻,它在昭和八年(1933)的文獻中杳無蹤跡,終究是消失在時光洪流裡了。
不管是番布、番錦、雲錦號,都是當時台灣人在物料缺乏的年代,創造屬於自己產業的方式。雖然因為篇幅問題,無法逐一細講,我們之後會在提到原住民的織品與服飾時會有更多補充。
如果喜歡,不妨幫我們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台灣這繽紛的一面吧!
資料參考:吳奇浩〈清代臺灣漢人服飾之消費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