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40,政治改革何時開始?

2019/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8年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四十周年,舉國上下皆可看出中共對於40周年的各種政治宣傳。40年前,時任黨主席的鄧小平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開放的政治目標、檢討了文革以來的左傾立場,自此開啟了中國世界工廠之路。
當時改革開放的第一步便是設立經濟特區,如今被稱做中國矽谷的深圳,四十年前還只是邊陲地區的一個小漁村。然而數十年光景後的今日,深圳已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代工重鎮,近十年來亦積極轉型,嘗試成為新創產業的基地。
若中國不走上改革開放,轉而走上其他路,皆是死路
-鄧小平
從改革開放的最初,中共內部的異議就從未停止過。主要在於,許多當時掌權者認為,經濟上的的改革放在政治意識便是走向了資本主義的道路。然而,鄧小平清楚文革十年已使偌大中國被摧殘的千瘡百孔,此時若不加緊步伐趕上世界經濟成長的腳步,中國將無法在國際間立足。因此,才會出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使得中共政府能在政治意識上不自我打臉。
在中國,這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13億人口的大國,改革開放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
-2018習近平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談話,原被外界尤其美國預期,能夠對於政治環境的開放有所表示,不過卻未能如願。習近平此次的演說,著重於強調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持續性,措辭間的政治宣示卻仍然明顯。近年美國不斷要求中共停止以國家力量干預經濟市場,數次訴諸WTO之餘亦多次敦促中國政府放手,讓市場經濟自由發展。不過,此舉明顯觸碰了中國政治上的底線,習近平演說中強調:「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我們堅決不改,這「不能改」的部分,便是任何可能影響中共權威的改革。換而言之,美國所期待的政治結構、意識改革,就近期而言是不可能的。」
政治上根本的意識改革雖仍遙遙無期,中共無法避免的卻是逐漸消失的廉價勞動力。隨著沿海加工出口區勞資的逐年上漲,中國也從世界工廠的角色走向世界市場。不過,既然走向世界市場,更大幅度的經濟改革勢必將會成為可預期的現實。
責任編輯:周庭羽 核稿編輯:劉家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