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言:問「全球南方」,誰主浮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張登及(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國時報 2024/7/4 版A10

一般人,甚至包括部分自稱的中國研究專家,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充滿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聽來高亢、激進卻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好像除了「內宣」沒有真正的外交效果。比如建政初期的「丟掉幻想準備鬥爭」(1949/8/14)、大躍進與文革時期的「東風壓倒西風」「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1956/7/14)、「世界鄉村包圍世界城市」、「大打、早打核大戰」等等,還將這些印象連結到新冠疫情時期大陸外交官與西方進行的所謂「戰狼式」辯論。上面這種看法的嚴重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位處習慣於且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特別是西方多元主義政治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公眾。而這部分的聽眾,不僅因其媒體認知架構所限,且在日益不平等的全球化世界社會中,其實佔比並不高。

 

上述文革前後極左的「革命外交」主張充滿鬥爭性,而「敢於鬥爭」也確實是中共外交的重要風格。但在文革之前與文革之後的中國外交實踐,還有很多有賣點、可操作、訴求性強,甚至能與時俱進的主張與元素。最近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七十週年北京宣言》中標舉的、源自1950年代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即是中國外交原則的長青樹,並首先在全球第一次眾多民族主義高漲的脫殖各國聚集的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由周恩來推廣。雖然可以說大躍進以後的激進外交不同程度偏離了五原則,但很快在與尼克森與戈巴契夫推動大國關係正常化之後,五原則和1980年代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即後來的中國「結伴不結盟」路線)就成為直到今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基本原則,並和後來的「三大倡議」連結起來

 

「五原則」與「獨立自主外交」(1982年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提出)兩者出現相差近30年,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基因,就是訴求戰後大量陸續脫離西方獨立的、經濟尚在「半封建半殖民」(或後殖民)卻人口眾多的、依照西伐利亞體系主權形式平等制度「一國一票」的「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國家。一定程度上,台北當年在聯合國逐漸落居劣勢,與中蘇爭相拉攏的這些新增國家形式政治地位的上升有相當的關係。後來與台北仍能維持的邦交國,多是與美國安全合作緊密的拉美與南太中小國,甚至在中國以一帶一路加碼爭取「亞非拉」之下,幾乎只剩下非常依賴美國的加勒比海與南太島嶼國家。應當注意,而這個過程並非「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大項目灑出後的結果,而是1970年代以來美、蘇都未能成功吸納它們加盟自己的漫長過程。

 

胡耀邦與江澤民從1982年的「十二大」起至2002年的「十六大」都並用了「第三世界」和「發展中國家」。前者是被毛澤東政治化了的概念,用意是區隔美蘇霸權的第一世界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第二世界。言下之意前兩者是「世界城市」,中國即像是「世界鄉村、第三世界」的天然領袖。

 

「發展中國家」一語相對中性,從強調「和諧世界」外交的胡錦濤2008年「十七大」起,包括在「十八大」接班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習近平,正式外交上已不再用「第三世界」,保留「發展中國家」。不變的是從鄧小平以來,中國外交堅稱不結盟、不站隊,但「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定位沒有改變。更為重要的是,鄧小平1984年接見結束巴西軍事執政的總統菲格雷多(Joao Figueiredo)時盱衡國際,提出以「東西南北」分析國際政治主要問題:「東、西」問題是陣營問題,即是和戰問題;「南、北」問題是發展問題,即是貧富問題,實深有智者之遠見。鄧在冷戰後期要求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的原則,也是現在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推動五原則的關鍵指引。21世紀全球暖化嚴重以來,中方與巴西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各種氣候會議提倡的「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多數南方國家所歡迎,就是「南南合作」有成果的證據。

 

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近日在大西洋理事會指出,華府要積極以更多實力投資、拉攏更多友盟、提供更好治理願景,對抗中國在「全球南方」的競爭。康達雖然表明沒要發展中國家選邊,但承認北京在此領域有其優勢,華府要聯合日、歐、澳等國才能反制,已不言可喻。去年印度即在美歐放水援俄制裁下,成功召開G20與「全球南方」之聲(Voice of Global South Summit)線上峰會兩項活動,更被西方寄予代為招攬全球南方的厚望。但印度經貿體制、莫迪總理強勢的領導,與長期不結盟運動領袖的身份,願否帶領「全球南方」倒向華府,其實不應過度期待。

avatar-img
22會員
96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2004/2/1 總統不必也不宜在行使公投法十七條大權前,將情報和評估巨細靡遺公諸國人。但此種作為召喚「總意志」理由的報告,必須是存在而且堅實的,應依據檔案法嚴予保存,以供日後國會、司法部門調查,國人追究乃至歷史公斷。總統也理應在發動此種公投時,向國會與全民扼要簡報各種對策的後果,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2004/2/1 總統不必也不宜在行使公投法十七條大權前,將情報和評估巨細靡遺公諸國人。但此種作為召喚「總意志」理由的報告,必須是存在而且堅實的,應依據檔案法嚴予保存,以供日後國會、司法部門調查,國人追究乃至歷史公斷。總統也理應在發動此種公投時,向國會與全民扼要簡報各種對策的後果,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三十五年前,北方廣場:示威、武力鎮壓、流亡。 三十五年後,南方小島:廿三條、惡法鎮壓,噤聲。 南方島國:改革法,然後呢? 公元一九二零至二一年,「新青年」思想分歧,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 百多年後,馬列和自由主義仍然在角力⋯⋯
Thumbnail
連結在下 歡迎收看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51021?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2fWYiDhz8jJ6rBIApbbQkTDTi1PKFP3iyKgR9gTOoN6CPnrQnSPL
中俄通通,相視背背。聯手合合,平衡點點? 中俄攜攜,合作層層。共進連連,繁榮步步? 世界想想,價值觀觀。造福界界,如何行行? 世界融融,利益交交。和平共共,未來贏贏? 這裡有四句詞,四個問號。中俄背對背看世界,真的能帶來世界共生與繁榮和平嗎?毀滅世界的可能性在於失去人性。殺死了全世界的人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三十五年前,北方廣場:示威、武力鎮壓、流亡。 三十五年後,南方小島:廿三條、惡法鎮壓,噤聲。 南方島國:改革法,然後呢? 公元一九二零至二一年,「新青年」思想分歧,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 百多年後,馬列和自由主義仍然在角力⋯⋯
Thumbnail
連結在下 歡迎收看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51021?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2fWYiDhz8jJ6rBIApbbQkTDTi1PKFP3iyKgR9gTOoN6CPnrQnSPL
中俄通通,相視背背。聯手合合,平衡點點? 中俄攜攜,合作層層。共進連連,繁榮步步? 世界想想,價值觀觀。造福界界,如何行行? 世界融融,利益交交。和平共共,未來贏贏? 這裡有四句詞,四個問號。中俄背對背看世界,真的能帶來世界共生與繁榮和平嗎?毀滅世界的可能性在於失去人性。殺死了全世界的人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