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那年對職場有什麼幫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畢設那年對職場有什麼幫助?
思考了很久後,我發現對進入職場大概半年的我來說,還真的沒什麼幫助,當然我若寫個沒幫助就放到系刊上,老師大概會想殺來台北把我打一頓,所以我決定換一個方向切入”畢業設計之於我的建築路程象徵什麼?”
記得大四那年,跟幾位同學跑到淡江建築去看他們的畢業評圖,當天有一位老師針對在場的畢業生說了一段話:「畢業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訓練出一畢業就能完全契合職場的好員工,畢業設計的目的是要培養出一群能在十年二十年後支撐甚至引導當下建築界往前走的建築人。」這段話我認為可以變向回答到了(畢設那年對職場有什麼幫助?)這個問題。
以實際成果來說畢業設計昰我們在受到建築教育的這五年來最代表了自己的一份設計,也許不是五年中最好的一個設計,但至少昰花了最多時間並且參雜了最多屬於自己對建築想像的一個設計,而相應其所花費的時間,畢業設計呈現的成果也大多會昰五年來最豐富最完整的一個作品,這份成果不管昰用來申請研究所或是工作都會成為做品集中很重要的一份履歷。
再來說到畢業設計這一年的過程,我認為這才是畢業設計最重要並且最有意義的部分,記得我們畢業設計第一次評圖時就有老師對著我們說過了一句話:「畢業設計的重點不昰在成果,而昰在於過程中的掙扎。」說這句話的同時配上一個陰險的笑容(這個畫面極有可能是在畢設痛苦掙扎時想到這段話後腦補的),這句話雖然聽起來真的滿變態的,但在接下來跌跌撞撞的一年中慢慢有體會老師口中所說的掙扎及其意義。
對我來說,畢業設計昰把過去四年中受到的建築教育重新思考並且整理內化的過程,沉澱並醞釀從老師及書本中得到的建築知識,再從中思考屬於自己的一套建築邏輯,思考的過程帶來除了清楚的答案以外,更多的昰對建築對自己更多的疑問跟否定,而這過程至少對我來說並不輕鬆,甚至可以說有點痛苦,這些疑惑在議題的不斷發展中,結合基地結合社會結合人群甚至到結合政治(這昰信穎老師逼的),這些不同的思考面向在評圖進度的催逼下或完整或殘破的顯現出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建築面貌,這個面貌最後伴隨著我在帶著期待及惶恐的心情下走上評圖台(儀式)以及畢業展覽(慶典)。
畢業後,回頭看畢業設計這一年,雖然對目前職場上的我來說並沒有顯著的幫助,但我認為這一年的過程確立了我自己對建築的認知,更深刻的昰了解建築對人對社會的關係。
最後能完成這個畢業設計特別要感謝一直逼我做奇怪東西的黃信穎老師(這篇也是他逼我寫的),感謝過程中與我一起討論的同學,最重要的昰要感謝被我騙來幫槍的學弟妹們。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只有做過畢業設計的才懂什麼是畢業設計。這一年間的所有其他,也只有做過畢業設計的才會懂。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雖然智慧型眼鏡尚未普及,但一隻手上同時出現智慧型手機跟手錶已經是大家見怪不怪的事了,我們漸漸地習慣透過螢幕去感知這個世界,我想這個世界大概已經無法阻止我們查看「即時」訊息了! 我們要做的已經不再是讓空間充滿著警示又同時斥責人們不要划著手機過馬路,而是保護或是重新定義使用穿戴裝置時的實體環境。
給即將做畢業設計的學弟妹一點建議。(回應前面三點) 你可以做很大的區域計畫,但最後最後也請好好回到建築,多畫一刀從屋頂到地面景觀層的外牆剖面吧! 可以的話多用數據說服你的指導教授,而非我覺得...我認為。 時間請好好控管,可以從前面設計知道自己的作業速度評估,寧可做設計也不要說了一口好設計。
只有做過畢業設計的才懂什麼是畢業設計。這一年間的所有其他,也只有做過畢業設計的才會懂。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雖然智慧型眼鏡尚未普及,但一隻手上同時出現智慧型手機跟手錶已經是大家見怪不怪的事了,我們漸漸地習慣透過螢幕去感知這個世界,我想這個世界大概已經無法阻止我們查看「即時」訊息了! 我們要做的已經不再是讓空間充滿著警示又同時斥責人們不要划著手機過馬路,而是保護或是重新定義使用穿戴裝置時的實體環境。
給即將做畢業設計的學弟妹一點建議。(回應前面三點) 你可以做很大的區域計畫,但最後最後也請好好回到建築,多畫一刀從屋頂到地面景觀層的外牆剖面吧! 可以的話多用數據說服你的指導教授,而非我覺得...我認為。 時間請好好控管,可以從前面設計知道自己的作業速度評估,寧可做設計也不要說了一口好設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給國家考試新生的一些淺見與建議-心靈話語 在「設計教育」與「建築師考試繪圖」的教學路程中,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了。隨著最近建築師高考剛考完,收到不少訊息,詢問成績的高低與考試的難易,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有剛踏入考試領域的菜鳥。 在這裡,我整理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與學習心得,試圖用一些淺顯的建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正在建築界奮鬥或者不知為何而戰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建築的理由》精準有條理的論述了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與定位,從全球化、競圖、產學、策略、數位、土地、工作營等,以學界觀察業界和建築教育界,提出種種質疑,並試著回答,以此做為當代建築人得以借鏡與反思的依據。 畢光建老師任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給國家考試新生的一些淺見與建議-心靈話語 在「設計教育」與「建築師考試繪圖」的教學路程中,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了。隨著最近建築師高考剛考完,收到不少訊息,詢問成績的高低與考試的難易,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有剛踏入考試領域的菜鳥。 在這裡,我整理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與學習心得,試圖用一些淺顯的建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正在建築界奮鬥或者不知為何而戰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建築的理由》精準有條理的論述了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與定位,從全球化、競圖、產學、策略、數位、土地、工作營等,以學界觀察業界和建築教育界,提出種種質疑,並試著回答,以此做為當代建築人得以借鏡與反思的依據。 畢光建老師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