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ivil」:區塊鏈能拯救新聞業嗎?/黃哲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17年開始,「區塊鏈」(Blockchain)成為產業與科技交集的新興話題,也是神秘而爭議不斷的關鍵字;尤其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崛起與競爭,既被視為數位時代下一個重大革命,也被懷疑是淘金熱潮下的騙局。

raw-image

在此同時,也有一群人嘗試藉由改變金流、同時扭轉人流與資訊流,將此一充滿未來性的概念,應用到老態急喘的媒體產業上。

曾在熱門社群網站「Reddit」主管加密貨幣的查爾斯(Ryan Charles),2016年與友人共同成立另一個社群網站「Yours」,希望解決臉書或Reddit等網站「鼓勵極端或聳動言論」、「回音室強化同溫層」、「原創內容無法獲得回報」等現象,尤其是最後一項。

取代舊有小額付費體系

Yours以俗稱「窮人比特幣」的萊特幣(Litecoin)為運作基礎,機制上類似Reddit,參與者可以發起任何主題的社群,發表或分享相關文章,同時可以加上「推薦」、「購買」、「投資」等不同功能按鈕。

「購買」讓網友得以閱讀預設隱藏的文章或影片,「投資」則可以預購某篇內容的股份,形同小型創投資助內容產出。

在此一制度設計下,Yours希望建立一個不只消費當紅話題、更能創造深度內容及討論的虛擬社群;不論專業媒體或個人,都可以藉由社群身分發表文章、貢獻報導,同時自行為每篇文章定價,透過加密貨幣獲取合理報酬。

區塊鏈取代了舊有金融體系的交易機制,免去複雜的認證手續、省下小額付費抽成,也解決了行政匯兌障礙。

至於區塊鏈的運行邏輯,則取代了舊有金融體系的信任交易機制,讓內容生產者免去複雜的申請與認證手續、省下小額付費機制的抽成門檻;同時也解決了跨地域、跨貨幣的繁瑣行政匯兌障礙。

另一項有趣的設計是,會員在推薦特定文章後,若下線讀者因而購買或付費給原創者,推薦人也能抽取一小部分的貨幣回報;藉此鼓勵網友不只分享那些當紅或聳動話題,而是傳布那些經得起社群考驗的優秀內容。

以太坊為基礎的「Civil」網站

Yours以非營利網站的模式營運,創辦人查爾斯也將它形容為「有付費牆的Medium」。相比之下,受到高度矚目的「Civil」網站,同樣以區塊鏈為技術核心,但概念上更複雜、更完整。

Civil由幾名行銷及創投領域的年輕人聯手成立,準備根據以太坊(Ethereum)技術,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CVL」,目標是打造一個「由人民運作的新聞媒體」。

由於他們並無新聞工作經驗,於是找上「舊城媒體」(Old Town Media)一起研發。

「舊城媒體」是一家新創公司,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家媒體,而是由三名離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資深新聞人,合作打造的媒體實驗加速器。

他們創辦「舊城媒體」的起心動念是:他們都有創生新聞媒體的經驗,也都曾橫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並參與實際經營;當科技平台與社群網站崛起,新聞這一行的挑戰不再只是「採寫好的內容,透過發行管道,銷售到讀者手中」,而是牽涉複雜的科技因素、閱聽行為的挪移、傳播模式與營收管道的打破重組。

Civil的運作方式(來源:Civil首頁)

三大功能創生新媒體

根據他們的規劃,Civil網站主要有三大功能:

  • 新聞室(Newsrooms)

由讀者端驅動,任何會員都能發起某一新聞主題,其他人藉由貢獻加密貨幣,附議此一主題,附議者越多、集資金額越大,任何記者個人或新聞機構都可出面認領。

若兩組以上人馬有意報導,則形同競標,最後由所有集資會員投票,決定如何分配,或由誰得標進行報導。

  • 新聞台(Stations)

由報導端驅動,新聞記者或媒體機構都能成立一個站台,針對單篇報導尋求贊助鼓勵(類似「打賞」功能),或針對一項大型計畫徵求募資(類似「群募」概念),形同一個自主提案承攬的平台,完成作品必須對所有讀者公開(包括未付費會員)。

他們認為,越具公信力的新聞機構或個人,越可能吸引眾多支持者,以建立一個可獲利的永續性站台,直接面對讀者,形成自主循環的商業模式。

  • 事實查核服務(Fact-checking-as-a-service)

無論新聞室或新聞台,所有募資成功的報導,都必須提撥小筆額度的加密貨幣,供會員或專業記者進行事實查核;認養查核任務者則可獲取報償,意義上接近「同儕審查」,以取代傳統媒體的核稿除錯機制,確保報導成品的正確性。

在他們的設計裡,具有貨幣性質的CVL是網站的交換核心;無論是加入會員、贊助某項專案、取得報導或核實資格、完成新聞報導的酬償、違約或報導不實的罰則、參與網站運作管理,所有活動都經由區塊鏈技術,完整記錄、決策並分發資源。

整個Civil網站將以開放原始碼完成,提供第三方開發應用程式。上線前,網站先開放接受新聞工作者申請加入,並協力討論未來運營模式,包括如何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平台。

新聞報導透過網路募資,並非全新概念。例如台灣的「WeReport」或「方格子」、「PressPlay」,都針對專題報導或原創內容,提供募資媒合。

不同的是,最近崛起的內容媒合平台,都藉由區塊鏈技術「公開紀錄」、「公眾查核」、「智能合約」等特殊機制,取代傳統募資平台的金流系統,進一步跳過中介者的人為角色。

2018年中,Civil獲得區塊鏈技術公司ConsenSys的資金背書,宣布首波將資助14家新創媒體;除了提供種子基金,未來將透過加密貨幣CVL發行,讓這些新媒體在平台上運作,接受網友贊助進行報導。他們將這批新創媒體名為「第一艦隊」。

Civil並啟動CVL首次公開發行(ICO),集資目標為800萬到2,400萬美元之間;然而,當發行期限結束,只有約值143萬美元的貨幣完成交易,募資活動宣告失敗,引發「區塊鏈不可能協助新聞業轉型」的質疑聲浪。

然而,CVL發行失敗有多重原因,加密貨幣過熱的負面形象是其一,Civil本身也被認為目標任務過度複雜,戰線一口氣拉太長,一般人不易理解。

更致命的是,CVL幣的認購程序太過繁瑣,必須先通過一項問卷測試,過關才有權購買,而且流程設計極度不友善。新聞網站Quartz的產品經理奇菲(John Keefe),基於支持試圖認購CVL幣;但他發文表示,認購過程總共花費四十四個步驟,而且機關險阻重重,他差點認購失敗。

連熟悉數位操作的網路媒體人都如此,更別提一般只想支持新聞業的網友。正因如此,Civil自行統計,雖然只有1,012名網友成功認購CVL幣,但募資後台還有1,738人已登錄表達認購意願,但從未完成轉帳付款。

區塊鏈的未來還沒來

無論如何,CVL首次發行失敗,尚難定論區塊鏈是否可能改造新聞業。Civil自身也未放棄,他們決定重新設計規則,再度嘗試發行集資;第一波認購者可選擇全額退款,也能直接轉為認購重新發行的貨幣。

或許更重要的是,Civil籌備發行代幣的過程中,他們搶救新聞業的雄心壯志受到不少關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多家科技媒體都曾報導此一計畫。短短一年裡,他們收到六百個媒體機構或新創單位申請加入Civil平台,包括美聯社與《富比士》。

而「第一艦隊」的新創媒體,獲得Civil的前期種子基金後,已經開始運作,合計聘任超過125名記者。其中有些新媒體具備自行集資能力;例如《丹佛郵報》離職員工成立的《科羅拉多太陽報》,自行募資超過2,000名讀者支持,未來無論CVL發行計畫是否成功,都能持續獨立營運。

Civil首次發行虛擬貨幣失敗,留下不少經驗與啟發。而且除了Yours與Civil,至少還有「Nwzer」、「Userfeeds」、「Po.et」與「Synereo」等網站,都試圖將區塊鏈技術導入內容產業,其中部分具備強烈的社群平台性格,具備同時修正社群平台與媒體產業弊端的潛力。

例如,募得500萬美元資金的「Synereo」,開發了一個去中心化的社群平台,所有交易紀錄利用P2P技術分散處理、分散儲存,平台不擁有用戶的活動紀錄與個資;內容創作者則透過名為WildSpark的出版平台,張貼文字或影音內容,原創者及分享者都能獲取名為「AMP」的加密貨幣。

此外,為打破傳統廣告規則,個人或企業也能購買AMP,增加訊息曝光度;然而,這些貨幣將由看到此一訊息的用戶瓜分,且平台影響力與貢獻度越高,分得比例也越高。

這種逆反現有社群平台模式的廣告分潤機制,確保利益由會員共享,而非由平台經營者整碗獨食。

這些挑戰現有媒體產業、社群網站、廣告機制的大膽創意,不但可能為新聞媒體創造新的獲利模式,也可能扭轉數位內容的分發結構,甚至破壞現有社群網站的基礎命脈,成為「下一個Facebook」。

當然,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也尚未普及,這是一場長期比賽,三年、五年、十年,不知何時才會全面爆發。

未來還沒來,但可能就在轉角不遠處。或許,區塊鏈的未來終究不會來,但重要的是,窮盡一切途徑改善媒體結構、營造新聞生態,只要有機會,永遠不放棄。

本文出自黃哲斌《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一書,由天下雜誌授權刊登。為適合網路閱讀,已經過本站重新校對、分段、編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簡單地說,區塊鏈是加密貨幣的支柱。作為比特幣提案的一部分,該術語於 2008 年 10 月首次曝光。旨在創建不涉及銀行的點對點交易,本質上是一場革命的藍圖。區塊鏈解決了古老的信任問題,允許彼此不認識、居住在不同國家、受不同法律約束且彼此之間沒有具有法律約束協議的個人和機構通過互聯網進行交互。
Thumbnail
簡單地說,區塊鏈是加密貨幣的支柱。作為比特幣提案的一部分,該術語於 2008 年 10 月首次曝光。旨在創建不涉及銀行的點對點交易,本質上是一場革命的藍圖。區塊鏈解決了古老的信任問題,允許彼此不認識、居住在不同國家、受不同法律約束且彼此之間沒有具有法律約束協議的個人和機構通過互聯網進行交互。
Thumbnail
實現Web3.0的核心技術,不論是加密貨幣、NFT、元宇宙,其最核心的部分為區塊鏈。 如果沒有區塊鏈的技術支持,你所看到任何號稱是加密貨幣、NFT的東西都是假的。 區塊鏈最早起源於自2008年中本聰的實驗項目《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直到現在該實驗項目依然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實現Web3.0的核心技術,不論是加密貨幣、NFT、元宇宙,其最核心的部分為區塊鏈。 如果沒有區塊鏈的技術支持,你所看到任何號稱是加密貨幣、NFT的東西都是假的。 區塊鏈最早起源於自2008年中本聰的實驗項目《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直到現在該實驗項目依然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區塊鏈不但是一種應用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解放傳統金流與資訊流的運作體系,讓我們有一個「還權於民」的新選擇。
Thumbnail
區塊鏈不但是一種應用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解放傳統金流與資訊流的運作體系,讓我們有一個「還權於民」的新選擇。
Thumbnail
公共建設需要龐大的資本,這些建設財源在現行制度下往往是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來「引入民間資金」和「提高經營效率」。但是這樣龐大的資本也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投入的,即使以 BOT 或 OT 方式委託,仍然可能為經營者或政府帶來負擔。被稱為 web 3.0 基礎的區塊鏈技術,或許可以帶來一種新的思考
Thumbnail
公共建設需要龐大的資本,這些建設財源在現行制度下往往是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來「引入民間資金」和「提高經營效率」。但是這樣龐大的資本也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投入的,即使以 BOT 或 OT 方式委託,仍然可能為經營者或政府帶來負擔。被稱為 web 3.0 基礎的區塊鏈技術,或許可以帶來一種新的思考
Thumbnail
有關加密虛擬貨幣、區塊鏈等詞彙介紹,以及Potato Media的分析和個人觀點。
Thumbnail
有關加密虛擬貨幣、區塊鏈等詞彙介紹,以及Potato Media的分析和個人觀點。
Thumbnail
如果「單集播客」標籤是一條鏈,歡迎大家繼續共築區塊,在「創造力證明(Proof of Creativity)」的共識下,挖掘名曰「港幣」的礦。
Thumbnail
如果「單集播客」標籤是一條鏈,歡迎大家繼續共築區塊,在「創造力證明(Proof of Creativity)」的共識下,挖掘名曰「港幣」的礦。
Thumbnail
自從FB更名為Meta之後,越來越多人認識元宇宙,進而認識區塊鏈、比特幣、NFT等,但願意深入研究的人們相比之下仍是少數,多的是因為看到好多人因虛擬貨幣翻身致富,於是好奇想透過買幣、炒作、玩遊戲來賺錢的投機者,只是在不清楚市場與背後機制就貿然闖入,自然可能會被當成「韭菜」來收割,或是遇上詐騙
Thumbnail
自從FB更名為Meta之後,越來越多人認識元宇宙,進而認識區塊鏈、比特幣、NFT等,但願意深入研究的人們相比之下仍是少數,多的是因為看到好多人因虛擬貨幣翻身致富,於是好奇想透過買幣、炒作、玩遊戲來賺錢的投機者,只是在不清楚市場與背後機制就貿然闖入,自然可能會被當成「韭菜」來收割,或是遇上詐騙
Thumbnail
懷着興奮的心情讀畢《區塊鏈社會學》,受益良多。儘管個人對科技所知甚微,但都對書中描述公民以科技改變社會、建立新制度的願景感到雀躍。也希望大家可以改變對科技的刻板印象,「科技白痴」的一般人也有充分試驗、學習和運用新科技的能力。只要願意嘗試,就會發現新事物不如想像中不便、麻煩。而科技可以保護我們(如保障
Thumbnail
懷着興奮的心情讀畢《區塊鏈社會學》,受益良多。儘管個人對科技所知甚微,但都對書中描述公民以科技改變社會、建立新制度的願景感到雀躍。也希望大家可以改變對科技的刻板印象,「科技白痴」的一般人也有充分試驗、學習和運用新科技的能力。只要願意嘗試,就會發現新事物不如想像中不便、麻煩。而科技可以保護我們(如保障
Thumbnail
如果談到「區塊鏈」你會直覺想到什麼?比特幣?以太幣?還是交易所?但,我想跟你聊聊區塊鏈。
Thumbnail
如果談到「區塊鏈」你會直覺想到什麼?比特幣?以太幣?還是交易所?但,我想跟你聊聊區塊鏈。
Thumbnail
2017年開始,「區塊鏈」(Blockchain)成為產業與科技交集的新興話題,也是神秘而爭議不斷的關鍵字;尤其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崛起與競爭,既被視為數位時代下一個重大革命,也被懷疑是淘金熱潮下的騙局。
Thumbnail
2017年開始,「區塊鏈」(Blockchain)成為產業與科技交集的新興話題,也是神秘而爭議不斷的關鍵字;尤其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崛起與競爭,既被視為數位時代下一個重大革命,也被懷疑是淘金熱潮下的騙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