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藏身護城河邊的絕美老屋:大村武串燒居酒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穿過東門城、沿著石板路向前走,護城河河水潺潺,錦鯉悠遊其間。漫步在滿是綠蔭的護城河邊,循著燈光拐進被高聳建物包圍的小巷,驚喜地發現一棟日式老屋。素淨的圍牆、層層疊疊的黑瓦與門上掛著的注連繩,仿如京都古城中的一戶人家,這裡是大村武,一棟像家一樣,讓你感受到親切與溫暖的居酒屋。


滿滿故事的老房子

大村武串燒居酒屋是全台連鎖的企業,而「大村武」這個名字得從創始店開始說起。首間大村武串燒居酒屋藏身於西門町鬧區內,是間歷史超過百年的老房子。創辦大村武的簡執行長當年騎著摩托車,四處尋覓適合的創業地點時,意外看見這間房子正在出租。在人口稠密的鬧區中,能留下這樣一幢老房子,簡直是件奇蹟,加上這棟日式老屋的外觀相當迷人,簡執行長立刻就決定要租下這間老房子、在這裡創業。最後一位日籍屋主是大村武先生,經營團隊便以此名字命名。

然而,這可是一間閒置超過二十多年的老房子。「用廢墟來形容也不為過,」當時進駐時,大部份的樑柱都有白蟻侵蝕,同時是斷水、斷電,沒有廁所的,團隊著實花了一番心力才修復完成。日治時期,該店地址「壽町三丁目十三番地」是台灣第一個「能樂」劇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撤離台灣,大村武先生也回到日本,繼續經營能樂事業。目前,大村家族也持續在日本推廣能樂。一次偶然的機會,日本媒體報導了這棟老宅的故事,意外串連到大村武先生的兒子以及孫女——大村定先生、大村華由小姐,當他們發現當年曾祖父在台灣經營的劇場設施目前尚未拆除、依然保留完整,都感到相當驚喜,一看到報導就主動聯繫了經營團隊,帶著子弟兵一夥人,特地飛到台灣來,懷想當年曾祖父在台灣創立能樂劇場的點點滴滴。

raw-image


體育背景夥伴組成的堅實團隊

「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愛喝酒,怕到外面店家為了節省成本加水、加很多冰塊,想著不然自己開一間店好了,可以弄得像自己家一樣!」最初組成大村武經營團隊的夥伴們是一群體育生,學生時期,許多人就意識到許多體育生並不是能一直走體育這條路,應該要培養第二專長。恰好,當年簡執行長登高一呼,召集了一群對日本料理、燒烤店有興趣的夥伴,一同討論、籌備創業。

也因為簡執行長家中恰好有工程裝修的背景,因此團隊格外細心地重新裝潢店內。開業初期,許多油漆、除草的工作,也都是創業夥伴一同完成,因此大夥兒又對這棟老房子格外有感情。「我們特別到南部找二手木料,就是希望保持原味,」團隊用心地規劃設計、保留房子裡的重要架構與材料,希望能夠重現老屋當年的風貌。

大村武創始團隊是一群體育生,可以在大村武店舖裡發現許多具有巧思又有紀念意涵的小物。

大村武創始團隊是一群體育生,可以在大村武店舖裡發現許多具有巧思又有紀念意涵的小物。


新竹大村武:雨天裡的老屋奇遇

大村武新竹店由林光良店長負責,同樣也是一間十分有味道的老房子。林店長本身也喜歡木料的溫潤質感,一開始團隊也想找一間像台北那樣的木造老房子來開業,了解了當時麗池公園的湖畔料亭(空軍十一村)的租賃使用辦法後,只得打退堂鼓。「那裡禁止使用明火,也因為是歷史建築,有非常多要保持景觀的規範……例如說樹木要定時請專業的修樹師來修整,一次要五萬,實在不容易。」簡經理補充。

就在大家快要放棄時,林店長騎著摩托車,在市區裡不死心地繞呀繞的,在一個下雨天的午後,遇見了這幢老屋。經過瞭解後發現這棟房子為彰化銀行所有,為當年國民政府來台後,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配給的宿舍。陸陸續續洽談了半年,才順利拿到租約。「進駐時,這裡幾乎也像廢墟一般,」林店長補充,當時進到屋內,雜草長得幾乎有半人高。但幸好團隊有在台北修復第一間老房子的經驗,少走了許多冤枉路。「印象最深刻的是開業前有颱風來,老房子的門窗強風吹動時就會觸動防盜機制,大家還到店裡守夜。」林店長補充。

「因為是商業空間,所以顧客的安全很重要。」林店長提到,雖然看起來古色古香,但新竹店空間內大多數的木料都有更換過、結構上也略有調整,在在都是考慮到公共安全。這棟老屋原為家屋使用,有許多隔間,團隊思考過還是把隔間拆除,增加通透感、顧客用餐時也會覺得比較熱鬧;日式木造房屋過去為了除溼氣而架高地板,團隊考慮承重問題,遂另外補強了結構。許許多多的修繕抉擇,如何兼顧老屋原味與公共安全,在在都考驗著經營團隊。

團隊悉心留下了日式房屋會有的雨淋板,在室外小酌也別具風味。

團隊悉心留下了日式房屋會有的雨淋板,在室外小酌也別具風味。


房屋基本資料

1. 修繕與裝潢時間:半年(因為已有大村武創始店的修繕經驗,未另外找設計師。)
2. 修繕經費:300萬
3. 老屋屋齡:未知,為日本時期建造之老屋
4. 老屋面積:戶外30坪,室內60坪
5. 經營團隊人數:新竹店12人

大村武串燒居酒屋 - 新竹店
地址|新竹市府後街 19 巷 6 號
電話|03-522-1119



文/吳君薇
攝影/董昱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17「老屋使用手冊」
購買請至: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pse.is/HX9BE
讀冊網路書店:https://pse.is/HSDNL
上下游新聞市集:https://pse.is/FNNS3
各地獨立書店:https://pse.is/GM9TG
域室CitiSelect:新竹市長安街6號(平日14:00-18:00,週末14:00-20:00,週一公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一次來大溪,是2015年木博壹號館剛開館的時候。 不怎麼大的木造日式建築,踏入屋內仍能感受到日式建築獨有的一種寧靜氛圍,志工姊姊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壹號館,也告訴我們木博還有好幾棟正在整修,之後會陸陸續續開館。 當時,我想著等其他場館整修好了再來,卻沒想到,等我再訪大溪,已經是七年後了。
Thumbnail
上一次來大溪,是2015年木博壹號館剛開館的時候。 不怎麼大的木造日式建築,踏入屋內仍能感受到日式建築獨有的一種寧靜氛圍,志工姊姊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壹號館,也告訴我們木博還有好幾棟正在整修,之後會陸陸續續開館。 當時,我想著等其他場館整修好了再來,卻沒想到,等我再訪大溪,已經是七年後了。
Thumbnail
今晚下塌的ホテル みやしろ(Hotel Miyashiro),外觀滿是斑駁的油漆、生鏽的鐵欄杆,一看就是歷史悠久。 從1973年開設至今已經營業超過40年,不過在地處偏遠、觀光客稀少的國頭村,四層樓的它依然是鎮上樓層最高、也最具規模的旅館。 飯店大廳有好幾台電動遊戲機台,看似還有可以賭錢的吃角子老
Thumbnail
今晚下塌的ホテル みやしろ(Hotel Miyashiro),外觀滿是斑駁的油漆、生鏽的鐵欄杆,一看就是歷史悠久。 從1973年開設至今已經營業超過40年,不過在地處偏遠、觀光客稀少的國頭村,四層樓的它依然是鎮上樓層最高、也最具規模的旅館。 飯店大廳有好幾台電動遊戲機台,看似還有可以賭錢的吃角子老
Thumbnail
週六下午的府城,陽光燦爛。藏身在熱鬧的成大校園後,「有戶人家 une Famille」佇立於靜謐的小巷中。這棟屋子,就像是寒暑假等著孫子回家的爺爺奶奶家,十分常見的台灣老宅。一磚一瓦,都流淌出迷人的歲月痕跡。 這棟屋子,乘載了將近一甲子的記憶。 現在,它是一間民宿,也是咖啡廳。
Thumbnail
週六下午的府城,陽光燦爛。藏身在熱鬧的成大校園後,「有戶人家 une Famille」佇立於靜謐的小巷中。這棟屋子,就像是寒暑假等著孫子回家的爺爺奶奶家,十分常見的台灣老宅。一磚一瓦,都流淌出迷人的歲月痕跡。 這棟屋子,乘載了將近一甲子的記憶。 現在,它是一間民宿,也是咖啡廳。
Thumbnail
漫步在街頭,時常能看到一兩幢老宅安靜的棲息在城市一隅,它們或被植物環繞散發著神秘氣息,或長期疏於管理而顯得略為陰森在——不過,它們亦可能亮著暖橘燈光充滿溫馨。老宅的保存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可能成為新舊文化碰撞後的融合。不同的人遇見不同的老宅會譜出不同的故事,對老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不一樣的情感...
Thumbnail
漫步在街頭,時常能看到一兩幢老宅安靜的棲息在城市一隅,它們或被植物環繞散發著神秘氣息,或長期疏於管理而顯得略為陰森在——不過,它們亦可能亮著暖橘燈光充滿溫馨。老宅的保存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可能成為新舊文化碰撞後的融合。不同的人遇見不同的老宅會譜出不同的故事,對老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不一樣的情感...
Thumbnail
這裡是一個融合了咖啡・BAR・住宿・藝文空間的一個神秘地方 -廢墟Bar·鹽埕老屋-咖啡/午晚餐/輕食/酒吧/活動包場/展演空間/Party/會議空間/包棟民宿
Thumbnail
這裡是一個融合了咖啡・BAR・住宿・藝文空間的一個神秘地方 -廢墟Bar·鹽埕老屋-咖啡/午晚餐/輕食/酒吧/活動包場/展演空間/Party/會議空間/包棟民宿
Thumbnail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
Thumbnail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
Thumbnail
「當我一覺醒來,會不會闖進百年前市聲鼎沸的大加蚋堡,在熙來攘往中的人群中感受著大稻埕的前世今生。」 隨著全球疫情升溫而無法出國,去哪遊蕩似乎都有些不妥之際,想想若能在日常裡創造些「非日常」的體驗,例如:下班後不回家,而是一個人到能啟發靈感的設計旅館過夜,是否能創造都會生活裡的再發現?
Thumbnail
「當我一覺醒來,會不會闖進百年前市聲鼎沸的大加蚋堡,在熙來攘往中的人群中感受著大稻埕的前世今生。」 隨著全球疫情升溫而無法出國,去哪遊蕩似乎都有些不妥之際,想想若能在日常裡創造些「非日常」的體驗,例如:下班後不回家,而是一個人到能啟發靈感的設計旅館過夜,是否能創造都會生活裡的再發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