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有議員辦理選民服務,處理疑似虐童案,卻在網路直播透露個案細節、社會局社工的手機號碼,不少相關民間團體對此抗議,認為侵害隱私、不尊重社福專業,議員在議會回應質詢時,說出「有個團體叫NGO」而成為話題。
我可理解這位議員說這句話,畢竟類似名詞多,一般民眾不一定清楚,文大社福系王順民教授曾對此,在《社區發展季刊》發表<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論文討論。在此結合我在多家民間團體工作,及在官方單位審核民間團體立案、申請補助經驗,就來分享說明:
一、公益團體:主要指為帶動社會良性發展,提供時間、資金組成的團體。但公益團體通常為正式立案,非營利組織則不一定,因此字面意思所指有限。
實務上也有人創辦不少團體,以類似分身帳號概念,規避官方單位補助個別團體經費上限,申請更多補助;宗教團體雖常派志工捐助物資或金錢,支持社福、醫療、教育服務,但主要目的是推廣宗教教義,嚴格定義上不算「公益團體」。
二、非營利組織:英文簡稱NPO,主要指團體營運得到利潤,不管是接受官方補助、民眾捐助、開發商業市場收入,不可像營利企業分配給董事或股東那樣,要保留用作未來營運,但董事、理事、會員平常仍需投入心力,進行決策經營。
只是字面意思常造成誤會,推出收錢的服務及課程時,易被民眾問:你們不就是「非營利」嗎?為什麼要收錢?
三、非政府組織:英文簡稱NGO,主要指世界發展中地區、在地社區,成立目的是改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團體。只是從字面邏輯來看有個漏洞,扣除官方單位,民營的營利企業也算吧?
四、志願團體:是指主導團體決策經營的成員,主要是不領薪資的志工,不過實務上因需要專業知識及技術,及志工能抽出的時間跟心力有限,常雇用領薪資的員工協助執行。
五、第三部門:社福界常用到,因現有社福服務除官方單位、營利企業,主要為民間團體提供,是很重要的第三股力量,理論上做事比官方單位有彈性、效率高,也避免營利企業為追求利潤,傷害服務對象權益問題。
但實務上,大型民間團體行政組織架構複雜,曾有知名大型社福團體的高層主管反思,怕因此造成工作沒效率;我曾看台灣部分民間團體財務報表,資金來源依賴官方補助,增加處理補助申請及核銷的行政工作,快成了官方單位的一部分,影響營運自主。
另有民間團體為增加財務獨立,積極開發商業收入、收費服務,或推出捐助夠多錢即可換獎品活動,而有傷害服務對象、員工勞動權益,甚至違反原本成立目的疑慮。
因此我製作文字作品如提到這類團體,考量目標讀者以華文閱讀,不一定懂英文,且不一定有相關知識概念,也避免碰到禁忌,因此除引用或真實呈現資料必要,不然原則用「民間團體」字詞呈現。
只是台灣的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法律扶助基金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美國在台協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及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是官方出資成立執行特定業務,就看誰能發明更貼切的名詞,統稱資金來源、運作性質不同的團體,讓民眾輕鬆了解嚕。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19/05/05/0725/
0725.是NPO還是NGO?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居隱G-in的沙龍
51會員
611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張居隱G-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本文寫作時間為2019年,但宗教團體法如今依然躺在立法院,只在一般人堂上面做鬆綁,等於法案只改革一半……看小冬瓜現在還能這麼囂張,只能說宮廟完全是台灣亂源,就少跟我說什麼那是文化,那完全不是,台灣這些俗民宗教需要的是打從根本的宗教改革甚至宗教革命,在改革以前,全都叫亂源。)

(本文寫作時間為2019年,但宗教團體法如今依然躺在立法院,只在一般人堂上面做鬆綁,等於法案只改革一半……看小冬瓜現在還能這麼囂張,只能說宮廟完全是台灣亂源,就少跟我說什麼那是文化,那完全不是,台灣這些俗民宗教需要的是打從根本的宗教改革甚至宗教革命,在改革以前,全都叫亂源。)

本文寫於2019年,目前社會團體法已經通過,但排除宗教團體,原因如下。在這個好立委被罷免,宮廟黑金與中國勢力勾結爛權的年代,改革宗教團體更加急迫了。
昨天上內政部開會,討論人團法的「週邊細則」修法內容,結果在宗教團體的部份就花了一個多小時沒有結論……或者不是沒有結論,而是雖然知道問題在那但政治現實

本文寫於2019年,目前社會團體法已經通過,但排除宗教團體,原因如下。在這個好立委被罷免,宮廟黑金與中國勢力勾結爛權的年代,改革宗教團體更加急迫了。
昨天上內政部開會,討論人團法的「週邊細則」修法內容,結果在宗教團體的部份就花了一個多小時沒有結論……或者不是沒有結論,而是雖然知道問題在那但政治現實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新聞報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舉辦民防中隊餐敘,席間某民防幹部不滿女兒酒駕遭移送法辦,憤而當場質問派出所所長,所長不堪受責而落淚。這則新聞不大,甚至沒有佔到任何重要版面。姑且不論新聞內容虛實為何,但這起事件所披露的,其實是民防、義警之類的民間組織,利用與警察機關的緊密關係而取得特權的常態。

新聞報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舉辦民防中隊餐敘,席間某民防幹部不滿女兒酒駕遭移送法辦,憤而當場質問派出所所長,所長不堪受責而落淚。這則新聞不大,甚至沒有佔到任何重要版面。姑且不論新聞內容虛實為何,但這起事件所披露的,其實是民防、義警之類的民間組織,利用與警察機關的緊密關係而取得特權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