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TCH"——「台灣囝仔」成為「美國醫師」之路,淚與汗與金錢堆疊出的超級擂台

2019/05/0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感謝換日線刊登我的投稿
以下原文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 月 12 日和 3 月 16 日(註:每年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大都是落在這個時間附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身為一個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意即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者),多年來的努力是否能夠「開花結果」,就看這兩天的結果了。
即便對美國醫學生來說(編按:美國的醫學生養成亦是一條漫漫長路,請參考此篇文章),MATCH DAY(3 月 16 日)也是個重大的日子——在這天,美國的準畢業生們會盛裝打扮,出席系方辦的「match party」,系主任會在這個「派對」上面唱名,一一公布每個人錄取的醫院跟科別。台下的人無不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跟戴《哈利波特》中的「分類帽」一樣地刺激。
究竟,對一個來自外國的醫學生或醫生而言,成為「美國醫師」的道路,是什麼樣子呢?
「一試定終身」的美國醫師執照考試
首先,想在美國執業,一定要先當住院醫師,只有通過執照考試是不行的。問題是,住院醫師的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錄取(用行話講就是"match"上),如何搶到住院醫師的位置,便成為關鍵。
這點跟台灣的狀況很不一樣:第一、台灣住院醫師容額大於畢業人數(甚至有過「五大皆空」的說法);第二、台灣醫師通過執照考試即可執業(只是沒有專科,可能很難看健保項目);第三、台灣醫師國考雖然跟美國一樣也是分三個階段,但每一個考試都只要通過就好,成績高低並不重要。記得當初班上大多數人,都是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考試以背誦為主,只要考古題有認真看過,大多能答對。
在美國的問題是......USMLE(US Medical License Exam,美國醫師執照考試),完全不是這樣子的遊戲:
第一、就算台大醫科畢業的學生,也大都同意 USMLE 是他們「此生考過最難的考試」,沒有融會貫通去考「穩死」。
第二、這個考試的成績,會大大影響住院醫師的錄取機會,且一旦考過即不能再考。
所以不管是聰明絕頂的印度人,還是對考試「超在行」的「學霸」中國人,全職準備好幾個月,都不見得敢去考——因為「一生就只有這一次機會」,每個人更不只求過,還要求高分。
指考、托福考差,還可以重讀再來,但 USMLE......well,一旦考差這一次,美國醫師路,可能就此停止。
強大競爭對手環伺,爭取「非美」醫生名額大不易
而 USMLE,又只是這條路的第一步而已。
拿我參加的 2017 match 來說,共有 3 萬多人角逐 2 萬多名住院醫師的位置。乍聽之下似乎不難,約有「 77% 的錄取率」,時則不然:
首先,美國醫學系畢業的醫師(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幾乎全數錄取,錄取率高達 95% ;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卻只有 50% 。
在 IMG 裡面,又有部分人士「其實根本就是美國公民」,但因種種因素(大部分是考不上美國醫學院,或是覺得美國醫學院太貴)而選擇去加勒比海或是墨西哥讀書的。這類人士統稱為 US-IMG,他們本來就是美國人,醫學系最後一年又幾乎都在美國醫院臨床學習,比我們這些「真正的 IMG」(non US - IMG)更有優勢。
而在「真正的」IMG 中,又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考生佔多數,要跟他們競爭,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
第一、他們的 USMLE 分數大都高得可怕,很多醫學生都早早以到美國行醫為終身志向,很早就開始準備。
第二、他們英文即使有口音但普遍十分流利,醫學院上課是全英語教學,與美國接軌較無問題。反觀台灣的醫學院,只有教科書用原文,上課還是用中文解釋,口說普遍較差。
第三、如今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人,在美國當醫師的人數眾多,「關係」(connection)強大:當地每個醫學系,每年平均都有至少 10+ 個人來到美國行醫,菁英的醫學系畢業生,更是超過 90% 都在美國。台灣則是全部醫學系加起來,一年不到 10 個。
一路在台灣長大讀書的台灣囝仔如我,自覺素質不會比較差。但「比賽」(MATCH)是殘酷的——知道自己不差卻無法證明實力,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如何在強敵環伺之下脫穎而出,成為每個致力成為「美國醫生」的台灣人,最大的考驗。
那麼,具體來說,究竟該如何準備這一系列的「考驗」呢?以下就個人與同儕們的實際「過關斬將」過程,分享一些經驗:
「教戰守則一」:USMLE 考試介紹
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提到的 USMLE 分數。成績是客觀的評量,在沒有雄厚背景支持下,也是院方最容易了解一位申請者實力的工具。
USMLE 總共有四個考試:IMG 必須要先通過 Step 1,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 Step 2 CS (clinical skill)拿到"ECFMG"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住院醫師的申請。最後一關 Step 3,可以留到 match 後再考。
Step 1,總共有 7 個 block(七關),每個 block 一個小時,包含 40 道題目。7 個小時內,只有 45 分鐘的休息時間(包括吃中餐)。在台大語文中心考的時候,可能左邊在考托福、右邊在考 GRE,考到下午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人還在考。科目的話,跟台灣的國考一試差不多,有病理、生化、藥理等基礎醫學科目。
Step 1 雖然是考基礎醫學,但題目設計幾乎都是用臨床題呈現。看完題目要先判斷在講甚麼疾病,再去想背後的生理、藥理、生化機制,才能選出答案。選項的數目沒有上限,可以從 A 一直到 Z。每個題目作答時間平均 1.5 分鐘,花在看題目上的時間可能就要 45 秒——若英文不夠好,不要說是檢查了,連答題時間都不夠。
第二階段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考臨床知識。比 Step1 多了一個 block,考試時間 8 個小時,一樣只有 45 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三階段 Step 2 CS(clinical skill)考驗臨床技巧,跟台灣的 OSCE 一樣,但過程比台灣嚴謹,除了問診之外,還加考病例書寫以及診斷——考試共有 12 關,也就是 12 個標準病人(standard patient,經過訓練的假病人)呈現 12 種不同疾病。考生每關停留 15 分鐘問診,10 分鐘寫病歷。
評分則有三個項目:問診技巧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CIS); 英文口說能力 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SEP);以及綜合能力 Integrated Clinical Encounter (ICE),每個項目都必須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能通過。
這個階段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上網找練習對象」:我的練習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過泰國、奈及利亞、尼泊爾、瓜地馬拉及中國等。練習的時候一個人當標準病人,一個人當醫師相互練習。
「教戰守則二」:找到強大的「推薦信」
上述這三個考試通過之後,會拿到一個 ECFMG (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簡單來說,就是承認你跟美國畢業的醫師,具有同等學歷(力)。
如此,便有資格參加文章開頭所說的美國「住院醫師 MATCH 」。
拿到這個證書本身還並不算甚麼難的,要「合格」,其實只要贏過 10% 的人就行。但重點如前所述,是「成績高低、成績高低、成績高低」(很重要所以要講三遍):一般 IMG 的目標,都是至少得高於美國醫學生(AMG)的平均,這樣才有說服力,要求別人收你。
再來,影響錄取與否的另外一個重要關鍵,就是美國臨床經驗(US clinical experience)USCE/推薦信,簡單直白一點來講,就是「比人脈」。
我們常常講「有關係就沒關係」,過去還以為「靠關係」是華人社會的專利,殊不知美國更講求人脈,很多工作都必須要有推薦才進得去。Linkedin 會紅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大家都怕收到「來歷不明」的人。
現實情況是,IMG 原生國家醫師的推薦信,在 MATCH 中幾乎起不了作用:美國人只相信美國醫師的推薦(不一定要是美國人,但一定要在美國有位置)。有背景的人(譬如爸爸就是醫師)更好,因為這樣對他們(院方)來說,相對「簡單好處理」。
但對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人來說,要怎樣讓人家願意推薦?最好的方法就是申請去醫院見習跟診,並在那段時間拼命好好表現,想方設法拿到推薦信。
美國的醫學中心教授推薦信很有份量,尤其一封來自知名醫院教授的強力推薦信,簡直就跟一張「川普卡」(Trump card)一樣,一出手對方完全無法招架。
但見習期間壓力很大,跟美國名校醫學生一起 run 不僅英文要好,臨床知識還要比他們豐富才行——畢竟若沒有特殊表現,教授怎麼會注意到你?
「教戰守則三」:遞件與面試
再來,終於進入 MATCH 的階段,MATCH 每年九月正式開始,申請者將資料統一上傳到一個叫做 ERAS(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的系統,報名喜歡的醫院,接下來就是等待面試了。
這個過程,也是大有學問:每個醫院喜歡的申請者不盡相同,有的喜歡剛畢業的;有的喜歡成績高的;有的喜歡有經驗的——申請者必須在眾多醫院的項目中,找出自己「最有可能錄取」的去投,畢竟,每投一家,報名費就多 26 塊美金(約 800 元新台幣)。
舉例來說,光內科一科,就有 400 多個項目(program),全部報名的話,費用至少超過一萬美元(約 30 萬台幣),所以多數人不可能「全投」。一般人都是投 100 至 200 家,但在這個「match 大紅海時代」,投 200 家以上的 IMG 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我們需要報名這麼多醫院呢?絕對不是「錢太多」,而是因為拿到面試(interview, 簡稱 IV)的數目,跟錄取的機率成正比:粗略的統計,是每拿到 1 個 IV,會增加 10% 的錄取機會——競爭力高的申請者,可能每投 5 家就拿到 1 個 IV,競爭力弱的申請者投了 200 家也拿不到一家。但平均來講,「投 10 中 1」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至於一個醫院是否發你面試,是看你的書面資料,但最後決定要把你排在第幾名,就是看你的面試技巧——有很多人即使拿到了不少面試,最後還是一家都沒上,也有只拿到一個面試還真的就上的,總之每一步都不能鬆懈。
以我個人來說,我總共拿到了 22 個面試,去了其中 17 家,在 10 月到隔年 1 月份這三個月裏,去了美國各地 10 幾個不同的城市,相當花錢又花力。
真的「得過諾貝爾獎」的配對,與結果發表:
面試季大約在 1 月底結束,申請者此時會將所有去過的面試排序(rank),每個 program 也會將面試者排名。
要注意的是,即使有去參加面試,不表示最後該 program 會「rank 你」(將你排在名單上):有些醫院發 100 個面試,最後只排名 50 位,正取 18 位;有的醫院發 300 個面試,最後排名 200 位,正取 30 位。
同樣的,面試者也不見得要將每個面試過的醫院,都放在「志願表」上:面試之後若發現自己不適合該 program,就千萬不能填,因為一旦放上去,就有錄取這家的可能。
最後申請者和 program 方,兩造將排序表交到 NRMP(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後,系統會用一套極為精密的演算法,決定每位申請者最終去處。
這套演算法,曾經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詳細的步驟極為機密,說實在的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套 match,到底實際上是如何進行的。
整個 MATCH 的過程,就是這麼耗時又耗力,花一兩年準備是絕對跑不掉的。除了要有實力之外,花的錢更是難以估計,這裡簡單統計一下:1. USMLE 考試報名費: 3,000+ USD;2. 去醫院見習的學費:1,000+ USD 3. 報名match費用:3,000+ USD;4. 文件準備、面試準備:1,000+ USD;5. 面試的機票食宿等等費用:每去一家粗估 300 元 USD,10 家保守估計 3,000 美金。
其他的還不算上面試季待在美國的費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加起來的生活開支,最少最少光為了這考試,「噴掉」新台幣 30 萬,是絕對跑不掉的——很多人更遠遠不只花了這個費用。
Well,如果你問我當美國醫師這麼困難,真的值得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很高,醫師的薪水在台灣,也可以過得不錯。但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跟全世界菁英競爭的舞台。
如今在這裡,每天我都會察覺到自己的不足,並且藉由自身努力,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無論最後我是否會一直待在美國執業,走過這整趟過程,都幫助了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以及更強壯的人。
我還是相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由汗水淚水灌溉的果實,總是特別地甘甜。我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努力,也祝福有志挑戰這一條「美國醫師之路」的朋友們有志竟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同時具有台灣、美國、日本三國醫師執照的小兒科醫師, 現居美國。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 多益990,日檢N1,正在學習西班牙文。 喜愛閱讀、穿搭、旅遊、聽人說故事。 臉書專頁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