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外訪後感(一):戰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外訪行程是很疲倦的。
時間非常寶貴,連日來有十多個會面,包括三個公開演講、一個國會聽證,數個與國會議員及高級官員的會面,每次都要絞盡腦汁,以最簡潔和概括性的語言回應他們的疑慮(有時候可以從很難以預料的角度),是極度消秏精力的。
但我們來是求贏的。扭曲的議會令民意非法直接施壓,民主派在功能組別保駕護航下永遠無法過半,惟有配合國際社會的關注以及施壓才有可能令政府讓步。香港的議員和市民在奮鬥,但前線不僅侷限在議會和街頭,還在各個外國的會議室中--香港政府以國際都會之名吸引外商投資,外國政府和企業因為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及有利的營商環境而批評政府政策,乃無可厚非。政府的理曲詞窮,其實人盡皆知;美國政圈大多都是不太清楚「送中條例」一事,但講述來龍去脈後,他們已立即發現問題,並積極關注。
很多時候,外訪行程未必會有即時成效,但這次的目的相反:我們要國際持份者有即時而有效的行動,去剎停這條斷送「安全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惡法。行程中已有一些其體成果,包括將會有國會兩黨議員聯署公開信反對修例,以及在參眾兩院都會重推「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其內容主要包括制裁有份破壞香港民主人權制度的人士以及發佈年度報告檢視香港自治。但能夠在兩院提出法案,不代表會一定被通過;爭取更多議員支持(Co-sponsor),才有可能令議案在芸芸眾多的法案中突圍而出,被放上大會討論並通過。在這半年來,我陸續會見了參眾兩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眾議議的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他們都非常關注香港的狀況,這有助條例得到通過,並令外界更關注香港的人權狀況。
當然,尚有很多具體行動在各方努力下進行中,我也希望外國政界、商會的表態能令本地抗爭運動,甚至龜縮在民意後的親中商界有更多的談判籌碼,去反對這個傷害自身利益、「霸王硬上弓」的政治任務。
「送中」條例一仗極為難打,但絕對有勝利的可能--政府完全忽略了商界對「拉人封艇」、保障自身利益的關注,也令民意一面倒傾向支持民主派,連「親中藍絲」都覺得政府「搞搞震」,破壞穩定,無事生非。要贏,就要有贏的決心,有贏的戰略;多管齊下,共同進退,才是勝利的關鍵。
“It’s urgent, and we are here to win” 這是我們在每次會議的開場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冠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辯論--辯論比賽有意義嗎? (網路圖片) 一. 辯論比賽能否將真理愈辯愈明?答案存疑,辯論比賽的本質也好像不止於此。
這是對無名者的審判 - 評九子判決 佔中九子上庭前會見記者。(香港01圖) 雨傘運動最矚目的審訊於法庭內完結,戴耀廷、陳健民、邵家瑧、黃浩銘被判即時監禁8至16個月,其餘被告則是被判緩刑或社會服務令(陳淑莊則因要動腦部手術而延遲判刑,我在此祝福她一切無恙)。支持公民抗命者當然氣結於法官的判刑以及
《致香港》:願你走過的足跡 即使痛苦都覺不枉 *原文刊載於今期港大《學苑》,文章於上年雨傘週年間撰寫。 〈致 香港〉 PDF 版:http://bit.ly/2IoEJ0H 〈致 香港〉 Issuu 版:http://bit.ly/2GcSLBc //
《星仔打官司》:貧窮的惡 《星仔打官司》不談法律,談貧窮。比起極端的物質困乏,貧窮的精神狀態更折磨人。電影談的是反抗,對命運的反抗。 //內有劇透//
(香港正進行「國歌法」的本地立法,規範任何有意「侮辱」國歌的人都可能遭到以年計的監禁。立法會剛剛進行了公聽會,這是我在公聽會上的發言,短片連結於此:https://goo.gl/kh3NDo)
試想想,在你人生中,有甚麼令你最著迷、最花費心血地熱愛?廢寢忘餐地破關?買光所有動畫的figure? 新特蘭的球迷會答你:基本上任何可以將球會象徵刻印的重要時刻,他們都會做。
談辯論--辯論比賽有意義嗎? (網路圖片) 一. 辯論比賽能否將真理愈辯愈明?答案存疑,辯論比賽的本質也好像不止於此。
這是對無名者的審判 - 評九子判決 佔中九子上庭前會見記者。(香港01圖) 雨傘運動最矚目的審訊於法庭內完結,戴耀廷、陳健民、邵家瑧、黃浩銘被判即時監禁8至16個月,其餘被告則是被判緩刑或社會服務令(陳淑莊則因要動腦部手術而延遲判刑,我在此祝福她一切無恙)。支持公民抗命者當然氣結於法官的判刑以及
《致香港》:願你走過的足跡 即使痛苦都覺不枉 *原文刊載於今期港大《學苑》,文章於上年雨傘週年間撰寫。 〈致 香港〉 PDF 版:http://bit.ly/2IoEJ0H 〈致 香港〉 Issuu 版:http://bit.ly/2GcSLBc //
《星仔打官司》:貧窮的惡 《星仔打官司》不談法律,談貧窮。比起極端的物質困乏,貧窮的精神狀態更折磨人。電影談的是反抗,對命運的反抗。 //內有劇透//
(香港正進行「國歌法」的本地立法,規範任何有意「侮辱」國歌的人都可能遭到以年計的監禁。立法會剛剛進行了公聽會,這是我在公聽會上的發言,短片連結於此:https://goo.gl/kh3NDo)
試想想,在你人生中,有甚麼令你最著迷、最花費心血地熱愛?廢寢忘餐地破關?買光所有動畫的figure? 新特蘭的球迷會答你:基本上任何可以將球會象徵刻印的重要時刻,他們都會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臺灣國會內的風波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但這些話語背後其實都是精心設計的框架,想要讓大眾降低法案的關注度。而我們該如何掙脫這樣的框架,以及如何利用論述框架來引起更多關注,也是當前的議題之一。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臺灣國會內的風波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但這些話語背後其實都是精心設計的框架,想要讓大眾降低法案的關注度。而我們該如何掙脫這樣的框架,以及如何利用論述框架來引起更多關注,也是當前的議題之一。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