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生涯第一年,我學到的三件事/Evonne Tsai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最低階的PM把事「做好」,往上一級的PM把事情做到「只有自己最有辦法」;再上一級的PM則把原本「只有自己最有辦法」的事情,變得「人人都做得一樣好」,自己去做更進階的事情。

Evonne Tsai
財金人,科技人,行銷人,現為電商商業轉型部副理;10年產品行銷與管理經驗,大小公司通吃,軟硬產品兼施。已出版著作《打造360行銷產品力》。
許多以成為產品經理(PM)作為目標的讀者,都希望知道更多關於PM生涯規劃的事情,那麼就讓我透過這篇文章,進一步分享自己漸漸成為PM的過程。
一開始,我進了一家監控產業的新創公司,一開始先做行銷一年,接著轉為PM,而這也是我PM生涯的開端。
大家對PM的想像,可能會是「產品的媽媽」、或是像Jobs那樣很帥氣的洞察市場需求、定義產品,並讓它如期上市;但實際上,我的PM生涯是從「邊緣人加上做雜事」、再加上「被客人高壓轟炸」開始的……。

「邊緣人」與「邊緣事」的組合

一開始當PM,我並不算是「負責一個產品線」,而是做公司OEM/ODM的產品。那時公司的產品分為「主要產品線」、還有從主要產品線分支出去、提供給幾家大型網通公司依需求客製的「客製化產品線」。
雖然說是客製化,其實只是將主產品線的介面,換成客戶公司設計的頁面,還有將一些功能關掉,並管理這些關掉的功能以及版本(例如公司標準品進新版、或是改正之後,要一併將這些關掉的功能與新版本同步)。
關功能的目的,一部分是要與自家產品區隔,以免在市場上打到自己;一方面這些功能就是和該公司談判的籌碼,他們如果要新功能,就要加價購買。
那時我比較像一個「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因為我並不定義產品,只是協助這些換介面、開關功能,以及版本控管與維護的工作。
不知道有PM經驗的人聽到這樣的工作內容,內心會浮現什麼想法?
內行的人應該會看出來,這是一個充滿雜事的工作。首先,當時的介面(UI)設計架構非常不彈性;要換成其他公司的圖,就要人工一個一個改圖定義座標,細節我就不解釋了。
簡單講,就是個超級枯燥、花時間、不停重複,是越做會越厭世、越懷疑自己做為PM存在價值的工作。
再來,關於版本控管,這些客製化的產品看似只有開/關功能,非常容易;但是這一切是由研發工程師手動改程式,臭蟲難以避免。
再加上主線產品會進版、修正,分支產品也各有臭蟲要修改、又要維護許多客製化產品線(一家公司可能還有低、中、高三條產品線;開啟的功能各有不同,問題也不同),這就變成了一件超級發散的事情,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釐清、管理、同步。
再接著,由於這不是公司的主要產品線,沒開發新功能、要做的事情也不難(只是雜),所以公司不可能分配太多資源做這件事。
我記得OEM的專屬工程師只有一個,也是個剛進公司、得到第一份工作的小菜鳥(希望他不要看到這篇);菜鳥PM加上菜鳥工程師,負責公司最不重要、最多雜事的專案,完全是邊緣人組合呀(還不是「邊緣團隊」,因為未滿三個人)!
這還只是內部的重重困難;對我來說最受不了的,是外部的壓力。
我當時需要直接面對客人、與客人釐清他們遇到的問題、並解釋客人揣測到的臭蟲,並安排版本修改;而我在剛當上PM之後一個禮拜,就要與客人面對面開會了。

兩個大魔王

當時的三家廠商中,有一家是美國前三大網路設備公司,非常強大;他們自己有一套測試流程與標準,總會找到我們找不到的臭蟲,問題清單有一百多條、釐清問題又專業又仔細。
我每週要和美國做一次電話會議,與該公司的PM與測試人員釐清問題。我那時還超菜,不懂功能、沒有技術背景,每天都在焦慮到底要怎麼回答對方的問題(當然不可能找工程師一起來談,如果工程師可以自己來的話,要PM幹嘛?)。
那時的壓力大到每次電話會議前一天晚上都會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又會做惡夢醒來,週而復始直到天亮。
但我從這樣的客人身上,學到了大公司的標準流程以及測試方法;而且他們討論起問題來都是很誠懇、就事論事的。無論是測試流程或想法,都會很清楚地紀錄並溝通,所以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也非常多。
另外一個大魔王,則是「屬性」不一樣的台廠客人。那位客人是我們公司的顧人怨第一名(拜託老天這也不要給他看到);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老鳥第一次帶著我去開會時,他一看到我就皺眉:「怎麼找一個剛畢業的菜鳥來做我們公司的案子?」
我凝結了,老鳥只能打哈哈帶過;而且下一次老鳥就把我丟給對方,不再參加會議了。他心裡應該想擺脫這個客人很久了,現在終於抓到交替了!
這個客人是出名的神經質。只要測到問題,無論多麼微不足道,他一定先酸我們公司產品品質怎麼這麼爛、或是「沒測好就丟給他們,是要找免錢的測試嗎?」,或是動不動就專案要扣錢、要把我們換掉之類的。
然後是奪命連環call,不停問我臭蟲的原因、什麼時候可以解好,也一天到晚提出要測這個、測那個的需求,搞得我們測試人員很不爽,常常連我一起念;然後一堆雜事都要我做,做了又挑三揀四加酸酸、需求一天到晚改來改去還不認帳。
總之,這些事真是族繁不及備載。
如果說,前面的美國客人給的是壓力測試,這個客人給我的就是「精神虐待」。每個禮拜他都會來公司找我開會(其實電話都確認完了,到底為什麼每個禮拜還要來公司逼我一次……);我一直很好奇,他有沒有感受到背後工程師及品保(QA)人員如箭般的眼神。

兩個大魔王讓我學到的東西

但菜鳥也是有菜鳥的好處,就是一股傻勁。很幸運的是,這股傻勁我和我的菜鳥工程師正好用都用不完。
我記得要和兩個大魔王開會之前(一週兩次,正好讓人燃燒殆盡),我都會拿著長長的問題清單,一個一個查我不懂的關鍵字(我當時連Linux是什麼都不懂……,話說回來,現在我真的懂了嗎?),然後和工程師一個個釐清問題。
菜鳥工程師的好處,就是他還沒開始討厭PM、而且還覺得有需要讓PM懂自己在做什麼(這「保鮮期」視他遇到的PM而定)。他總是很努力用淺顯的方式解釋,忍受我一個個又延伸出去的問題,讓我逐漸學會將客人的要求轉換成程式、能估計出大概要花什麼樣的力氣。
那位工程師的傻勁也是很驚人,有一次有個問題急著要解,隔天我進公司才知道,他待在公司弄到快天亮、回家洗個澡又到公司再戰;聽完都要哭了,有這種工程師是我的幸運。
那段時間我們都常常加班到半夜,真是難兄難妹;而且因為和美國有時差,八點就要開會,我當天大多七點就到公司,整間公司一個人都沒有,只有機器嗡嗡的運轉聲。
我在那種喧囂的孤獨中,膽戰心驚地一次次看過等一下要討論的議題、思考應該要怎麼解釋;雖然孤單,但又有一種奮戰感。每次電話會議結束之後,都有一種「打敗大魔王」的感覺(只是一個禮拜後大魔王又會再起)。真是難忘的回憶,現在想起來居然有點熱血呀!
從麻煩的客人身上,也是能學到東西的。我那時就是為了一口氣,堅持要把東西做到他一句話都酸不了,所以我學會把各種需求、臭蟲、版本、以及功能都整理成一份文件;開會直接看那份文件,一切一目瞭然。
另外,也會在他奪命連環call之前,先把東西都釐清好,直接堵他的嘴(我最喜歡在他打來時好整以暇的說,「你有看到我的信嗎?我剛剛寄進度更新給你了呀?」)。
此外,我也自告奮勇在會議上做會議記錄;因為之前他會在做會議紀錄時,在裡面偷渡需求。總之,我逐漸學會控制會議的走向、以及他的需要。
後來我才瞭解,那位客人其實是典型的台廠PM;如果他不這麼麻煩,倒楣的就是他自己。每個麻煩PM的背後,都有千千萬萬個麻煩老闆啊。我幫他把一切打理好、讓他有安全感,他就不會來為難我。
漸漸的,我慢慢能「控制他」、得到他的認可,甚至之後我要做其他專案,公司要換其他PM給他,他還抗議,指名要我繼續做他的案子;而他在面對我時,也不曾再提出要換掉我們的質疑(畢竟少有公司的PM能忍受這一切,還把他服務得這麼好)。
在這一切壓力測試與精神虐待中,我憑著一口氣、一咬牙,逐漸成長,但仍不免流於做雜事的感覺,每天半夜回家時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心裡想著「PM就是這樣嗎?」。

小PM的第一次升級

直到有一天,PM的大主管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該怎麼讓OEM流程更有效率?」
他提出了一個構想:是否能將所有軟體的主要功能,做成一個個標準化的「開關」;這個開關和一份Excel表連動,之後我只要在這份表上打勾打叉,就能連動到工程師的程式,不用再以人工開關功能,也更能控制與維護哪一個版本、開了什麼功能,溝通時間和問題也都能減少。
關於切分介面並定義座標的工作,他也提出了「能不能讓這件事變得更容易操作」的問題;例如定義座標的工作,能不能轉換成直覺的UI介面,連工讀生都能製作?
我聽到的第一個想法,就是「OEM做這麼久,我怎麼都沒想到?」、「這個想法為什麼不是我提出來的?」
那是我第一次PM的認知升級,讓我進一步思考PM的價值──我再怎麼努力,做了再多年的雜事,都比不上PM主管一個構想,讓這件事可以更正確、更有效率地實現;同時,還可以解救我和其他PM離開雜事地獄,而非只是「抓交替」而已。
這就是思考整個流程,並且進一步標準化、自動化的威力。
但有趣的是,PM主管的這個構想,卻只有我能實現。因為,我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公司最熟悉整個OEM流程、客人需求、客製化版本差距與管理規則的人;只有我,才有辦法將這件事情標準化。
我接下了這個專案,和我的工程師一起,逐漸將產品的重要功能整理出來、做成功能開關;然後以表格與客人溝通並勾選,然後自動同步到程式中。
於是,我們做專案與版本控管的時間大幅減少;到最後,原本只能接兩三個客人專案就已經負荷全滿的我,還能進一步多接許多專案。
甚至我們接著開發出「客製化工具」,直接交給客人自己客製化(當然是我們允許的部分),我們賣產品序號就好,更是完全不必用到工程師的資源就能賺錢;OEM大幅提高了收益,從公司的邊緣產品線變成了重要專案。
此外,由於我的工作負荷減輕,所以現在可以騰出手,做更進一步的專案:由於我對產品的瞭解,所以晉升成為公司主產品線的PM。
這中間只過了一年,但對我來說真是漫長;當PM的第二年,我終於開始做主產品線,並逐漸往「產品經理」邁進,真是每年一大跳!

我學到的幾件事情

總結幾點:
  1. 把每件小事認真做好,真的能成就大事;每件小事都是累積實力、建立信任的過程,而一個PM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實力」與「他人的信任」。
  2. 最低階的PM把事「做好」,往上一級的PM把事情做到「只有自己最有辦法」;再上一級的PM則把原本「只有自己最有辦法」的事情,變得「人人都做得一樣好」,自己去做更進階的事情。至於那些連事情都沒做好的,對我來說是不及格的PM。
  3. 思考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功勞」還是「苦勞」。我一開始做的事情是苦勞,得不到資源、大家也只是找個人把事情做掉;但當我能駕馭客人、得到客人的信任,甚至讓客人離不開我們時,這件事就變成功勞。當我能改善流程時,即使之後事情不是我做的,大家還是會將我做的流程改善視為「功勞」,把執行流程的人視為「苦勞」。
從那之後,我就會不時的問自己:
現在做的這件事是功勞還是苦勞?要怎麼把苦勞變成功勞?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由於美中貿易戰的關係,美國打算對華為停止部分高科技零組件的銷售,立即影響了華為後續的產品營運。華為子公司海思總裁何庭波發表了公開信,表示將會把「備胎轉正」,一切「自己來」。
根據媒體報導,鋼鐵人演員Robert Downey, Jr.最近開始幫對岸的OnePlus(一加)手機代言。這次的成績會比六年前為HTC代言的效果更好嗎?
有位老友問到一個問題:「識才者未必能留才,這是有解的嗎?」這一提,還真觸動了我重新回顧在微軟中的經歷,而且自己就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即使至今已經離開,也還是常常問自己:當初可以做不一樣的決定嗎?
訂閱制可說是新聞媒體經營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但這塊戰場完全不是未開發的新天地;各家大型業者早已盤踞許久,而且不遺餘力地拉高進入門檻,就是想讓後進者完全不得其門而入。
如果你能善用時間與資源,就有機會讓一篇「產品故事」流傳出去、而且影響人們的行為。行銷可以讓人們買下原本不會買的東西、把票投給原本不會考慮的候選人、或是捐錢給一個原本連聽都沒聽過的機構。
Apple目前的App Store經營模式,一直受到部分軟體開發者和消費者的詬病,認為過於集中封閉、抽取費用太高、太不自由等等;日前美國有消費者因此提出了「反壟斷」訴訟,美國法院也裁定訴訟成立。然而,背後的來龍去脈並不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
最近由於美中貿易戰的關係,美國打算對華為停止部分高科技零組件的銷售,立即影響了華為後續的產品營運。華為子公司海思總裁何庭波發表了公開信,表示將會把「備胎轉正」,一切「自己來」。
根據媒體報導,鋼鐵人演員Robert Downey, Jr.最近開始幫對岸的OnePlus(一加)手機代言。這次的成績會比六年前為HTC代言的效果更好嗎?
有位老友問到一個問題:「識才者未必能留才,這是有解的嗎?」這一提,還真觸動了我重新回顧在微軟中的經歷,而且自己就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即使至今已經離開,也還是常常問自己:當初可以做不一樣的決定嗎?
訂閱制可說是新聞媒體經營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但這塊戰場完全不是未開發的新天地;各家大型業者早已盤踞許久,而且不遺餘力地拉高進入門檻,就是想讓後進者完全不得其門而入。
如果你能善用時間與資源,就有機會讓一篇「產品故事」流傳出去、而且影響人們的行為。行銷可以讓人們買下原本不會買的東西、把票投給原本不會考慮的候選人、或是捐錢給一個原本連聽都沒聽過的機構。
Apple目前的App Store經營模式,一直受到部分軟體開發者和消費者的詬病,認為過於集中封閉、抽取費用太高、太不自由等等;日前美國有消費者因此提出了「反壟斷」訴訟,美國法院也裁定訴訟成立。然而,背後的來龍去脈並不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科技業的10年工作經歷,我體會到自己是一個,喜歡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從顧客回饋中得到成就感的人。 三年工程師經歷中,累積了紮實的技術基礎,其實滿有機會在手上許多工作機會中,爭取到三級跳的薪水。 這是很多台灣工程師典型的職涯,不過我知道那不會是我的人生道路,因為這三年的生活,
Thumbnail
你身為產品經理,一天的開始,通常是這樣的,還沒有走到自己座位上,就被更早到公司的主管呼喚,他明明平常都比你晚來。 他拉了張椅子,請你坐下。
Thumbnail
如果當時我能知道產品經理職涯的全貌,也許我可以少犯很多錯誤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24天,今天Evonne想回答的問題是-- 產品經理的職涯發展是什麼?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經理職涯 問題
Thumbnail
我自己一直都很提倡「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想清楚每個職涯不同的階段,想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如果你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是感興趣的,那接下來就是要決定「我要去哪裡做產品經理?」以及「我要做什麼產品?」
Thumbnail
互聯網產品基本上都會涉及到軟體的開發,而互聯網產品經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義軟體要開發哪些功能,並確保這些功能在要求的標準下順利發布,提供給目標用戶價值,進而帶來商業利益。而在管理整個產品週期的過程中,主要的工作流程會包含5個步驟……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科技業的10年工作經歷,我體會到自己是一個,喜歡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從顧客回饋中得到成就感的人。 三年工程師經歷中,累積了紮實的技術基礎,其實滿有機會在手上許多工作機會中,爭取到三級跳的薪水。 這是很多台灣工程師典型的職涯,不過我知道那不會是我的人生道路,因為這三年的生活,
Thumbnail
你身為產品經理,一天的開始,通常是這樣的,還沒有走到自己座位上,就被更早到公司的主管呼喚,他明明平常都比你晚來。 他拉了張椅子,請你坐下。
Thumbnail
如果當時我能知道產品經理職涯的全貌,也許我可以少犯很多錯誤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24天,今天Evonne想回答的問題是-- 產品經理的職涯發展是什麼?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經理職涯 問題
Thumbnail
我自己一直都很提倡「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想清楚每個職涯不同的階段,想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如果你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是感興趣的,那接下來就是要決定「我要去哪裡做產品經理?」以及「我要做什麼產品?」
Thumbnail
互聯網產品基本上都會涉及到軟體的開發,而互聯網產品經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義軟體要開發哪些功能,並確保這些功能在要求的標準下順利發布,提供給目標用戶價值,進而帶來商業利益。而在管理整個產品週期的過程中,主要的工作流程會包含5個步驟……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