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問題根本不在怎麼調整民調方式,而是傳統民調時代或已結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為納入了手機民調,主流民調被質疑可能與真實民意失真的落差就能彌補嗎?事情似乎沒這麼單純.....
上週末(5/18)澳洲大選結果出來後,這兩天澳洲與歐美媒體都在問一件事:何以最後的選舉結果會與選前民調不同(雖然尚在誤差範圍內)?甚至與最應該準確的出口民調結果相反?
澳洲過往以民調精準聞名,Newspoll、YouGov / Galaxy、Ipsos、Essential Research 和 ReachTEL 等機構在澳洲政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過去9年裡民調也成功讓了4位總理被罷免。

比川普勝選民調失準那次還糟

這次5家民調公司在選前發布的16次各項民意調查結果,都指出在野的工黨將以小幅優勢,擊敗執政的保守派聯盟。當然民意本身是起伏不定的,但16次都指出錯誤方向的可能性太低 —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民調誤差,而是系統性的失靈。
這次的失準,被媒體稱為繼川普當選、英國脫歐後,傳統民調公司又一次遭受到重擊。也讓民調普遍被公眾與政治人物質疑,是否還有具有可信度。

民調失準的可能原因

一般歸咎原因包括:如市內電話已乏人使用、民調公司無法取用全國完整的電話號碼資料庫(Integrated Public Number Database)、放棄真人電訪(許多民調為節省成本,放棄使用電訪員,改採自動語音 Robocalls 與網路調查),這使民意調查失去統計上的嚴謹性。
另外還有民調公司對政治參與者的過度抽樣(oversampling),甚至是民調同業間西瓜偎大邊的「從眾行為」(herding)等,都可能讓民調結果在無意中被操弄。

手機民調的影響也引發討論

針對撥打行動電話作民調,也在這次爭議中引起討論。民調機構 Newspoll 的前執行長 Martin O'Shannessy,以及澳洲廣播公司的選舉專家 Antony Green 都認為,隨著固定電話的消逝,使用市話電訪不再是可靠的抽樣方式;雖然民調機構採用隨機撥打行動電話方式作為替代,但手機抽樣很難找到代表性的樣本。
不過民調機構 Galaxy 的總監 Briggs 則表示反對,他主張透過市話與手機的電訪,甚至是網路民調的加總運用,事實上民調公司可獲得比過往更多的資訊。例如益普索 Ipsos 就是採用一半市話一半手機的電話訪調比例,也獲得與其他民調機構類同的結果,其差異似乎未如想像中大。

重拾公眾信心刻不容緩

由澳洲各民調機構所組成的「市場與社會調查機構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Market and Soc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s,AMSRO)」宣布將啟動一項民調方法論上的檢討,包括樣本來源,訪談方法和抽樣技術。
「我認為我們需要重新建立公眾對民意調查的有用性和可信度的信心」AMSRO 主席 Craig Young 表示。

社交媒體跟大數據會是政治民調的未來嗎

舊的政治民意調查方法似乎已無法適應新的移動世代,相對的在這次大選中,透過對社交媒體與大數據的掌握,一些數據專家,例如曾成功預測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的格里菲斯 Griffith 大學的大數據和智慧分析實驗室 Bela Stantic 教授,在分析了2百萬則社交媒體上的發文與評論後,再次成功預測了本次選舉結果。
他也指出未來的民意調查將是新舊方式的結合 — 同時納入以人工智慧分析來自Twitter 和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平台的大數據,以及來自傳統民調方法的抽樣數據。民調專家們需要創新民意調查方法,以更加掌握選民的情緒與情感等因素。
參考資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走打字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愛評街口風暴外的美團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華語世界外的中文新聞粉專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天過後的蔡英文與卓榮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關係選題#7|《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也許你可以不那麼負責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1-08-02
    【荻生碎碎念】基本三問金融素養:要解決什麼問題?能嗎?怎麼做-學齡兒家長篇(中)「金融素養,是孩子一生金錢問題的解方嗎?」 這篇講的是很細、很關乎讀者經驗的東西。各位可以停一停先別往下看,回想一下,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獨立決定如何用錢的那個時候,是依靠什麼東西來做出最終決定?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荻生 | 兒童金融素養、理財教育、國際觀培養
    2021-03-31
    【荻生碎碎念】基本三問金融素養:要解決什麼問題?能嗎?怎麼做? - 學齡兒家長篇(上)比起更有即時回饋感的英文、數學、才藝、玩樂或其他科目,金融素養這個家長想投入都不知從何教起、孩子也不一定感興趣/學得來、客觀短期上難見顯著成果、也沒有統一標準來衡量效果的科目,到底孩子學了後,能幹什麼?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荻生 | 兒童金融素養、理財教育、國際觀培養
    2021-03-29
    也許只要活著就能迎來桃花期——《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不得不說前期的智子真的是只能用「這傢伙好噁心」的心態來看待,是個完全讓人喜歡不了的主角,不小心跟她共鳴了還會陷入自我厭惡之中,但正是因為自我厭惡了之後才會更加對可憐的智子抱持著感情.不自覺的把智子的事情當成是自己的事情一樣看待,我想這就是《喪女》這部作品讓人難以割捨的魅力源。
    Thumbnail
    avatar
    涼柚
    2021-03-04
    問題不在於妳有沒有在想兒女私情我對陳玉珍沒有什麼好感,當然這篇文章也沒有打算去為她辯護什麼,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相信陳玉珍是真的想藉機性騷林昶佐?難道陳玉珍當下心裡的小劇場是「上次萬安的味道還真不賴,這次搖滾明星近在眼前,不免情慾勃發,何不趁亂揩油,伸手摸上一把?」這有可能嗎?
    avatar
    章至鈞
    2021-02-19
    問題不在於不要吃什麼,而是這些,真正是你身體想要的嗎?姑且不論我們的個人目標和渴望是什麼,想想這個身體需要哪一種燃料?這是所有人都必須先關注的事情,之後才能談論改變和調整飲食。如果這純粹只是基本的生存問題,那麼,請隨心所欲去吃;但一旦我們解決了生存的問題之後,就會有所選擇。重要的是,你要有意識地進食,那就是進食時,是受到身體的根本構造所帶領,而非被舌頭
    Thumbnail
    avatar
    Cha Cha real talk
    2020-11-22
    教育怎麼辯 找出問題最痛點,發現教育不一樣辯論形式探討教育議題,誰會輸?誰會贏?不太乖教育節當天,「教育怎麼辯」以辯論方式上演激烈攻防,吸引關心教育者「圍觀」。 台大接棒啟蒙行動社是一所新興台大社團,主要關注高中生的教育問題。高中生涯是求學中的重要階段,現在卻淪為升學的犧牲品,社團成員致力啟發高中生的天賦與熱情,曾在各大院校舉辦許多活動。
    Thumbnail
    avatar
    雜學校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