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 /* Fon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新細明體; panose-1:2 2 5 0 0 0 0 0 0 0; mso-font-alt:PMingLiU; mso-font-charset:136;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1610611969 684719354 22 0 1048577 0;} @font-face {font-family:"Cambria Math"; panose-1:2 4 5 3 5 4 6 3 2 4; mso-font-charset:1;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 mso-font-format:other;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0 0 0 0 0 0;} @font-face {font-family:"\@新細明體"; panose-1:2 2 5 0 0 0 0 0 0 0; mso-font-charset:136;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1610611969 684719354 22 0 1048577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unhide:no;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font-kerning:1.0pt;} .MsoChpDefault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default-props:yes; font-size:10.0pt; mso-ansi-font-size:10.0pt; mso-bidi-font-size:10.0pt;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WordSection1 {size:612.0pt 792.0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36.0pt; mso-footer-margin:36.0pt; mso-paper-source:0;} div.WordSection1 {page:WordSection1;} -->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要耗費那麼多的石油?原因是近代美國往全世界強力輸出的慣行農業所採用的合成化肥、殺蟲劑、除草劑都是用化石燃料生產而來,大面積單一耕種所用的耕耘機、收割機以及灌溉系統也都是耗費大量石油,再加上食物從農場到餐桌之間漫長的運送過程,往往必須加工、包裝、倉儲和冷藏,這些耗掉的能源遠遠超過我們從食物本身獲得的卡路里。

  表面上看起來,全世界人口的糧食需求似乎因為這種依賴化石燃料的「綠色革命」而以低廉的價格得到充份的供應,可是這種機械化的大規模生產也擊垮許多貧窮國家的糧食生產體系,連帶也瓦解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

  更麻煩的是,慣行農業依賴的化石燃料並不是無窮盡可再生的資源,當十年二十年之後,面對石油供不應求乃至於價格飆漲時,綠色革命所帶來虛幻的豐盛,就會如同鏡花水月一般,消失無踪。可是各個國家的農地一旦被廢棄,或者改為工廠或豪宅,要重新投入生產人民賴以存活的糧食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這些年來,我只要到公部門演講時,不管講什麼題目,最後我都會花一點點時間提醒這些制定國家政策與分配資源的官員,一定要維繫台灣自己的糧食生產體系,因為那將是後石油時代台灣人民能否存活下來的關鍵,同時我也常透過演講或寫文章對一般社會大眾呼籲,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後半輩子或者後代子孫,乃至於自己的健康,一定要購買台灣在地的農產品,即便價格稍微貴一點,也一定要支持。

  農產品跟魚翅不一樣,我們吃魚翅,鯊魚一定會愈來愈少,但是假如我們吃自己種的稻米與水果,那麼台灣的稻米與農作物就會愈來愈多。

  其實只要購買台灣農產品的人愈多,也更多人願意協助台灣農產品的行銷,小農與對環境友善的有機栽培效率與成本並不會比慣行農法差。

  美國農業部曾經有一個研究報告,面積小於四英畝的農場,平均每英畝淨收入是一千四百美元。這個數字隨著農場面積增加而遞減,一直降到超過一千英畝的農場淨收入為每英畝四十美元為止。

  既然小面積栽種經濟效益好,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小農競爭不過大規模經營的農場而一個個破產消失?我想這是來自於現今全球化的商業體系與大規模的通路與連鎖店的巨量進貨需求,這樣的經濟體系讓小農的產品無法進入售銷的貨架,消費者也很難從大賣場裏購買。

  這也是農夫市集產生的原因吧?跳脫大量且一致化的全球化經濟體系,恢復到從前,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碰面與對話。

  政府這些年也相當鼓勵青年人回鄉當農夫,許多有理想有遠見的民間團體與民間企業也以各種方法支持,儼然似乎有了一種農地復興的態勢。

  除了這些以職業生涯為目標投入的新農民之外,另外也有一些是從都市的職場退休之後回歸土地的浪漫兼職新農民。的確,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在這令人喘不過氣的都市裏,愈來愈多人如同我一樣,每當在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裏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我知道不只是我有這個夢,因為周遭許多朋友在退休後真的到鄉下買塊農地,開始當起農夫,不過有更多人買了地蓋了農舍之後,才發覺當農夫很辛苦,於是半途而廢,農地就荒廢在那裏,更可惜的是為了省事,把農地舖上草坪或改成水泥停車場。

  從事農業的確必須耗費巨大的體力與時間,不是我們想像那麼浪漫,而且若是為了實踐田園夢而當個全職農夫,雖然可以全力投入,但是為了收成與營收可能會產生另外的煩惱,因此對於這些浪漫的都市人而言,若是仍保有養家活口的正職當個假日農夫,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只有在假日揮汗勞動,也許就能達到以接近土地與生命,體驗更寬廣的人生。

  這種一半上班一半當農夫的生活,剛好是日本前些年開始流行的「半農半X」的新概念,也就是花一半的時間做農夫種自己吃的菜,另一半時間找到自己的生命職志,貢獻社會。

  這種一半一半的平衡人生,也讓我想起清朝李密菴所寫的半半歌:「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儘幽閒,半裡乾坤寬展。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假如我們不能做到擁有自己的農地當一半的農夫,我們也可以參加近年在台灣逐漸流行的「穀東會」,贊助金錢加入會員,然後利用我們許可的假期參與農事的勞動,平常就委由專業農夫來照料。

  當我們真的有機會接近農作生產的現場時,才能更有意識的選擇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拿回我們主動選擇食物的權力,而不是毫無主見的被商人所操控的工廠化食品牽著走。

  當我們知道要吃當季且當地的食物時,不但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更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且也為環境保護、能源消耗作出很有意義的貢獻,對台灣而言,當我們的糧食生產自給率能增加的話,也才能確保我們安然渡過後石油時代社會轉型的痛苦劇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經過前一年初耕豐收的新鮮和喜悅,奇妙的,在下一年(2022年秋冬)要種植時,竟沒有想像中興奮,而有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 也許小農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入的時間和精神不斷增加,還是會質疑自己:我為什麼要耕作?
Thumbnail
經過前一年初耕豐收的新鮮和喜悅,奇妙的,在下一年(2022年秋冬)要種植時,竟沒有想像中興奮,而有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 也許小農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入的時間和精神不斷增加,還是會質疑自己:我為什麼要耕作?
Thumbnail
前言 而烏克蘭戰爭導致肥料供應受到進一步衝擊,當今全球幾乎半數的糧食生產約50%依賴使用肥,尤其是由全球5億小農生產的糧食,而肥料每減少1%,全球多達3千萬人的糧食供應量就會減少。
Thumbnail
前言 而烏克蘭戰爭導致肥料供應受到進一步衝擊,當今全球幾乎半數的糧食生產約50%依賴使用肥,尤其是由全球5億小農生產的糧食,而肥料每減少1%,全球多達3千萬人的糧食供應量就會減少。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Thumbnail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這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工廠污染水源,並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這家工廠會一直堅持這種低效、高能耗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如此產能和效率則無法提升,給社會帶來損失。   如果污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社會生產效率會持續走低,資源使用率越來越低,最終環境與經濟都面臨崩潰,就像先前提到的,目前各國可能為了眼
Thumbnail
這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工廠污染水源,並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這家工廠會一直堅持這種低效、高能耗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如此產能和效率則無法提升,給社會帶來損失。   如果污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社會生產效率會持續走低,資源使用率越來越低,最終環境與經濟都面臨崩潰,就像先前提到的,目前各國可能為了眼
Thumbnail
從觀念上改變固有的食物概念,大量使用植物蛋白替代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的肉、奶、蛋等動物產品,很快就會成為暖化世紀的普遍共識。實際上,植物肉、植物奶在西方世界早已蔚為風潮,其成長之迅速,已經直接反映在相關公司的股價上。
Thumbnail
從觀念上改變固有的食物概念,大量使用植物蛋白替代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的肉、奶、蛋等動物產品,很快就會成為暖化世紀的普遍共識。實際上,植物肉、植物奶在西方世界早已蔚為風潮,其成長之迅速,已經直接反映在相關公司的股價上。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