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兒童視角的城市 - 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兒童視角的城市》書封
#台灣 #國際案例不缺席 #還佔兩席XD 就在 6/14 週五的今天,《#兒童視角的城市 (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新書發表 - 歐洲場域創造週 (Placemaking Week Europe),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壓軸登場。

感謝 UN Habitat 聯合國人居署和 Bernard van Leer 基金會的 Urban95 計畫,一本書網羅全世界 30 個國家近 70 個案例,從孩子和親職的面向,怎麼創建形塑一個城市。台灣代表,當然就是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不用遲疑。
兒童友善城市 - 都市規劃者的角度
為台灣兒童取回公共遊戲空間



主題分類:兒童友善基本題、 兒童的場域、街道就是遊戲場、兒童取得所有權、城市就是學習場所、兒童和家庭的福祉、參與和融合、迎向兒童友善城市
關鍵字:#兒童 #兒童友善 #遊戲 #街道 #場域 #城市 #兒童友善城市


研究相關主題的歌迷千萬別錯過紙本:請寫信給 STIPO (Strategy, Innov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 Open-source sienna.veelders@stipo.nl) 收藏
https://stipo.myshopify.com/.../pre-order-the-city-at-eye... (或用 20 歐預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57內容數
邁向兒童友善城市 (Towards the Child Friendly City) 國際研討會,核心四大主軸:空間規劃、兒少倡議、遊戲實務和人本交通,近八十位全球講者的國際研討會。由歐洲兒童友善城市聯盟 (European Network for CFC) 主辦,在歐洲知名城市布里斯托舉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tine Lee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給孩子處處是好玩空間 的 遊戲度高 的 城市 的 空間規劃 兒童友善城市,Children Friendly Cities,已經是聯合國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從遊戲空間來倡議 (Play Advocacy) 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使用遊戲路徑 (Play Approach),要怎麼樣做?
實地走訪了各國各地的冒險遊戲空間/機構,加上前日巧合,孫啓榕老師帶來 Open Green 機制的設想給了啟發,私心覺得日本東京/千葉的「冒険遊び場 プレーパーク (Play Park)」型態及操作,可能會是最適合此時此刻,地方家庭一個一個躍躍欲試、想要創生社區遊戲型的兒童友善場域 的台灣吧?
以 #SDGs 為基礎,全球概觀地方脈絡去回應 #每一個孩子 而設計 UNICE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以 #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基礎,全球概觀地方脈絡,去回應 #每一個孩子 而設計的 #兒童友善都市環境設計 使用手冊 
青少能有符合他們身心發展和社交需要的遊憩空間嗎? #青少友善 #青少公園 #ParksforTeens #十大需要 #都市童年 Victoria Derr 文章提到,青少公園有十大需要:
世界經濟論壇的影片:許多國家的火車運輸系統,將車廂設計給六歲以下幼兒做服務 #World_Economic_Forum #世界經濟論壇,終於提到火車上的遊戲場 (Playgrounds on Trains) 了,等了三年XD。世界經濟論壇的影片往這走:tinyurl.com/ycju9fbr
今年 31 歲的香港智樂在催生出香港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前,長期在做 #遊戲面向 的「親職教育」,根據多位知名兒童發展成長理論,配合遊戲工作 (playwork) 中「兒童為本 (children-centred)」遊戲概念⋯⋯
還給孩子處處是好玩空間 的 遊戲度高 的 城市 的 空間規劃 兒童友善城市,Children Friendly Cities,已經是聯合國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從遊戲空間來倡議 (Play Advocacy) 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使用遊戲路徑 (Play Approach),要怎麼樣做?
實地走訪了各國各地的冒險遊戲空間/機構,加上前日巧合,孫啓榕老師帶來 Open Green 機制的設想給了啟發,私心覺得日本東京/千葉的「冒険遊び場 プレーパーク (Play Park)」型態及操作,可能會是最適合此時此刻,地方家庭一個一個躍躍欲試、想要創生社區遊戲型的兒童友善場域 的台灣吧?
以 #SDGs 為基礎,全球概觀地方脈絡去回應 #每一個孩子 而設計 UNICE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以 #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基礎,全球概觀地方脈絡,去回應 #每一個孩子 而設計的 #兒童友善都市環境設計 使用手冊 
青少能有符合他們身心發展和社交需要的遊憩空間嗎? #青少友善 #青少公園 #ParksforTeens #十大需要 #都市童年 Victoria Derr 文章提到,青少公園有十大需要:
世界經濟論壇的影片:許多國家的火車運輸系統,將車廂設計給六歲以下幼兒做服務 #World_Economic_Forum #世界經濟論壇,終於提到火車上的遊戲場 (Playgrounds on Trains) 了,等了三年XD。世界經濟論壇的影片往這走:tinyurl.com/ycju9fbr
今年 31 歲的香港智樂在催生出香港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前,長期在做 #遊戲面向 的「親職教育」,根據多位知名兒童發展成長理論,配合遊戲工作 (playwork) 中「兒童為本 (children-centred)」遊戲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們在辦一個活動,就是如何讓小朋友能夠學習感謝與支持老人家。我在參與活動設計。 Joyce 師姐提議,我們看小朋友是來自哪一州,或是哪個城市。然後我們就把那一個州或城市的簡短介紹,印出來發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可以閱讀參考,然後讓他們上台來介紹自己的家鄉與特色。 我覺得這個活動相當不錯,一方面我
Thumbnail
「雨季的孩子」這本書是西班牙世界報派駐亞都洲的記者,曾經獲得西班牙最佳旅遊文學獎。     但是,可別抱著看一般旅遊書的輕鬆心情閱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介紹了十個亞洲地區的國家,而且其中多半位於中南半島及近赤道太平洋的島國,也就是一年裡沒有春夏秋冬四季,而是分為下雨的雨季和不下雨的乾季。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近日看了一本書,特別喜歡,忍不住要趕快推薦給大家。書名是:少年國際選讀:洞觀20件國際大事 × 3大全球發燒議題。 在「出版序」裡,總策劃馮季眉 ,特別以「世界就是最好的學校」寫了一篇文章。「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之高前所未見。......我們要為少年讀者解說時事與地緣政治、甚至民防與國防通識
Thumbnail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兒童友好城市計劃」在全球超過3,000個城市展開,旨在營造一個對兒童友善的社區環境。其中,六大主題領域包括環境保護和居住環境、遊戲和娛樂、教育日托中心、安全和保護、健康與福祉,以及讓兒童參與和政府溝通的平台。 然而,在臺灣社會
Thumbnail
​台灣人口邁向老年化比例不斷提高,老年人需要活動空間隨著都市開發下越來越少。相對的;兒童需要的活動空間也是日益減少,兒童成長的活動空間也被壓縮。如何滿足人生再從出生成長到終老兩個頂端族群的活動空間,場地規畫成為台灣各地必須思考的問題。新北市蘆洲區永安公園就是一個滿足這兩個族群的一個公園典範。 永安
Thumbnail
2024.02.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號召各路跨領域設計團隊,捲袖組團來為你所成長、生活或嚮往的一座城市,提出最佳改造規劃,將設計思考導入街頭巷尾。」 \城市美學|113年設計提案徵選/ 每案整合規劃費高達450萬元! 城市美學計畫自112年起,在全台公開徵選需導入設計的公共場域,以
Thumbnail
《小超人找夥伴》是專為學齡前幼兒設計的桌遊,以兒童權利公約為設計基礎,並結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情境設計,引導孩子從遊戲互動中認識兒童權利!幼兒期是實現兒童權利的一個關鍵時期,我們相信,讓孩子愈早認識與自己有關的權利並內化在日常生活中,將對他們在未來成長的階段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雖說台灣也不少的彩繪壁畫,不過通常都只有一條街的範圍,而韓國的松月洞童話村可不是只有一條街而已,而是涵蓋了好幾條街所組成的彩繪村小鎮,以各國童話故事當作主題,還加入雕塑造景,跳脫彩繪村的平面印象,成為了一本3D立體故事書,讓你有如身處在童話故事書裡!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們在辦一個活動,就是如何讓小朋友能夠學習感謝與支持老人家。我在參與活動設計。 Joyce 師姐提議,我們看小朋友是來自哪一州,或是哪個城市。然後我們就把那一個州或城市的簡短介紹,印出來發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可以閱讀參考,然後讓他們上台來介紹自己的家鄉與特色。 我覺得這個活動相當不錯,一方面我
Thumbnail
「雨季的孩子」這本書是西班牙世界報派駐亞都洲的記者,曾經獲得西班牙最佳旅遊文學獎。     但是,可別抱著看一般旅遊書的輕鬆心情閱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介紹了十個亞洲地區的國家,而且其中多半位於中南半島及近赤道太平洋的島國,也就是一年裡沒有春夏秋冬四季,而是分為下雨的雨季和不下雨的乾季。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近日看了一本書,特別喜歡,忍不住要趕快推薦給大家。書名是:少年國際選讀:洞觀20件國際大事 × 3大全球發燒議題。 在「出版序」裡,總策劃馮季眉 ,特別以「世界就是最好的學校」寫了一篇文章。「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之高前所未見。......我們要為少年讀者解說時事與地緣政治、甚至民防與國防通識
Thumbnail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兒童友好城市計劃」在全球超過3,000個城市展開,旨在營造一個對兒童友善的社區環境。其中,六大主題領域包括環境保護和居住環境、遊戲和娛樂、教育日托中心、安全和保護、健康與福祉,以及讓兒童參與和政府溝通的平台。 然而,在臺灣社會
Thumbnail
​台灣人口邁向老年化比例不斷提高,老年人需要活動空間隨著都市開發下越來越少。相對的;兒童需要的活動空間也是日益減少,兒童成長的活動空間也被壓縮。如何滿足人生再從出生成長到終老兩個頂端族群的活動空間,場地規畫成為台灣各地必須思考的問題。新北市蘆洲區永安公園就是一個滿足這兩個族群的一個公園典範。 永安
Thumbnail
2024.02.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號召各路跨領域設計團隊,捲袖組團來為你所成長、生活或嚮往的一座城市,提出最佳改造規劃,將設計思考導入街頭巷尾。」 \城市美學|113年設計提案徵選/ 每案整合規劃費高達450萬元! 城市美學計畫自112年起,在全台公開徵選需導入設計的公共場域,以
Thumbnail
《小超人找夥伴》是專為學齡前幼兒設計的桌遊,以兒童權利公約為設計基礎,並結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情境設計,引導孩子從遊戲互動中認識兒童權利!幼兒期是實現兒童權利的一個關鍵時期,我們相信,讓孩子愈早認識與自己有關的權利並內化在日常生活中,將對他們在未來成長的階段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雖說台灣也不少的彩繪壁畫,不過通常都只有一條街的範圍,而韓國的松月洞童話村可不是只有一條街而已,而是涵蓋了好幾條街所組成的彩繪村小鎮,以各國童話故事當作主題,還加入雕塑造景,跳脫彩繪村的平面印象,成為了一本3D立體故事書,讓你有如身處在童話故事書裡!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