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地創之路從2019創生元年至今有什麼樣的收穫與改變?台灣是不是能長出屬於自己的地創模式?
台灣是個小島國,交通便利,能任意在一日內往返兩地,已成為標準的「一日生活圈」,人地關係演變從「關係人口」→「流動創生」→「二地居」→「移住定居」。「流動」的發生已在地方創生上不可或缺。
一群不住在該地的人,卻對該地有著若干緣分,驅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與該地保有聯繫、有意願參與該地事物甚至產生依戀及情感寄託。屬於「觀光客以上,居住者未滿」的區間,他們對地方的黏濁度相對高,把該地視為他們的「第二故鄉」。
知名設計師山崎亮曾說:「不是打造出讓一百萬人只來一次的島嶼,而是要規劃出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可見數量再多,終歸走馬看花,與地方連結度低。
愛上一個地方會經歷認知、確認、感興趣、嚮往、依戀、認同到積極行動的過程,而很多人為了生活得留在城市,內心卻對遠方產生憧憬,這時候「流動」成了引發更多可能的方式。
可以說是準定居了,在兩地生活,他鄉成故鄉,成為半個在地人,通常是一城一鄉,從地方角度思考,也保留了城市中的人脈。對地方的情感更加深化,也更有實踐行動力。
很開心地方創生在台灣慢慢有了自己的樣貌,為了避免「地方消滅」,增加願意在地方根留的人口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然而移居地方從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更是漫長的過程,所以需要靠民間、企業及政府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關係人口,在兩地流動創造地方新生之路。民間能與在地人士建立良好夥伴關係、鼓勵世代投入參與;企業可展現企業社會責任(CSR)、提供遠距的工作機會;政府應加強法規的更新及基礎建設的設置。
地方創生仍有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也願我們能多花點心思關心在地、遠方的故鄉,或是那個跟你「結緣」之地,成為地方的關係人口,進而才有機會創生。
推薦閱讀心得參考: 閱讀心得 #43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在兩地工作,在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