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假如貧窮也能有選擇
方格精選

寄生上流:假如貧窮也能有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有點心酸、有點好笑; 有點熱鬧、有點寂寥。

抱著很高的期待進戲院,然後帶著滿心佩服離開,導演用了極具娛樂價值的方式,去揭露一個悲荒的社會現象,片中充滿著衝突與不協調的情緒,那本該刺眼讓人不忍卒睹的畫面,卻被巧妙地包裝成史詩般的故事,整部電影就像一場荒謬的派對,在絢爛的燈光與音樂下,你身在其中隨著眾人忘情狂舞,直到散場了燈亮了,抽離出來才發現這一幕幕的怵目驚心。

故事主線清楚扼要,甚至有些粗暴,就像揪著觀者的領子般帶著我們前進,卻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受,精妙的剪接節奏與配樂讓我們心甘情願的被拉著走;幽默、悲傷、狂喜、驚悚、無奈、緊張,各種情緒不斷堆疊,彼此卻完美地銜接沒有縫隙,一氣呵成的節奏帶著觀者一口氣爬上山頂而不自覺,直到結尾時那突如其來的靜止,才終於讓我們有個喘息、思考的空間,然後回顧剛剛發生的一切,才發現自己原來經歷了這麼多。

儘管劇情的推進速度明快,但幾個主要角色的立體度並沒有被犧牲,靠著演員的眼神、表情與細膩的台詞刻劃,我們被拉入了他們的心境;隨著他們的計謀成功而開心叫好,為他們突然遭遇的危境而感到緊張,甚至跟他們一起陷入斷片與徬徨,一路上滿滿的情緒與故事張力,導演卻沒有忘記撒下麵包屑,正是這些細節讓電影變的更有深度且耐人尋味,其實貧窮離我們並不遠,只是我們時常選擇視而不見,這看似荒誕卻真實的故事,不只發生在我們身邊,更有甚者,或許有一天你我都可能是劇中人。

對沒有退路的人來說,善良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奢侈

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媽媽說的那句「不是有錢卻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也讓我想到貝佐斯所說的「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或許對於生活有餘裕的人來說,善良可以是選擇之一;可以選擇少吃一頓大餐少買一件衣服把錢捐出去,可以選擇為了道德不做虧心事而少賺一點錢;但面臨沒有退路的生存關頭,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或許不是刻意為惡,但若是善良擋在路上,也只能繞道而行,又或是一腳踢開。就像媽媽忠淑,本來是個好人,卻為了生存把管家從樓梯踢了下來,不想踩著別人往上爬,跌下去的就會是自己。在那樣的狀態裡,人們只想著顧好自己,因為除了自己,也沒有別人會顧著你。沒有經歷過貧窮的我們,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批判總是容易,但批判無法改善問題,社會需要的是更多的同理心,如果可以選擇,誰想要沒有選擇。

重要的不是創造均富的社會,而是讓人人都有翻身的機會

曾經看過一本書,書裡說到無家者不容易找到穩定的工作,因為面試時幾乎都會要求填上住家地址,沒有地址的人會被認為不安定,曠工的機率較大,或是像電影中韓國的狀況,一般的工作大家都已經搶破頭了,更不會去挑選沒有體面衣裝,甚至身上有味道的經濟弱勢族群。貧窮不是一種向下沉淪,更像是一個沒有出口的螺旋,轉啊轉的卻總是無法離開。久了,就像劇中的爸爸一樣已經失去希望,那句「不會失敗的計畫,就是沒有計畫」,那是曾經奮鬥過卻敗下陣來的戰士,對人生這場敗仗最沉重的自白。最終,當他以為自己終於脫離貧困之餘,卻依然被身上的味道給出賣個徹底,也難怪他會失神揮出那一刀,那一刀刺的,不是补社長,不是上流社會,是自己無法擺脫的命運,是如影隨形的失敗,是以為自己已經不在乎的,眾人的看不起。

不管再怎麼逃,貧窮都會追上來,不管再怎麼跑,標籤都會連結到某處,於是最後他只剩一個選擇,就是回到那個社會唯一允許他存在的地方,那個暗無天日、讓眾人眼不見為淨的地下室。

PS. 若是看完這部電影的你,想要做些什麼卻又不知道可以從何開始,推薦你看看《人生百味》這個組織,定期定額捐款或是參加裡面的活動都是踏出第一步!


avatar-img
石之自由〡非主流先生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鏡-潘達斯奈基是一部擁有多重結局的互動性電影,每個決定影響最後的結局》 沒錯!這部電影和其他電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我們不只是觀者,也能左右劇中主角的每個抉擇。於是,當我知道自己的決定會影響結局時,就開始變得戰戰競競, 電影過程中,每做一個選擇都會有一種「我這樣做對嗎? 如果選另外一個選項會不會比
演唱會裡最讓我起雞皮疙瘩的一首歌 反覆不斷的聽,才發現原來是有點悲傷的歌詞 實際翻譯過程中,嘗試加入押韻多花了些時間,但翻完以後自己還滿喜歡的。 獻給那些,傻傻的用理性看待感情,以及被自以為的理性傷
到底是城市讓我們疏離,還是我們造就了城市的孤寂 翻這首歌的過程滿有趣的,從一開始看字面意思完全不懂想表達什麼 後來反覆的咀嚼歌詞,搭配電影中的情境 慢慢腦補出一個故事,才了解作詞者的暗喻(或是我想太
《黑鏡-潘達斯奈基是一部擁有多重結局的互動性電影,每個決定影響最後的結局》 沒錯!這部電影和其他電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我們不只是觀者,也能左右劇中主角的每個抉擇。於是,當我知道自己的決定會影響結局時,就開始變得戰戰競競, 電影過程中,每做一個選擇都會有一種「我這樣做對嗎? 如果選另外一個選項會不會比
演唱會裡最讓我起雞皮疙瘩的一首歌 反覆不斷的聽,才發現原來是有點悲傷的歌詞 實際翻譯過程中,嘗試加入押韻多花了些時間,但翻完以後自己還滿喜歡的。 獻給那些,傻傻的用理性看待感情,以及被自以為的理性傷
到底是城市讓我們疏離,還是我們造就了城市的孤寂 翻這首歌的過程滿有趣的,從一開始看字面意思完全不懂想表達什麼 後來反覆的咀嚼歌詞,搭配電影中的情境 慢慢腦補出一個故事,才了解作詞者的暗喻(或是我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