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電影《驅魔使者》:說教+機器神=失敗

2019/08/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喜歡富有奇幻和神話元素的影視作品,因為他們總是能激發觀眾的想像力。但這類作品很容易在敘事上搞砸,所以我真正看過的並不算多。得知《驅魔使者》特映的消息後,我想說藉這機會看個久違的奇幻作品也不錯;然而可惜的是,它依舊屬於沒能把故事說好的那一群。
難得說一部片的壞話,但這確實是我看完的感受……以下可能有些微劇透。
首先,說「教」意味太濃。片中瀰漫著如同基督教福音派的傳統思維,尤其是強調「不要理解、只需相信」這類近乎「反智」的觀念,很難讓人認同。當然我知道信仰本來就不能完全以理性看待,但也不至於得全然摒棄理性吧?主角童年喪父的開場戲呈現得很不錯,本來應該是可以作為敘事的良好基底,殊不知已經是整部片故事講得最好的部分。劇情以「喪父導致信仰崩毀」作為影響主角行事的因素,但光靠主角一再說「我不信神」實在缺乏力道。另外,我原本以為老神父會是主角童年遇見的那位神父(或至少有關聯),畢竟這樣安排還滿有「二次崩毀」的戲劇性;結果兩者完全無關。這還不打緊,「在老神父身上看見父親的影子」這部分感覺是硬塞給觀眾,沒有達到「延伸父子情」的功能。而且主角意識到自己身上有神性的方法,居然是透過「異教」的巫女?這樣可以嗎?
雖然我認為兩部作品題材相似也不一定就得比較,但既然宣傳文案都寫到基努李維的《驅魔神探》,稍微講一下差異應該不為過。《使者》的幾個驅魔橋段大同小異,最後都靠主角的大絕「聖痕」來化解;反觀《神探》每次驅魔都很獨特,豐富了康斯坦汀的個性之餘,也為惡魔的動機鋪陳。《使者》裡面的惡魔似乎只是單純想要入侵人間或是獵食人類,除了最終魔王之外其他都很免洗;而《神探》裡的惡魔有縝密的計畫,劇情中還有對善惡的辯證。動作戲部分,《神探》順著超自然元素的特性,把需要花時間套招的肉搏戰降到最少;《使者》在高潮戲有很多的近身對打,可以理解這是配合主角的綜合格鬥選手身分,代價就是虛打和套招感變得很明顯。雖然有些粉絲不喜歡電影版康斯坦汀改動原著的許多設定,但純粹就電影成品而言,《神探》絕對勝過《使者》非常多。
本片最嚴重的敘事問題,就是結尾高潮戲居然用「機器神」來解決。「機器神」是編劇理論的用語,指劇情走到難以解決的困境時,有個未經鋪陳、突如其來的人事物出現,瞬間化解一切危機(可以想成是開外掛)。這用語來自古希臘,當時許多戲劇都是以天神降臨來解決事件,而天神在實際演出時是以機關的方式出現在舞台上,故名為機器神。這種手法的問題在於缺乏劇情線索、毫無邏輯,觀眾看到的時候很容易傻眼,在現代通常被視為偷懶或不高明的方式。無奈本片居然是這樣結尾,雖然看起來有呼應基督教中的「啟示」概念,但以一部電影的劇情而言還是太作弊了。
說點好話。除了開場的喪父戲,全片第二個看點就是朴敘俊的身材了,除了他在片中有一段綜合格鬥的劇情,後段有一幕他在全身鏡前面換上神父裝的時候,鏡頭很用心地定在那面鏡子上,很迷弟迷妹的需求!不過若論演技表現,我覺得他前一部也是第一部主演的《菜鳥警校生》好很多,而且那部至少比《驅魔使者》還有娛樂性。
這部片之後會有著重在另一個角色的續集《司祭》,(似乎是)模仿《與神同行》套路。但就這集表現得差強人意的情況,續集很令人擔憂。車庫娛樂,這部真的不行。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