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馬雅國圖書館】全面戰爭!古典期馬雅戰爭型態新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月主題:馬雅考古的新發現,馬雅人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更好戰

Maya more warlik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最近,UC Berkeley發表了一篇新聞,提到他們的團隊分析瓜地馬拉Witzna遺址附近的湖泊底層泥土與幾個遺址的古代銘文。他們認為馬雅人進行「全面戰爭」(Total War;不是穿越來玩《全軍破敵》)的時間,比以往想得還要更早。這個發現改變了一些我們對於馬雅文化的認識,但還稱不上全面的改變。

或許很多讀者會問:「這個發現到底有什麼重要的?我以為馬雅世界全面戰爭是常識耶!」大使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就先玩一場《全軍破敵》吧!正巧中世紀的擴充版本內,玩家可以選擇扮演馬雅的某個城邦,圍攻另一個城邦的城堡,佔領他們的城市。

  • 不過像這支影片,馬雅人和Tlaxicans開戰,就是不太可能的啦……
各位可能會想:這一切不是都很自然嗎?戰爭不就這樣嗎?

實際上,古代戰爭的型態不是這麼單一的。我們先舉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例子。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中國春秋時代的戰爭,是一種貴族禮儀式的戰爭,他們不追求「滅人國」,戰爭還充滿禮儀、仁義的觀念。戰爭規模也比較小。例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戰堅持在楚軍未渡河之前,不攻擊楚軍,應該要來一場男子漢的「直球對決」啊!結果落得大敗,大腿還中了一箭。隔年就傷重往生了。

到了戰國時期,戰爭轉變為全體參與的「全面戰爭」。戰爭規模擴大,以「滅人國」、奪取領土、城市為目的的戰爭,成為普遍的現象。例如秦趙大戰,秦將白起在長平坑殺數十萬的俘虜(當然數字可以再討論)。全面性的戰爭,讓整個城都必須動員,對抗來犯的敵人,就像電影《墨攻》的場景一般。

所以,戰爭的型態是非常多樣的;古代人對於戰爭的看法,也可能與現代人不同。考古學家對於馬雅戰爭型態的想法,其實經歷了幾次的改變。正是因為這些轉變,讓這篇新聞的發現格外有意義。

厭戰年代的詮釋:愛好和平的天文宅

1950年代的馬雅研究,可說是湯普森(Eric Thompson, 1898 - 1975)的年代。英國籍的他對馬雅考古學界來說,是大老中的大老。他提出了幾個對於馬雅文化的解釋架構,為當時的研究者所信服──雖然後來幾乎都被推翻了。

湯普森認為:馬雅人是一群愛好和平的天文占星愛好者,他們不喜歡發動戰爭。城市內住著一群祭司,他們觀察星象,推測神意、預測天文現象;這些天文現象都是天神給的訊息。人民則居住在城市外圍,只有在宗教祭典時,才會到城市中集會。

兩次世界大戰分別在湯普森的少年與壯年時期爆發,年輕時的他也曾服役,親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經驗與時代人的共同記憶,可能產生了厭戰的情緒。這個情緒也影響了他們對於歷史的解釋。

在二戰剛結束不久的年代,他們可能希望找到一個真正和平的社會,藉以填補心裡面的某些缺憾(?)。

不服來戰是人性,馬雅人也一樣

但很明顯的是,這樣的說法並不合乎人性。

之後,隨著考古發掘逐漸擴大,考古學家找到更多的反證。我們可以從繪畫與銘文記載看到,古代馬雅有不少戰爭的場面,也有活人獻祭的儀式。這些證據的出土,讓過去的「天文宅男」說難以走下去。

馬雅學家轉而認為,在古典期馬雅人的戰爭行為,多半是儀式性戰爭;到了古典終結期,戰爭的規模擴大,才變成「滅人國」式的戰爭(類似中國的春秋與戰國時代的差別)。我們對Petexbatun王國的研究,就是具體證據之一。

國家地理雜誌的想像圖,下半部分為遭受襲擊的Dos Pilas。他們可能拆除神廟或是宮殿的石頭,築成臨時的圍牆抵禦敵人的攻擊。

國家地理雜誌的想像圖,下半部分為遭受襲擊的Dos Pilas。他們可能拆除神廟或是宮殿的石頭,築成臨時的圍牆抵禦敵人的攻擊。

Petexbatun王國是由提卡爾出逃的王族所發展起來的,他們先後建立起 Dos PilasAguateca兩個城邦作為雙首都。自629年建起Dos Pilas城後,王國在提卡爾與卡拉穆兩大強權的衝突中存活下來,並逐漸成為地區的霸權。不過,在761年左右,Dos Pilas 受到猛烈的攻擊,另外一個首都Aguateca也淪陷了。盛極一時的Petexbatun王國就此覆滅。

也就是說,過去考古學家認為在古典終結期才出現全面戰爭的情形。這樣大規模的戰爭是古典馬雅文化的衰亡的原因之一。

  • 提卡爾和卡拉穆兩大強權的競爭,堪稱古代馬雅的世界大戰

Witzna遺址的新發現:馬雅人可能更早打國戰

近幾年考古學家運用光達技術,在叢林內發現許多未曾發掘的城市,或是人類活動的痕跡,包括圍牆、溝渠、道路等。這改變了我們對古典馬雅地景(Landscape)的認知。馬雅的城市分布比我們以前想像的密集,人口也比我們過去想像的多。同時,我們也發現不少過去未曾發現的遺址,或是古代城市。

Witzna正是這波光達新發現下,擴大發掘的一個點。首先,銘文學家在遺址內的兩塊石碑(Stela 1、Stela 2),解讀出這個城市古典時期的地名──Bahlam Jol,美洲豹頭。這勾起了銘文學者心中最軟(?)的那塊記憶。

距離Witzna不遠,就是Naranjo城邦遺址。Naranjo出土的22號石碑上記載著,697年的5月21日,Naranjo女戰神六天空女王(Lady Six Sky),與她的兒子K'ak Tiliw Chan Chaak在這塊石碑上陳列出自693年以來,他們獲得勝利的八場戰役。其中一場戰役中,他們「焚燒」(馬雅語Puluuy)了Bahlam Jol。

出處:Palaeoenvironmental, epigraphic and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otal warfare amongthe Classic Maya

出處:Palaeoenvironmental, epigraphic and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otal warfare amongthe Classic Maya

其實,我們對於馬雅戰爭行為的認知,資料還不夠多。透過這樣的銘文,我們僅止於知道有「戰爭行為」,至於具體的規模、做法、焚燒城市是什麼狀況,都還不是很明確。我們發現有許多不同的銘文字詞,都描述關於戰爭的事情,但我們還分不清這些詞彙彼此之間的區別。總之,這次的發現為我們了解古典馬雅的戰爭行為,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案例。

馬雅文化真的是戰到衰弱的嗎?

同時,其他考古證據也能配合銘文的記載。在 Witzna 遺址附近有個湖泊,根據湖底的碳化分析,顯示大約在八世紀或九世紀,有場大火發生,規模超越自然會發生的火災。於是,研究者也將兩者連結起來。報導中提到,這是馬雅研究者第一次可以把考古證據與銘文證據結合起來,理解戰爭發生的狀況。(不過大使很懷疑這樣的說法)

藉此,研究者進一步詮釋馬雅古典期晚期戰爭的規模,應該已到達「全面戰爭」的情形。而這比我們過去想得還要早:Bahlam Jol 被焚城,比起 Petexbatun王國滅亡的案例要早了六、七十年。

過去我們認為馬雅古典終結期的戰爭,可能是馬雅文明崩解的原因之一。但從這篇研究看來,戰爭對於馬雅文化崩解的影響,或許可以更往前提。反方面來說,如果長期以來,馬雅文化都處於這樣全面戰爭的狀態,那麼戰爭是否為馬雅文化崩解的原因,就值得我們再商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探討戰爭的根源、全球化與和平的關係,以及民族主義的興衰對和平的影響。文章以烏俄戰爭為例,分析大國競爭與資源爭奪如何導致衝突,並反思現代社會中不流血的戰爭形式,例如資訊戰和貿易戰。作者認為全球化是追求和平的必然,但以利益分配為基礎的全球化模式並非最佳選擇,並呼籲讀者思考和平的真諦。
Thumbnail
探討戰爭的根源、全球化與和平的關係,以及民族主義的興衰對和平的影響。文章以烏俄戰爭為例,分析大國競爭與資源爭奪如何導致衝突,並反思現代社會中不流血的戰爭形式,例如資訊戰和貿易戰。作者認為全球化是追求和平的必然,但以利益分配為基礎的全球化模式並非最佳選擇,並呼籲讀者思考和平的真諦。
Thumbnail
人類天性會區分內團體(自己人)與外團體(不是自己人)。古早時代,為了生存,我們的祖先會為了水源、耕地「分類械鬥」,名義上都是明國人、清國人,但有利益衝突了,就算是說同一種方言的人,還是會依照籍貫分幫別派,大打出手。 這就是基因在人類大腦寫下的本性,塑造出現在社群網站上的攻伐與爭論。
Thumbnail
人類天性會區分內團體(自己人)與外團體(不是自己人)。古早時代,為了生存,我們的祖先會為了水源、耕地「分類械鬥」,名義上都是明國人、清國人,但有利益衝突了,就算是說同一種方言的人,還是會依照籍貫分幫別派,大打出手。 這就是基因在人類大腦寫下的本性,塑造出現在社群網站上的攻伐與爭論。
Thumbnail
在臺灣很多人都以為,馬雅人已經隨著他們的古文明,消失在這個地球之上了。殊不知,依據最寬鬆的統計數據,世界上還有八百多萬的馬雅人活得好好的。
Thumbnail
在臺灣很多人都以為,馬雅人已經隨著他們的古文明,消失在這個地球之上了。殊不知,依據最寬鬆的統計數據,世界上還有八百多萬的馬雅人活得好好的。
Thumbnail
說到現代性許多人就將其當成什麼不可見的真理,或是人類社會必然的方向,甚至是終點;但實際上真要說的話人類歷史中,希臘羅馬、印度與華夏等文明在過去也有屬於自身的現代性,就讓我們來條列式的分析一下每個文明的現代性為何,並分析一下目前的現代性將如何結束。
Thumbnail
說到現代性許多人就將其當成什麼不可見的真理,或是人類社會必然的方向,甚至是終點;但實際上真要說的話人類歷史中,希臘羅馬、印度與華夏等文明在過去也有屬於自身的現代性,就讓我們來條列式的分析一下每個文明的現代性為何,並分析一下目前的現代性將如何結束。
Thumbnail
說實在,要在臺灣發現一些跟馬雅文化有關的事情,應該是難上加難。不過,身為馬雅國大使,在這座島嶼推廣馬雅文化是我的工作。在這做島嶼尋找我們馬雅人的蹤跡,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Thumbnail
說實在,要在臺灣發現一些跟馬雅文化有關的事情,應該是難上加難。不過,身為馬雅國大使,在這座島嶼推廣馬雅文化是我的工作。在這做島嶼尋找我們馬雅人的蹤跡,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Thumbnail
在不久的將來,地球經歷第四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痛定思痛,經協商後成立第四個跨國國際聯盟|地球聯合議會。數十年後,在列強倡議下成立統一聯合政府,地球聯合議會開始過渡為地球聯合政府,然而,各國因種族、文化和歷史等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導致聯合政府內部分裂成東地球陣營和西地球陣營……
Thumbnail
在不久的將來,地球經歷第四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痛定思痛,經協商後成立第四個跨國國際聯盟|地球聯合議會。數十年後,在列強倡議下成立統一聯合政府,地球聯合議會開始過渡為地球聯合政府,然而,各國因種族、文化和歷史等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導致聯合政府內部分裂成東地球陣營和西地球陣營……
Thumbnail
馬雅人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更好戰!?最近,UC Berkeley發表了一篇新聞,提到他們的團隊分析瓜地馬拉Witzna遺址附近的湖泊底層泥土與幾個遺址的古代銘文。他們認為馬雅人進行「全面戰爭」(Total War)的時間,比以往想得還要更早。
Thumbnail
馬雅人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更好戰!?最近,UC Berkeley發表了一篇新聞,提到他們的團隊分析瓜地馬拉Witzna遺址附近的湖泊底層泥土與幾個遺址的古代銘文。他們認為馬雅人進行「全面戰爭」(Total War)的時間,比以往想得還要更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