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尋找馬雅文化在臺灣的痕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雅文化所在的中美洲,從Google Map測量所視,距離臺灣一萬多公里。哥倫布抵達美洲前,美洲大陸與歐亞大陸沒有交流。從臺灣的歷史發展來看,我們馬雅文化與臺灣也沒有關係。

說實在,要在臺灣發現一些跟馬雅文化有關的事情,應該是難上加難。

不過,身為馬雅國大使,在這座島嶼推廣馬雅文化是我的工作。在這做島嶼尋找我們馬雅人的蹤跡,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例如,臺南後火車站有馬雅影印、永和有瑪雅動物醫院、新竹有馬雅咖啡館、高雄那瑪夏鄉有馬雅村、武嶺山上有偽馬雅神廟平台

欸~當然不是這種痕跡!!!

日治時代的馬雅報導

或許我們可以談談,馬雅文化的知識進入臺灣的情形。根據大使的研究,馬雅文化知識最早是在日治時期進入臺灣。大正十二(1923)年五月二十日,臺灣日日新報刊出臺灣歷史上,第一篇與馬雅文化有關的報導。不過這只是大使目前能找到最早的,如果有其他任何線索,歡迎讀者傳給我!

raw-image

當時算是馬雅研究的太古時代,報導內容也沒有提到什麼特別高深的馬雅文化知識。

報導中提到,一次大戰結束還沒幾年,歐美的大學與博物館已決定推動幾個大型的馬雅考古計畫。這讓撰稿的記者不禁感嘆,歐美文化程度高,就算大戰剛結束,依然有心情關心、資助非本國的考古活動。最後一段進而提及,臺灣中部最近也有「先住民」的遺址出土,日後也希望臺灣人能夠像是歐美民眾般關心。

臺灣日日新報是總督府支持、深具官方色彩的報紙。這樣的說法,無疑是一種日治時期對於臺灣人「民度」、「同化於文明」的追求。

難道,馬雅文化在臺灣的發展,就僅止於報導的形式嗎?

這個問題,恐怕要直接拉到另一次的戰後──二次世界大戰後。

臺灣史上第一堂馬雅文化課

隨著國共內戰的發展,中華民國的軍隊在中國全面潰敗。蔣介石撤退到臺灣來,維繫中華民國政權的存續。在此岌岌可危之際,隨後朝鮮半島爆發的韓戰,使得美軍協防臺灣,防堵紅色共產勢力的擴張。

這時,除了美軍駐守臺灣以外,各種相關組織也在臺灣成立。其中一個比較冷僻的組織──西方公司,也在CIA的支持下進駐臺灣。這個公司的任務是作為軍事顧問,訓練臺灣軍隊,並針對中國沿海島嶼,實行滲透、游擊、突襲作戰。

CIA底下的特務機構和馬雅文化在臺灣,怎麼會扯上關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馬雅重生Online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8K會員
117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17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Thumbnail
2025/02/17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5000年前的南島文化位於臺灣並邀請傳統表演「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藉由保存者的文化藝術團舉辦開幕儀式。
Thumbnail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5000年前的南島文化位於臺灣並邀請傳統表演「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藉由保存者的文化藝術團舉辦開幕儀式。
Thumbnail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Thumbnail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Thumbnail
今年適逢淡水開港160年,馬偕來台宣教150年,6月2日為馬偕逝世之日。本文將由宣教、行醫及教育三方面介紹馬偕在台30年的貢獻,以及他與淡水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今年適逢淡水開港160年,馬偕來台宣教150年,6月2日為馬偕逝世之日。本文將由宣教、行醫及教育三方面介紹馬偕在台30年的貢獻,以及他與淡水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致力透過多方聲音及多元管道,向世界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形式殊異的策展,促成在地知識的建構與流動。本專題邀請Mata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分享團隊推廣原住民族資訊的具體途徑,以及媒體平臺於知識傳遞中的角色定位。
Thumbnail
「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致力透過多方聲音及多元管道,向世界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形式殊異的策展,促成在地知識的建構與流動。本專題邀請Mata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分享團隊推廣原住民族資訊的具體途徑,以及媒體平臺於知識傳遞中的角色定位。
Thumbnail
19世紀赴臺西人的旅行經驗,係為地理大發現以來,歐美旅人群體在亞非地區未知地域,從事探險、調查的延續,與近代西方殖民及帝國主義擴張的腳步俱進,而日本則是維新以降,積極學習歐美這種帶著帝國主義視線的旅行風氣。
Thumbnail
19世紀赴臺西人的旅行經驗,係為地理大發現以來,歐美旅人群體在亞非地區未知地域,從事探險、調查的延續,與近代西方殖民及帝國主義擴張的腳步俱進,而日本則是維新以降,積極學習歐美這種帶著帝國主義視線的旅行風氣。
Thumbnail
歷史上短短幾筆紀錄,卻是無數有血有肉的人生 而那些無名的小人物們,正是堆疊出一整個時代的關鍵 現在,他們將帶你走進,那些你從不知道卻真實存在的臺灣歷史
Thumbnail
歷史上短短幾筆紀錄,卻是無數有血有肉的人生 而那些無名的小人物們,正是堆疊出一整個時代的關鍵 現在,他們將帶你走進,那些你從不知道卻真實存在的臺灣歷史
Thumbnail
閩南人擴張史很少被放在國族歷史論述的中心來討論,也不常為自己的歷史、文化、民俗留下有系統的紀錄。事實上,臺灣其實是閩南人擴張史中所建立過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殖民地。承認這個事實,至少可以重新將閩南人擴張正確地視為一種侵略行為,為未來的解放踏出有意義的一步。
Thumbnail
閩南人擴張史很少被放在國族歷史論述的中心來討論,也不常為自己的歷史、文化、民俗留下有系統的紀錄。事實上,臺灣其實是閩南人擴張史中所建立過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殖民地。承認這個事實,至少可以重新將閩南人擴張正確地視為一種侵略行為,為未來的解放踏出有意義的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