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非理性效應(2)投資人,你的眼睛在看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腦思考大部分是透過故事情境,而非機率分析
緊接著上一篇心得大腦習慣追漲殺低,這次再來隨機翻閱《非理性效應》書中內容有什麼可以作為分享的,其中在第二章投資心理學,作者歸納了四大心理行為偏誤中的「關注方向」,它的基本概念是:
人類大腦的思考大部分是透過故事情境,而非透過機率分析;也就是說我們更容易被鮮明的資訊給吸引,而忽略了是否擁有正確性。
這也呼應了上一篇所分享的大腦習慣追漲殺跌效應,在市場大跌時,新聞媒體開始大肆報導負面消息,市場的未來走勢總是看起來相當不妙,例如2019年8月的新聞報導:
1.道瓊狂殺800點!美債避險濃殖利率曲線倒掛(10年-2年)創07年以來首見
2.警鐘響起!美債殖利率暴跌,道瓊下滑近390點
3.美股黑色星期一降臨,美中接連出招 費半爆跌蘋果摔


或者回顧2018年12月的媒體報導:
1.美股大屠殺!一日行情後,道瓊大跌近800點
2.擔憂政府關門,道瓊大跌414點 創10年最糟一週
3.葛林斯潘:美股牛市已結束,籲投資者「盡速尋求保護」
標普 500 指數恐繳出 1931 年以來最糟糕的 12 月表現

見血才是頭條

漢斯‧羅斯林的《真確》書中有提到人類的「負面型直覺偏誤」,因此有好消息不成新聞的現象。所以新聞大多是報導壞消息,當你看到壞消息,要進一步提醒自己,好消息絕少會被報導。
看看上一段落的新聞標題字眼,大屠殺、狂殺、警鐘、暴跌、首見、盡速尋求保護、最糟糕表現、最糟一周、又摔又跌的(像在打摔角似的),您就知道見血才是頭條的意思了。
要如何扭轉直覺型偏誤呢?,我們該在心理預期,壞消息會被大肆報導,因為媒體想吸引觀眾的眼球注意力,接著投資人就容易被故事吸引,而忘記去分析接下來的報酬期望與風險比(機率分析)是否已開始對我們有利。(參考安納金演繹8.6、8.7)
關鍵不在於媒體所報導的內容,而是我們能否按照事前的投資計畫進行,而不被新聞漣漪內容所影響進而造成非理性的投資決策(追漲或殺低、All in或All out)。

你不比新聞差

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大腦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過度使用是會造成彈性疲乏的,當你在枝微細節的新聞漣漪上消耗過多精力,你就無法專注在最重要的優質決策上。(例如投資策略、風險控管、資產配置、資產再平衡)
聚焦在短期結果是不明智的,因為這些結果完全在你的掌控之外,就好比新聞機構總會試圖解釋為何今天市場會上漲或下跌,但沒人知道背後真正的原因。
聚焦在短期只會無端增加你的活動量,而且總有幾次會讓你在大漲或大跌的行情下做出過度反應。
財經界教育家安納金說:
關注漣漪會讓你失去感受潮汐方向的能力!
最後,以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智慧作為結尾
真正重要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東西時,所留下的細節。你不需要無所不知,只要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對應的動作即可。
博客來書籍介紹:《非理性效應》
avatar-img
424會員
77內容數
喜愛閱讀、好書推薦、生活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FF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腦習慣追高殺低 身為理性的投資人,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要獲利,就是要買低、然後賣高,但為什麼我們卻時常出現相反的行為,追漲殺低呢?? 投資人在剛進行的一筆交易前,都會認為自己是很理性的,大腦決策的理性中心也會在此時也最為活躍。但,這僅限於在我們遭遇意料之外的虧損之前...
市場會說話: 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由7/31的2.04%,一路降至2019/8/7的1.68%... 回顧7/9文章: 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週期的股市投資朋友們(包含我自己),可以把握未來啟動的降息循環週期
「衛星定位」是標定目標物在地圖上的所在位置,而霍華馬克斯的「週期定位」則是要我們思考分析市場目前處在週期的哪個位置,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決策動作。定位讓自己明瞭什麼時候投資可以有所積極(有所為),什麼時候應該趨向防守、降低持股耐心等待(有所不為)
「債券是股票最大的競爭者。」... 大家還記得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的經典金句嗎? 一個月前我分享的《大債危機,鑑往知來》心得文章,其中一點是提到了關於聯準會降息循環的重要性,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
承上篇文章,接著直接進入主題,我整理了8個摘要來分享,試著貼近現況與歷史做相互對照。其中我自己認為最重要,也可能對大家最有幫助的是第3、4、5、6點!(時間有限,可以直接跳到這幾點來閱讀),透過這些與2019年市場開始出現的一些徵兆做對照,或許可以提供您在未來投資決策上的一些參考依據。
當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被商周主持人問道:「請問大師,您認為市場現在「位於哪個周期呢」...? Marks笑笑地並肯定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現場觀眾齊笑,或許大家經過Marks兩本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以及《掌握市場週期》的潛移默化後,都開始明瞭 「我不知道」才是金融市場上該有的起手
大腦習慣追高殺低 身為理性的投資人,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要獲利,就是要買低、然後賣高,但為什麼我們卻時常出現相反的行為,追漲殺低呢?? 投資人在剛進行的一筆交易前,都會認為自己是很理性的,大腦決策的理性中心也會在此時也最為活躍。但,這僅限於在我們遭遇意料之外的虧損之前...
市場會說話: 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由7/31的2.04%,一路降至2019/8/7的1.68%... 回顧7/9文章: 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週期的股市投資朋友們(包含我自己),可以把握未來啟動的降息循環週期
「衛星定位」是標定目標物在地圖上的所在位置,而霍華馬克斯的「週期定位」則是要我們思考分析市場目前處在週期的哪個位置,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決策動作。定位讓自己明瞭什麼時候投資可以有所積極(有所為),什麼時候應該趨向防守、降低持股耐心等待(有所不為)
「債券是股票最大的競爭者。」... 大家還記得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的經典金句嗎? 一個月前我分享的《大債危機,鑑往知來》心得文章,其中一點是提到了關於聯準會降息循環的重要性,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
承上篇文章,接著直接進入主題,我整理了8個摘要來分享,試著貼近現況與歷史做相互對照。其中我自己認為最重要,也可能對大家最有幫助的是第3、4、5、6點!(時間有限,可以直接跳到這幾點來閱讀),透過這些與2019年市場開始出現的一些徵兆做對照,或許可以提供您在未來投資決策上的一些參考依據。
當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被商周主持人問道:「請問大師,您認為市場現在「位於哪個周期呢」...? Marks笑笑地並肯定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現場觀眾齊笑,或許大家經過Marks兩本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以及《掌握市場週期》的潛移默化後,都開始明瞭 「我不知道」才是金融市場上該有的起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市場情緒的循環是推動波段漲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在相對高檔區的市場情緒仍處於樂觀與貪婪狀態,壞消息的風險易被忽略,而延後修正的時間,只是一旦市場情緒轉變也易帶來激烈的調整。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
Thumbnail
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投資風險的來源不一定是外在環境有什麼意外變化,而是投資人自身的評估判斷不合宜,追逐股價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投資人自己所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股市常態是當漲勢強勁時,投資人情緒樂觀,會忽略壞消息、忘記風險,使得行情在懷抱樂觀期待的繁榮熱絡氣氛中幻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市場情緒的循環是推動波段漲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在相對高檔區的市場情緒仍處於樂觀與貪婪狀態,壞消息的風險易被忽略,而延後修正的時間,只是一旦市場情緒轉變也易帶來激烈的調整。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
Thumbnail
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投資風險的來源不一定是外在環境有什麼意外變化,而是投資人自身的評估判斷不合宜,追逐股價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投資人自己所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股市常態是當漲勢強勁時,投資人情緒樂觀,會忽略壞消息、忘記風險,使得行情在懷抱樂觀期待的繁榮熱絡氣氛中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