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提起「木屐」,總是會先想起日本。但其實木屐也曾經深耕於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從清代開始就存在。
木屐台語唸作「ba̍k-kia̍h」或「tshâ-kia̍h」(材屐)。「屐」,在清代的台灣指的是漢式的木製拖鞋,鞋面的帶子呈一字固定兩側,而在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人帶來的日式木屐,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日治時期的台灣人也許穿不慣和服,但木屐乾爽、方便、防水的特性,簡直是為台灣濕熱的天氣量身打造,可以說是人人皆有一雙。
即使到二戰結束,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台灣人穿木屐的習慣也沒有改變。對許多剛從中國來台的人們來說,喀喀的木屐聲是對台灣人的第一印象,也讓不少人感嘆:
「恍如置身東京。」
對當時台灣人而言,木屐是方便的穿著,但對於政府來說則不一定了。
戰後的台灣物資缺乏,相較於皮鞋,簡便的木屐原本應該是要被嘉許為「簡樸」的穿著。但因為中華民國與日本的敵對關係,台灣人穿木屐這樣「日本化」的習慣,也讓政府感到不安。
「日式木屐不得製售──!」
1950年時,台北縣政府便獲得了來自省政府的釋示,雖然沒有禁止穿著,但卻禁止製造與販賣。
而更早的1946年,教育廳則更明訂在校學生不允許穿著木屐,除了革除日本統治的習慣,露出的腳趾,與走動的喀喀聲更有礙觀瞻。這對學生也造成了影響,因為無法負擔起皮鞋或布鞋的學生,幾乎只能赤足上學。
沒了日式木屐,台灣人便轉身投入漢式木屐的懷抱。
一如台灣人愛美的習性,漢式木屐在台灣也有了別樣的風情,像是腳背上的皮面可以多彩的顏色製作,下方的木底也可以漆上鮮豔的顏色與圖騰。而想不到的是,當我們查詢木屐的報導時,發現木屐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
打架!
「木屐擋菜刀 拉拉扯扯進警所」(公論報/1961)
「菸蒂拋人家頭上 木屐打破自己腦袋」(公論報/1955)
(真的不要亂丟耶)
「木屐破頭 新春按鈴告狀」(公論報/1958)
「媳婦發雌威 木屐擊公公」(公論報/1961)
…等等不勝枚舉。
此類一言不合就用木屐幹架的新聞,可以說是占據了大部分的資料。而在成衣業還不盛行的年代,木屐也是可以辨認人的方式。宛如灰姑娘的玻璃鞋,家人失蹤、孩童走丟認領、發現無名屍等等,都會特別附上木屐樣式的說明。
而台灣的木屐風情,則到1960年代末期開始衰退。為了響應政府推行的「社會教育改進國民生活運動」,像是影院、公家機關、戲院,都紛紛禁止穿著木屐的人入內。
甚至公車司機與計程車司機,則以安全性與對遊客不禮貌為由,糾正穿著木屐上班。
到了1970年代,隨著科技發展,我們熟悉的膠質拖鞋開始大量生產,便宜又輕便的塑膠拖鞋漸漸取代了木屐的地位;經濟的起飛,也讓皮鞋與跟鞋更容易取得。
「現在已經不會有禁止木屐入內的告示了。」有人稱讚也有人感嘆。
台灣街道上人們「喀喀」作響的走路聲,變成了高跟鞋、皮鞋;方便、便宜的藍白拖踏入了台灣人的視野,不只穿在腳下也做成紀念品店的吊飾,販售給外國遊客。
而曾經深入台灣人生活的木屐,則成為了有些陌生與異國的象徵。
【參考資料】:
蔡蕙頻〈清治時期臺灣鞋履文化之探究〉
《公論報》
《中央日報》
《全文報紙資料庫》
《政府公報資訊網》
國家文化記憶庫:〈超級大木屐〉、〈漢式手工棕耳跂〉、〈彩繪木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謝招治〈雞販〉、〈敦親睦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