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食記】肉料理 荒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就有打算要把今年京都行的店介紹一輪,第一篇理所當然是豬一,不管是對我個人而言或是客觀的推薦,我想豬一無論如何都是名列前茅的選項。

那麼第二間呢?想來想去之後決定選擇燒肉——「肉料理 荒川」。

分數

燒肉店的價格差異會有點大,這邊提供的是我自己消費的金額。

食べログ的消費價格也會以加註的方式寫上用以參考。

最近的車站:阪急河原町

食べロゲ分數:3.73

價格:6000~7000(10000~15000)

料理:4~4.5

氣氛:4

再訪意願:5

觀光推薦:4

便利程度:5

整體而言是會大力推薦給朋友,我自己也會一去再去的店家,是每年回京都的定番行程之一。


推薦燒肉的理由

我常常跟我朋友說日本就是個靠原材料壓死人的地方。

雞蛋?當有雞蛋拌飯這個硬性需求的時候怎麼難吃?生魚片或壽司?除了幾個內陸縣市之外幾乎全部臨海,既是在高緯度的地方,又有嗜吃生魚片的需求,養殖或者捕撈的地位就是這麼得天獨厚。

牛肉?當「和牛」都開始瘋狂外銷並且讓其他國家必須參考他們油花標準制定等級的時候,你總不會覺得日本三大和牛只是喊好玩的口號吧?

——原料的差距,這就是最直接、而且幾乎是不太可能依靠廚師技術超越的暴力美味。

扣掉這點,推薦的點則是價差。

千萬、千萬不要以為日本的燒肉餐廳很貴,你完全可以去參考看看臺灣頂級燒肉店家價位會落在哪個區段,我只能說兩千台幣換算過去之後你完全可以吃到四千台幣等級的質和量,甚至還有可能是臺灣根本體驗不到的口感。 

我知道有許多人推崇吃到飽的平價燒肉,雖然我不認為那是個完全錯誤的選項,但在排定行程的時候如果要給自己吃一餐好的,那麼燒肉幾乎永遠是我的首選。

(呃,雖然年底去福岡的時候不打算吃燒肉XD) 


看著照片發現有點忘記當初點的等級,只記得牛舌是厚切特上。

看著照片發現有點忘記當初點的等級,只記得牛舌是厚切特上。

東京?京都?

雖然有點不想承認,但京都有些東西的確不如東京,尤其是競爭強度大的、集團經營有優勢的類型。

坦白說,如果純粹想得到最好的燒肉體驗,得去東京。

京都雖然距離產地較近,可牛肉的運輸條件也沒有那麼苛刻;而在京都吃過五六間單點燒肉的我覺得問題也挺明顯的,純粹就是精緻度不如。

東京那邊的變化更多,以我自己吃過的うしごろ系列來說,儘管只是中階的分店(套餐六千円起),但是對於細節的呈現還有把燒肉料理化以及服務等等都是勝過京都不只一籌。

這還只是中階的分店,再上去更高端的品牌還有,而且不只一個集團,而是好幾間都採用類似的方案經營開設分店。

但同時我也覺得用餐的體驗並不僅僅在進食的過程,還有更多其他要素,而這就是我喜歡荒川、推薦荒川的理由。

我認為可算是荒川招牌的刺身拼盤,非常新鮮好吃,大推薦。

我認為可算是荒川招牌的刺身拼盤,非常新鮮好吃,大推薦。

為什麼是荒川

因為份量,因為價格,因為雖然有點荒謬但實際存在於這種等級燒肉店的「CP值」。

荒川的肉真的給得相當歡樂,如果是兩三人左右的人數前來用餐會有非常好的體驗,摸清楚單點的區間之後也可以很輕鬆抓出自己想要的價位——荒川除了套餐還有おまかせ之外當然提供單點,而且許多肉品都直接給出三種等級的選項,我認為這非常友善。

雖然最近京都燒肉連鎖店アジェ爬上第一,但以我在兩邊都至少吃過兩次的經驗來看荒川不管是環境還是用餐體驗都比アジェ要好得太多,有中文菜單相對而言也比較輕鬆一些。

新鮮到讓人無法停下咀嚼的刺身、能夠豐富排列組合的單點肉品、雖然有點傳統但相比アジェ還是要更好一些的用餐環境,不來這邊吃反而奇怪。

(附帶一提,荒川座位真的不多,建議人數是四人以下)


料理和用餐環境

荒川不禁菸,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尤其這裡畢竟是燒肉店,會想要抽菸的客人不算太罕見。

用餐環境很有意思,這算是有趣的點之一在此就不劇透。

料理推薦刺身拼盤、特上厚切牛舌,剩下根據荷包財力隨意一些。

如果會日文的話在這裡會獲得非常有趣的用餐體驗,老闆從我第一次去就是一個很可愛的京都阿北,雖然店裡電話絡繹不絕,但偶爾他比較不忙的時候聊天真的很好玩。

(也因為這樣,建議用餐時間選早一點,盡量錯開人潮)


結語

一間店在各種不同地方介紹了四次推廣應該也算不遺餘力了,希望老闆不要覺得頭痛。

荒川去年有一個臺灣小哥在那邊打工,似乎也因為這樣有中文菜單提供;便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同價位最高CP值的殊榮讓我心甘情願用力推坑。

喜歡燒肉,想試試和牛,想試試現切和牛量還超多的話,來京都旅行時請務必不要錯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冷菸沒有賴打
231會員
350內容數
記錄吃過的,記錄看過的,記錄去過的。 食記遊記雜記閱讀心得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異色情慾小說以及輕小說創作,雖然字數很多廢話很多但我想是個不太無聊的地方。
冷菸沒有賴打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北陸金澤的餐廳整理,希望能夠剛好幫到花季的旅客們。
Thumbnail
2025/04/03
北陸金澤的餐廳整理,希望能夠剛好幫到花季的旅客們。
Thumbnail
2024/07/17
〈螞蟻人的京都紀行 #7 KANEGURA (伖)〉 烏丸站附近的肉鍋、居酒屋、牛肉料理店。 這次旅途吃過的所有店家當中最令人開心的一餐。
Thumbnail
2024/07/17
〈螞蟻人的京都紀行 #7 KANEGURA (伖)〉 烏丸站附近的肉鍋、居酒屋、牛肉料理店。 這次旅途吃過的所有店家當中最令人開心的一餐。
Thumbnail
2024/07/12
京都祇園附近的日本料理店,祇園 にし。 如果有「京都=日本料理」這個強烈印象但預算跟訂位方式還沒摸熟的話,超級強烈推薦的一間店!
Thumbnail
2024/07/12
京都祇園附近的日本料理店,祇園 にし。 如果有「京都=日本料理」這個強烈印象但預算跟訂位方式還沒摸熟的話,超級強烈推薦的一間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京都有14間分店的「京的燒肉處 弘」,我們這次開箱「 四條木屋町店」。整體來說對於想吃燒肉但又不想吃到飽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平價、舒適、氣氛好,整體用餐體驗佳,建議來京都一定要訂位,如果沒有建議開門時現場劃位。
Thumbnail
全京都有14間分店的「京的燒肉處 弘」,我們這次開箱「 四條木屋町店」。整體來說對於想吃燒肉但又不想吃到飽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平價、舒適、氣氛好,整體用餐體驗佳,建議來京都一定要訂位,如果沒有建議開門時現場劃位。
Thumbnail
之前有同學推薦我的米炭火燒肉小酒館,剛好三重附近就有一間分店可以品嚐看看,這種就蠻像下班後和朋友、同事去小酌聊天的店,價格上還算親民。
Thumbnail
之前有同學推薦我的米炭火燒肉小酒館,剛好三重附近就有一間分店可以品嚐看看,這種就蠻像下班後和朋友、同事去小酌聊天的店,價格上還算親民。
Thumbnail
上次探訪京都勝牛失望後同學給我推薦的炸牛元村。 歷經多次捷運迷路後,信義區再繼續迷路後,終於在A13的電影院那層吃到。
Thumbnail
上次探訪京都勝牛失望後同學給我推薦的炸牛元村。 歷經多次捷運迷路後,信義區再繼續迷路後,終於在A13的電影院那層吃到。
Thumbnail
★飯、氣泡水、熱茶、高麗菜絲、小菜蘿蔔、麥飯、湯,這些是可以續的。
Thumbnail
★飯、氣泡水、熱茶、高麗菜絲、小菜蘿蔔、麥飯、湯,這些是可以續的。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2小時 價錢:2000~3000 午餐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新宿区大久保2-32-2 林ビル 2F 其實在日本我們蠻常吃韓式燒肉的,值得紀念的第一篇文章就來寫這家,韓式燒肉一般來說價位都比日式燒肉還要經濟一些,新大久保很多燒肉店很多韓裔或是韓國人二代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2小時 價錢:2000~3000 午餐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新宿区大久保2-32-2 林ビル 2F 其實在日本我們蠻常吃韓式燒肉的,值得紀念的第一篇文章就來寫這家,韓式燒肉一般來說價位都比日式燒肉還要經濟一些,新大久保很多燒肉店很多韓裔或是韓國人二代
Thumbnail
去日本燒肉店的9個可能問題 每次到日本我到日本除了不能錯過的美景之外,當然是沿路吃不停的美食 這邊是我自己在燒肉店的 1. CP值跟用餐時間 2. 燒肉是一個跟時間競賽的經典美食 3. 如果可以燒肉肉類安排順位 4. 沾醬是輔助也是提味或是蓋味的好輔具 5. 國產牛還是和牛 6. 燒肉該配什麼酒
Thumbnail
去日本燒肉店的9個可能問題 每次到日本我到日本除了不能錯過的美景之外,當然是沿路吃不停的美食 這邊是我自己在燒肉店的 1. CP值跟用餐時間 2. 燒肉是一個跟時間競賽的經典美食 3. 如果可以燒肉肉類安排順位 4. 沾醬是輔助也是提味或是蓋味的好輔具 5. 國產牛還是和牛 6. 燒肉該配什麼酒
Thumbnail
沒想到新莊也有好吃平價高品質單點的燒肉餐廳,同行的友人吃過非常推薦!所以我們一行人馬上飛奔前往~ ⁡
Thumbnail
沒想到新莊也有好吃平價高品質單點的燒肉餐廳,同行的友人吃過非常推薦!所以我們一行人馬上飛奔前往~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