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威權崇拜讓你我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要把電影拍得這麼政治這麼恐怖?這跟我們以前的感覺根本不一樣。」

每當有白色恐怖的電影或劇集上映時,總會聽到長輩們提出這樣的質疑,因為他們回憶中的戒嚴時期是美好的,政治沒那麼亂,治安沒那麼差,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所以描述過去農村質樸的電影要多濫情都可以,但描屬白色恐怖的電影他們就無法接受,因為這與他們過去實際生活的「感覺不一樣」。

這正是為何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帶著長輩好好地看一次《返校》,因為威權政府剝奪了他們的思想及自由,令他們無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殘忍的,是因此也剝奪了他們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這幾乎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能力。

我們可以在政治傾向上不同,但要學會彼此尊重;我們可以在價值判斷上不同,但要學著理解不同的想法,否則民主根本難以為繼。唯有讓他們明白,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感受,那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告訴他:以前政治不亂,是因為獨裁政權不容許其他意見,實際上過去的貪腐遠比現今嚴重;以前政安不差,是因為媒體封鎖消息及傳播管道不多,其實數據攤開,過去犯罪率遠比現在更高;以前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那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人懷疑過政府的說法,若是朋友中有人想法與政府不同,那很快地他們就會開始互相猜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會蕩然無存。

為什麼要讀禁書?為什麼要吸取不同的想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都是透過了解思想的多樣性,進而得到理解他人的能力。上一代的長輩們,在人生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被囚禁了幾乎所有思考的可能,也導致他們變得輕信及難以溝通,但這都不是我們可以放棄溝通的理由。

raw-image

「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

可是,活下來的人太少、真的太少太少了,少到他們無法在正史上留下印記,少到群眾開始懷疑他們痛苦的真實性,但,只要能體會他們感受的人越多,那記得這一切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也許有一天,固執的長輩們也會回頭反思那曾經以為美好的過去,他們也會發現,其實他們從來不曾忘記那種被支配的恐懼,只是在自由之後,害怕再次想起來。

上週在韓國,常被當地人問說有沒有喜歡的韓星,我都回答沒有,但我很喜歡你們的電影,像《計程車司機》、《1987》跟《華麗的假期》,因為我們拍不出來。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如果這星期再去,我就能跟他們說,台灣也拍得出《返校》,而且,絕不比你們的民主三部曲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影集其實很早就知道了,因為從宣傳期開始就有不少新聞,不過我追蹤歸追蹤,根本沒機會看就是了。 直到你管上面出現了官方釋出的第二季第一集,好奇之下跟太太一起看了,看完我太太非常感興趣,一直問我第一季在哪裡,於是我告訴她一些上映被找麻煩的訊息,她也上網查一下資料,然後說她想看第一季。 所以我就去註冊帳
Thumbnail
這部影集其實很早就知道了,因為從宣傳期開始就有不少新聞,不過我追蹤歸追蹤,根本沒機會看就是了。 直到你管上面出現了官方釋出的第二季第一集,好奇之下跟太太一起看了,看完我太太非常感興趣,一直問我第一季在哪裡,於是我告訴她一些上映被找麻煩的訊息,她也上網查一下資料,然後說她想看第一季。 所以我就去註冊帳
Thumbnail
最近不斷的逆風,但是我喜歡,因為逆風很爽,我愛逆風。 今天要談得東西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所以我用一個故事來表達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政治環境讓人覺得荒謬。
Thumbnail
最近不斷的逆風,但是我喜歡,因為逆風很爽,我愛逆風。 今天要談得東西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所以我用一個故事來表達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政治環境讓人覺得荒謬。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卻不是憑空而來 在那個戒嚴、反共的年代 思想不曾自由,言論受到控制 生活一不小心就是被告密 被抓、被貼上共匪標籤 而遭到刑求,甚至失去性命 諷刺的是,當初那個實施戒嚴 口口聲聲說要反共,控制人民思想 設立禁書,要人民舉發的政黨 現在卻是如此傾共,如此與中共一搭一唱 這叫當初那些因此
Thumbnail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卻不是憑空而來 在那個戒嚴、反共的年代 思想不曾自由,言論受到控制 生活一不小心就是被告密 被抓、被貼上共匪標籤 而遭到刑求,甚至失去性命 諷刺的是,當初那個實施戒嚴 口口聲聲說要反共,控制人民思想 設立禁書,要人民舉發的政黨 現在卻是如此傾共,如此與中共一搭一唱 這叫當初那些因此
Thumbnail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但是,如果青年一輩如我們不曾經歷,為何害怕遺忘?《返校》後,人們的對話才要開始。
Thumbnail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但是,如果青年一輩如我們不曾經歷,為何害怕遺忘?《返校》後,人們的對話才要開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應該帶著長輩好好地看一次《返校》,因為威權政府剝奪了他們的思想及自由,令他們無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殘忍的,是因此也剝奪了他們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這,幾乎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應該帶著長輩好好地看一次《返校》,因為威權政府剝奪了他們的思想及自由,令他們無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殘忍的,是因此也剝奪了他們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這,幾乎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這不是要滿足於某種期待的電影,而劇情的恐怖氛圍,不是要你受到驚嚇的刺激感,而是若你生在那黑暗時期,才是真正的可怕;還有一種恐怖就是無知、無情、無人性⋯⋯
Thumbnail
這不是要滿足於某種期待的電影,而劇情的恐怖氛圍,不是要你受到驚嚇的刺激感,而是若你生在那黑暗時期,才是真正的可怕;還有一種恐怖就是無知、無情、無人性⋯⋯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