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6個議題省思以及延伸閱讀

更新於 2020/03/0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不同視角切入解讀,跳脫唱衰台灣的焦慮思維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顏擇雅寫《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的初衷:「就是受不了大家在唱衰台灣。台灣問題就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了,如今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作者認為台灣的許多問題,都是能夠突破以及解決的。
作者描述台灣當前困境用的譬喻「最低的水果摘完」,指的是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成為產業中的「追隨者」,只要透過代工、製造和出口,就能用較低的門檻取得大量報酬。
然而時至今日,台灣面臨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世界競爭加劇,台灣已經「摘完某一高度水果」,接下來面臨的是「知識」和「取捨」問題。我們必須發揮智慧和創意去搭建更強而有力的工具,摘取果樹上更高的水果。
這本書透過分析和論述,回擊那些喜歡唱衰台灣的人。書中從年輕人開始分析,談到台灣與中國的比較,對教育制度的觀察,最後評論企業家應有的風範和態度。

我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自己亦有感於「鬼島」這個名詞,常在親朋好友間飯後閒聊之餘被提起。不外乎抱怨台灣薪資沒成長、就業環境差、政黨惡鬥文化、能出國發展就不要留在台灣。
雖然我踏足許多國家的經驗卻告訴我,台灣沒有這麼糟,甚至仍是我心中最適合居住的國家。但愧於對台灣的認識和國際觀察還不夠深入,以前對這種話題較常保持緘默的態度。
閱讀《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彷彿開啟一扇「視野之窗」,從作者的視角切入,剖析近年來媒體如何「評論台灣」的相關話題。
我從這本書學到的,不是如何逞口舌之快去反擊爭辯,而是大幅拓展了我的認知和理解,也開啟了我對諸多議題的興趣。
自從2019年初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延伸閱讀了許多相關議題的書目。以下是6個議題在書中的重點彙整,以及我透過延伸閱讀所學到的事情。


1.小確幸的詮釋

村上春樹在《尋找漩渦貓的方法》稱「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小確幸」。他天天秉持長跑、寫作、聽音樂、閱讀的規律生活。作者說這種小確幸與自律是互為表裡,藉由自律的生活達成高產出。
然而媒體扭曲了大眾最這個名詞的認知,變成「不敢奢求大夢想,只能追求小確幸。成了買不起房、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刻意追求」。自此,無論自己是否自律,只要能追求短暫的歡樂和消遣,就成了小確幸的代名詞。
我回顧《活出意義來》學到的詮釋「追求生命意義的人,會在給予他人時享受到愉悅」。以及從《跑出全世界的人》讀到Nike創辦人堅信「跑步」這件小事會讓世界更好的念頭,持續堅持而且從不退卻,打造出世上最大的運動用品企業。

2.喝咖啡可以投資自己?

許多年輕人困於低技能、低工資、沒前景的工作,其部分肇因來自於九○年代後的服務業的大舉擴張。「投資自己」成了媒體愛用的口號,許多企業家也常以此為題發表論述。
王品董座戴勝益2013年中興大學畢業演講,勸年輕人如果1個月薪資只有3萬元,「你要寫信或打電話回家,跟你的爸媽要2萬元」。這個主張擔心年輕人沒錢和同事喝咖啡,以至於沒辦法「投資自己」的人脈和視野。
作者提醒這種喝咖啡累積人脈存摺的方式,有三個問題要注意:
  1. 浪費時間:社群媒體發達,過度在意同儕眼光,想做到人人喜歡。
  2. 搞錯對象:對象不該是同樣缺乏經驗和視野的同梯,而是上司或者資深前輩。
  3. 閱歷不深:需分辨出對方和你喝咖啡,是看中你的能力還是你所代表的公司。
跟同事喝咖啡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喝出什麼。是忙著抱怨老闆豬頭,還是視野上的切磋琢磨?

3.創業腦的好處

作者提到我們必須具備「創業腦」,隨時保有危機意識:「當所有雇主看不到你的價值時,你有辦法為自己創造價值嗎?」此外也要學會謙虛:「到底是你需要公司,還是公司需要你?」創業腦額外的好處還有擴大視野以及正向思考。
工作心態上的轉換,可以從「假如我來當老闆」的思考模式出發。如果我是老闆,我會怎麼做決定?如果我是老闆,就可以防範未然嗎?
我對此題的延伸閱讀是《獲利時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兩本書,進一步理解如何拆解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創造自己和團隊的價值。
我也學到一個重要觀念「夢幻工作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認識」。詳細心得寫在另一篇〈商業模式圖:用一張圖「翻轉」人生和職場的標準答案〉。


4.公投、國族、民粹

書中引述柴契爾夫人「公投是煽動家與獨裁者的工具」,以及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直接名主一定會戕害少數權益,造成社會撕裂」,對應到台灣2018公民投票的結果,真是讓人心有戚戚焉。作者提倡代議制度,好處還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值得深思。
作者也提到人民選擇認同國族的原因,是因為自由、平等、民主這些普世價值,無法憑個人實現,只能加入集體追求。但國族主義訴求的血統論述很難追本溯源,因此往往需要神話來撐腰,中國清末突然冒出「炎黃子孫」就是一例。
身邊亦有長輩對於炎黃子孫抱持強烈的認同情感。從延伸閱讀《人類大歷史》和《槍炮、病菌與鋼鐵》看來,這恰好是對於「神話故事」和「真實現況」理解的差異,也讓我認識到,為何人們有自我認知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兩種傾向的差異存在。
對於民粹,作者給出一個有趣的定義:「有什麼老百姓支持的政策,是菁英不喜歡的,菁英就說是民粹」。批評者往往不解是對方到底是哪裡不理性。人民應該要求這種批評者講出理由,否則就只是「我是菁英,我不喜歡」而已。
作者評論政治的這篇文章〈質疑韓粉的素質,其實忽略了民主真諦〉,讓我反省自己對於時事的評判態度,這篇文也值得不同陣營支持者細細閱讀。
延伸閱讀了《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理解為何「比起灰色地帶,人們傾向非黑即白,總是用過度自信去支持過度簡化的信念」,並學習運用邏輯去濾除雜訊和避開偏誤陷阱。

5.談教育與線上課程

作者批評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謬論「再怎麼先進,也只能六成人口唸大學」,這種對教育的說法不是指辦學水準,而是用人類平均智力水平來定義。這完全是搞錯教育水平的因果關係,一國所需的教育水平並不是看人民會念書的程度,而是經濟複雜程度。
另外對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批評矛頭指向台大寡佔太多資源。作者提到教育券的想法:學生人人一張,選哪個校系,經費就去哪裡。刺激院校無論公私立,都更重視學生權利。
課程線上化帶來的好處是,讓高等教育突破生產力瓶頸,解除時間、地點、服務人次的限制。大學很難靠「教學品質」招徠學生,最大原因是教學品質很難評比,但線上課程會改變這一切。
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義〉線上課程為例,課程跟哈佛簽約,保證給的成績經得起檢核。此課程熱門的程度,也奠定了哈佛大學在線上課程的權威地位。目前台灣主事者大多煩惱少子化的招生危機,壓縮教育大海嘯(線上課程)來襲的黃金應變期。
我延伸閱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學習如何將正義與平等的議題,回歸到自我的道德省思。也理解到從「福祉、自由、美德」不同角度出發,對於同一個政策或議題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也因此接受「正義不是絕對」的多元概念。

6.為什麼要學歷史?

學歷史目的無非是希望能「鑑往知來」,知名創投家彼得·提爾說:「我最愛讀古人寫的有關歷史的書」。他尤其喜歡古人預測錯誤的歷史書籍,藉由如何預測錯誤,精進自己預測的能力。做出準確的創投判斷需要歷史知識,複雜思考,不停發問。
書中提到很有趣的一點,英文「History」語源「historein」在希臘文的本意就是發問。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將作品取為《發問》,此字才轉借為歷史之義。歷史的原意是一門探問推理之學。
歷史之於投資理財的應用,我很喜歡《投資人宣言》這句「唯有了解過去,才能坦然面對市場中令人難受的低靡熊市,以及在萬里無雲的高漲牛市中還能保持冷靜」。
歷史雖然不見得可以預測未來,但是它所訓練的複雜思考,卻有助於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變局。只要有興趣探索未來,歷史就是一門值得終身學習的學問。
延伸閱讀彼得·提爾的《從0到1》學到「失敗的公司是因為無法跳脫競爭:沒做出差異化」。也從《未來地圖》體認到「不懂歷史的人,無法解析現況,更無法預測未來」。


後記:關於作者

稍微研究作者顏擇雅,她創立雅言文化這間一人出版公司,每年只出版一本她精挑細選的英文讀物。我印象深刻的《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竟是她出版的,以前倒沒特別注意過。
我折服於她流暢的文字、引經據典且論述有條,加上她對於時事的洞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因此也追蹤了她的Facebook頁面,從此被圈粉。
她不時會在頁面上評論時事,以及推薦經典讀物,更有趣的是她會張貼「異溫層」的資訊來源,推薦讀者主動去閱讀並接受刺激。這就是《知識的假象》中提到「 懂得剖析不同觀點之後,挑出不同立場的解析和評論來避免身陷同溫層的狀況」的實際典範。

若喜歡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原始文章發表於閱讀前哨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0會員
    41內容數
    【這是一個愛書人的筆記.書評.推薦.實踐】 嗨!我是站長Waki瓦基,我是愛書人、投資人、經理人;我喜歡閱讀,更喜歡透過文字去紀錄、反芻自己的思緒與收穫。在閱讀前哨站與您分享,跨領域書籍的閱讀心得和感想,以及我親身實踐和精煉之後的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ki 瓦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數位科技的演算法,將如何影響同溫層、工作機會、勞資差距】如果你預期《未來地圖》是一本著重在講「未來」的書,那你就錯了。作者歐萊禮(Tim O'Reilly)是一位乘著數位浪潮前進,在矽谷頗具名望的科技先鋒。這本書他先講「歷史」,再剖析「現況」,並揉入「未來」的可能樣貌。
    【如何落實行動和堅持信念,跑向沒有終點線的人生】這本書在說什麼?《跑出全世界的人》是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他用平實真誠的口吻描述創建NIKE的過程中,「為何」堅持初衷、「如何」不畏困難邁步向前、「什麼」軼聞趣事讓這段旅程充滿戲劇色彩。
    【成為自己需要同等的耐心與嚴謹,以及永不放棄成長的可能】為什麼我對這本書有興趣?在選讀《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這本回憶錄之前,第一次聽聞前任美國總統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是看到媒體曾報導她的名言:「沒有任何一個男孩可愛或有趣到值得妳為他放下書本」。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綜合書評和親身實踐】這兩本書是貨真價實的商業策略「工具書」,概念非常具體、方法完全可執行、全彩圖像化的呈現方式,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將原本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的綜合應用】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莫過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的人生自主權。透過有效的習慣改造指南,轉化那些虛擲時光、百害無益的舊習,擺脫直覺式、本性式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打造出高度自律的生活。
    【數位科技的演算法,將如何影響同溫層、工作機會、勞資差距】如果你預期《未來地圖》是一本著重在講「未來」的書,那你就錯了。作者歐萊禮(Tim O'Reilly)是一位乘著數位浪潮前進,在矽谷頗具名望的科技先鋒。這本書他先講「歷史」,再剖析「現況」,並揉入「未來」的可能樣貌。
    【如何落實行動和堅持信念,跑向沒有終點線的人生】這本書在說什麼?《跑出全世界的人》是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他用平實真誠的口吻描述創建NIKE的過程中,「為何」堅持初衷、「如何」不畏困難邁步向前、「什麼」軼聞趣事讓這段旅程充滿戲劇色彩。
    【成為自己需要同等的耐心與嚴謹,以及永不放棄成長的可能】為什麼我對這本書有興趣?在選讀《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這本回憶錄之前,第一次聽聞前任美國總統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是看到媒體曾報導她的名言:「沒有任何一個男孩可愛或有趣到值得妳為他放下書本」。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綜合書評和親身實踐】這兩本書是貨真價實的商業策略「工具書」,概念非常具體、方法完全可執行、全彩圖像化的呈現方式,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將原本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的綜合應用】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莫過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的人生自主權。透過有效的習慣改造指南,轉化那些虛擲時光、百害無益的舊習,擺脫直覺式、本性式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打造出高度自律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有點遺忘是在哪裡看過「這本書」出現在推薦閱讀書單,因曾在中國工作的關係,知道書中有部分探討的議題與兩岸相關,也更加好奇台灣作者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環境。本書的觀點和自己過去閱讀的書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於,作者能夠以獨到的洞見看見盲點,也以直截了當的口吻表達自己的意見,本篇文章挑選出3個議題與讀者分享。
    Thumbnail
    冷眼旁觀的批判不會帶給社會前進的能量。 臺灣需要的,是溫柔飽滿的傾聽、建議與鼓勵。
    看中醫的時候總有些治療的空檔,為了避免真的像是解剖台上的青蛙,而且覺得鄉土劇完全不對胃口,於是就自己拎著本書,好讓醫生產生一種這人其實還是有想要好好長進的錯覺。 這本書在今年初出版的時候,引起了一波風潮。作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偶爾還出現在廣播之類的,並且是一個小出版社的負責人,這幾個角色,其實也
    Thumbnail
    作者一開頭就提到, 他寫這本書的原因是看不慣很多人看衰台灣, 而這正是我想看這本書的原因, 在海外工作兩年了,有無數張嘴問過台灣不好嗎?我每次都會用堅定的語氣回覆.......
    Thumbnail
    推薦給與我相同世代的人看(18~30歲),讓我們一起更正向的面對台灣發展吧! 不知不覺中台灣已經結束經濟崛起的世代了 現在台
    Thumbnail
    大陸有狼性、台灣只有羊性?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台灣的未來就是不斷的被唱衰? 看完這本書你絕對能夠產生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有點遺忘是在哪裡看過「這本書」出現在推薦閱讀書單,因曾在中國工作的關係,知道書中有部分探討的議題與兩岸相關,也更加好奇台灣作者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環境。本書的觀點和自己過去閱讀的書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於,作者能夠以獨到的洞見看見盲點,也以直截了當的口吻表達自己的意見,本篇文章挑選出3個議題與讀者分享。
    Thumbnail
    冷眼旁觀的批判不會帶給社會前進的能量。 臺灣需要的,是溫柔飽滿的傾聽、建議與鼓勵。
    看中醫的時候總有些治療的空檔,為了避免真的像是解剖台上的青蛙,而且覺得鄉土劇完全不對胃口,於是就自己拎著本書,好讓醫生產生一種這人其實還是有想要好好長進的錯覺。 這本書在今年初出版的時候,引起了一波風潮。作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偶爾還出現在廣播之類的,並且是一個小出版社的負責人,這幾個角色,其實也
    Thumbnail
    作者一開頭就提到, 他寫這本書的原因是看不慣很多人看衰台灣, 而這正是我想看這本書的原因, 在海外工作兩年了,有無數張嘴問過台灣不好嗎?我每次都會用堅定的語氣回覆.......
    Thumbnail
    推薦給與我相同世代的人看(18~30歲),讓我們一起更正向的面對台灣發展吧! 不知不覺中台灣已經結束經濟崛起的世代了 現在台
    Thumbnail
    大陸有狼性、台灣只有羊性?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台灣的未來就是不斷的被唱衰? 看完這本書你絕對能夠產生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