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科技業全職上班族如何一年讀50本書+寫40篇書評,實踐心得、書單、書評分享

raw-image

先分享一段我自己為何設定一年讀50本書,開始擁抱閱讀習慣的故事。身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科技人,30歲前不愛讀課外書,研究所畢業進入了半導體龍頭廠後,埋頭職場與工作。雖然混出了一點成績,也開始帶領團隊,但年近30時開始強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論投資理財?不會。論領導管理?直覺。論自我成長?能吃嗎。論商業思維?我只是個員工。論人文史地?拜託,我理工組的耶!但在命運之神的作弄下,原本只想先學投資賺錢的我,間接聽到公司學長的一堂分享課程,裡面推薦了一些投資書目。

我心想:「學長這麼信心十足而且要提早退休了,我就聽話這一次讀讀看,就算沒效果大不了損失個買書錢吧…」這一讀不得了!我從投資理財學到自己多麼膚淺和無知,接著讀一點歷史與管理書,然後認真學習如何閱讀、開始做讀書筆記,2019年讀了50本書,而且更多。

這篇文章以一個原本對閱讀不感興趣的過來人,到擁抱閱讀習慣,且愛不釋手的實際經驗,分享我在2019年養成的「3個新習慣」,讓我能有紀律、有時間、有規劃地,達成年讀50本書的目標。更開心的是,抱著學以致用的心情寫了40篇書評。文末附上今年度的書單以及書評。

為什麼要一年讀50本書?

如果你是閱讀新手,可能會聽過一種說法「貴在精,不在多」。但我告訴你,我不同意,那是對已經有長年閱讀經驗的人說的。像我這種一開始幾乎沒讀過什麼課外讀物的新手來說,連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具體方法都不熟悉,更遑論怎麼判斷哪些是經典書籍,值得一讀再讀。

在2018年底11月,我自覺閱讀速度慢、成效有欠滿意,因此認真讀完了閱讀界的殿堂經典《如何閱讀這本書》並寫下筆記,這也是我寫過的第一篇閱讀筆記。書中對於「閱讀」的觀念和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閱讀不只是對知識的拓展和累積,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書中學到的,理解後活用到日常生活中。

作者在書的開頭就寫到:「這本書就是為了那些想把閱讀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的人而寫。」我心想:「既然閱讀是件花時間又花力氣的事,何嘗不試著用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呢?增進理解力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需要花功夫致力達到的境界。

我認為,具體來說,對於一個作者的生命而言,網路文章就像是數週的濃縮,雜誌專欄則是數個月的濃縮,而一本書常常是五至十年人生歷練的濃縮,當然有些經典名著與自傳,常常是作者一整個人生的濃縮。

對讀者而言,閱讀就像是進入作者的生命,讓我們用很短的時間(幾個小時比起好幾年),高效率地從作者的視角中活過一次這段人生。每讀一本書,就像多活過一些作者歷練,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中添加一分色彩與理解。

一個人的生命長短有限,我們沒辦法靠一己之力活過這麼多遍人生,更無法說自己能看盡人生百態。在這個通才專才還要重要的世界,廣泛閱讀書籍可以開啟自己對不同領域的認識與靈感,許多自己未曾想過的觀點,在閱讀時可能無意間就被某一句話觸動心弦。

所以,為什麼建議你設下一年讀50本書的目標?意思就是每週至少讀一本,活過一個作者的人生。唯有當你先廣泛地閱讀後,才能在這些扇人生櫥窗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漸漸培養出自己的閱讀品味。以下分享我的三個習慣,幫助你實際達成這個目標。

1.遠離社群媒體|保持專注

首先,對我的閱讀習慣最有幫助的,就是遠離以及戒掉社群媒體成癮,「把注意力與時間留給閱讀」。回顧過去的自己,滑手機、逛社群網頁瀏覽別人的狀態,佔去了大部分的空閒時間。我們太過於關心外界的刺激,卻忘了把注意力留給自己,進入書籍作者的世界和他們進行對話。

社群媒體是一種太強大的「分心源」,人的本能是社交的動物,我們需要建立關係,也渴望與人建立關係,社群媒體的設計完全就是針對這點而來。成千上萬的頂尖人員整天埋頭研究,如何搶奪你的注意力,我們這些普通人是毫無勝算的。

時間是有限的資源,這句話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媒體沒告訴你的是,「注意力」才是一個人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有限資源。對我們來說,留給自己用。對媒體來說,你最好全部都留給他們用。在這種利益衝突的情形下,你必須自己做出抉擇。

我自己是把手機裡的社群媒體APP包含臉書、IG、PTT…等完全刪除,只留下LINE、Messenger這類通訊軟體,把通知鈴聲設定成靜音模式。桌上型電腦則是限制社群網頁的使用時間,強迫在固定的半小時時段內,一次看完這些社群媒體,批次化處理總是最有效率。

把時間留給自己,把注意力留給書籍,花更多的心力採取有意識的閱讀。要改變社群媒體成癮的壞習慣,更多詳細的實踐步驟,可以參考我讀完《原子習慣》與《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寫的綜合實踐心得

2.建立晨間習慣|堅守紀律

第二個習慣是,養成每天早上的晨間習慣,把閱讀當成起床後的固定活動,因為剛起床是一個人「精神最清醒,而且專注力最高的時候」。具體的方法是,比自己以前的起床時間,提早60到90分鐘起床,用簡單的起床伸展喚醒身體,然後專心投入閱讀。

如果你是上班族,更該採用這個習慣來「建立屬於自己專屬的閱讀時間」。對上班族而言,工作的當天會不會額外加班,都是未知數。一整天的疲勞下來,回家常常是注意力渙散跟最想休息的時刻,急著想讓腦袋沉澱、休息。

建立晨間習慣的好處是,你幾乎可確保只要遵守規律的就寢時間,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然後再投入設定好的規律習慣。如此一來,你可以擁有幾乎每天相同品質的晨間閱讀,不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對於保持這個習慣也形成良性的循環

我開始養成晨間閱讀習慣後,發現自己能用從容的步調讀書,累積下來的閱讀時間非常可觀。後來,我發現起床後常常會靈感乍現,所以大部分有靈感時就安排寫作與紀錄,沒有靈感的時候就用閱讀度過這個早晨。

一年讀50本、每週讀一本的目標,看似很遙遠,但其實不難達成。我讀過的書籍的閱讀時間,大約落在每本3到8小時,視書的難易與頁數而定。如果養成每天的晨間閱讀習慣,再加上週末偶爾安排幾個完整的閱讀時段,要達成這個目標就顯得簡單許多了。

我從《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的閱讀筆記裡,引述這句我非常喜歡的說法:「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從最微不足道的每天習慣開始下手,積沙成塔才會對長期的自己帶來巨大的改變。

3.寫子彈筆記日誌|追蹤紀錄

第三個習慣是開始寫「子彈筆記」,或者說,用類似寫日記的方式,「追蹤、紀錄」自己的閱讀成果。尤其是「習慣追蹤」這個子彈筆記的方式,對於我自己維持閱讀習慣的紀律最有幫助。

用下圖舉個實際例子,我在每個月的一開始,會把30天的習慣紀錄列出來。例如我固定追蹤的習慣有三個:「運動Exercise)、書寫Write)、閱讀Read)」,我就把每天預計執行的習慣畫上「●」,如果達成目標就畫上「X」。我的閱讀達成標準是「每天至少30分鐘,無論早晚」。

raw-image

雖然標準是每天至少30分鐘,雖然不算長,但重點是「容易達成」。關鍵就在於持續,且盡可能不間斷,容易達成的目標設定方式,更可以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回顧這個方法,除了成功維持最低標準的閱讀習慣之外,每天讀超過30分鐘也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

另外,我還會用在子彈筆記裡,用手寫的方式,紀錄從書中讀到的經典句子,讓腦袋加深印象。紀錄的當下,偶爾也會即興寫下一段閱讀心得,供日後的自己參考與回顧。每過一陣子,再把內容挪到Evernote電子筆記裡面,成為日後撰寫閱讀筆記的素材。

做筆記的方式千百種,但是子彈筆記同時具備各種我需要的功能,且具備無比的擴充彈性客製化特性。非常推薦另一篇我讀完《子彈思考整理術》寫下的手殘派科技人的子彈筆記實踐心得,可以幫助你釐清思緒、檢視人生、掌握習慣。

2019年的閱讀實踐心得

談閱讀習慣這檔事

很多教你建立習慣的文章或書籍,似乎都提過一個常見的迷思:「誤把養成習慣本身當成目標」。意思是,如果你要養成一個習慣,一定要設定背後的目標。這在很多習慣上適用,但在「閱讀習慣」這件事上,我反駁這個說法。

總結我自己這一年來閱讀50本書的感想,我想告訴你的是:「養成閱讀習慣的本身,就是個值得達成的目標」。在開始廣泛閱讀之前,自己簡直像井底之蛙一般無知,我甚至無法定出一個像樣的目標。養成閱讀習慣後,才漸漸打開自己的視野之窗,看到以前不曾想過的光景。

而且我相信,每個人透過閱讀的收穫,在思想上的成長與蛻變,絕對是別人拿不走的寶貴資產。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接觸閱讀不久的新手,不用急著有特別的期待,開始讀就對了!波斯詩人魯米說過:「當你開始跨出步伐,路就會自己展現出來。」閱讀就是這麼回事。

開始多讀、泛讀的好處還有,接觸到不同領域作者的視野,從許多不同角度去堆砌出自己的觀點。還沒擁有足夠的廣度時,的確很難下定決心,全心投入某個狹窄的領域。但是讀到某個程度後,你就可能會找出自己的路。

我很喜歡俄國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這句話:「閱讀就是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想知道偉大人物眼中看到什麼、在想什麼、怎麼想的,就讀他們讀過的書。我們都是普通人,讀書可以讓你更接近偉人一點,哪怕只有那麼一點。

加碼兩個訣竅|讀更多、寫更多

除了達成穩定的閱讀習慣之外,對我改變最大的,就是去年底下定決心開始「分享閱讀心得」這個舉動。我自己曾經面對的困擾是,思緒總是很跳躍,不太容易定下心來,深刻地思考一個議題。

尤其,讀完一本好書之後,如果沒有作筆記、做書摘、沒有納為己用,其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會忘個精光。不消多說,以前填鴨式教育的讀書方式,總是在考完試之後,就把所學全部還給老師了。這非但不是學習,而是浪費時間。

因此,我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後深受啟發,開始對讀過的好書進行思考,整理成閱讀筆記。「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我希望趁我腦袋還靈光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

原本在Medium上分享寫作,後來自己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開始固定發表閱讀心得。以下分享我自己從去年開始廣泛讀書、以及如何寫閱讀心得的兩個訣竅,幫助我「讀更多書」、「寫下更多想法」。

  • Audible有聲書:與其說「」,倒不如說「」更多書。如果有英文底子的讀者,不妨試試看有聲書這個選項。我利用開車通勤的空檔,每個月大約可以多「聽」了1到1.5本的書。而且有聲書跟紙本書的體驗不同,有些由原作者本人說書的自傳,精采程度更甚紙本書十倍有餘
  • 自由書寫術:輕鬆寫,不要停一直寫。以思考的方式想到什麼寫什麼,設定一個30分鐘的時限,即使遇到阻礙或難題,馬上轉移焦點展開新的對話。「唯有當你寫出所有的糟糕點子後,才有可能找到稍微可用的東西。」這個方法讓我詳實地記錄,腦中飄逸奔放的思想。
raw-image

50本書單|讀後感與推薦對象

以下分享我今年讀過的59本書,分別用簡單的一句話,說明我的讀後感推薦對象。基本上,以博客來的書籍分類做母類別,我自己把它用在哪個領域則做為子類別。完整的列表可以參考Google Sheet書單

投資理財|6本

投資金律》投資類別的經典書籍,從四個層面完整剖析: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投資產業。適合投資新手與徬徨的老手。

夠了》低成本指數型基金創始人約翰伯格,批評現代資本價值觀的偏差,提倡投資者應具備的美德。適合有經驗的投資者省思內心。

投資人宣言》跟投資金律同個一作者寫的,比較簡單白話的版本,更適合剛踏入投資領域的新手。對壯年級退休前的讀者亦有幫助。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的著作,鼓勵讀者廣泛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收斂成自己獨特洞見。不只講投資、而是永恆的智慧。

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國外夫妻40歲出頭,達成財務自由的分享,包含各種理財方式跟提早退休的規劃,適合對財務自由有興趣的讀者。

無痛退休》台灣作者所著,先從觀念說起,接著談用那些工具來準備退休。結論是退休不指需要錢,還需要考量各種風險做萬全準備。

商業思維|職場應用|8本

獲利世代》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將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由多國專家精煉而成的紮實商業指南。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把商業模式圖用在「個人」身上,讀完後促使我創立閱讀前哨站的主因,非常適合找不到方向和目標的年輕讀者。

從0到1》矽谷知名創投家彼得‧提爾對於商業模式的洞見,強調獨佔市場的重要,解析異軍突起的企業所具備的要素。適合所有商業職場人士。

訂閱經濟》描述傳統「所有權」至上的企業模式,是如何被「訂閱」模式超車的故事。適合微創業階段、以及思考團隊營運方式轉型的讀者。

影響力》經典的說服協商書籍,你可以學影響力來發揮最大化的商業利益、說服別人、不受別人擺佈。適合總是買東西買到剁手指的讀者。

FBI談判協商術》身處第一線人質談判的專家所寫,充滿實戰血淚的教訓與經驗,內容紮實而且方法絕對有效。在談判協商領域低調的好書。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發揮關懷、建立關係、運用同理心跟人溝通。內容偏日常應用,實用與說服力不及上一本FBI寫的。

跟貝佐斯學創業》在亞馬遜工作最久的韓國工程師所著,揭露一些平常看不到亞馬遜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在職期間學到的創業精神。

商業思維|部落格經營|10本

長銷!》國外知名部落客,說明暢銷、長銷的作品,大多是歷經許多失敗作品後的嘔心瀝血之作。適合任何想創造永久流傳的作品的讀者。

我是GaryVee》超級網紅GaryVee的實戰策略分享,我最有收穫的心得是,歸納許多實際案例後,這條路阻且長,非誠勿試。

打造爆紅集客力》各種網路行銷、顧客成長、媒體經營的實戰策略大集合。不需要每種都拿來用,挑適合的就可以。適合網路創業者與媒體人。

一人公司》讓我重新思考「工作」定義的書,工作就是自己對生活型態的一種選擇。與其盲目成長,更要時時省思對社會或人群的實質貢獻。

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強調創造高品質內容的重要性,期它的經營策略要圍繞在優秀的內容上。適合有興趣個人創業的讀者與部落格經營者。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最近剛讀完的寫作好書,句句扎心,字字痛點。說明該如何淬鍊出一篇好的文章。適合喜歡寫作的所有人。

故事課1》華語世界最厲害的說故事專家許榮哲先生所著,一開始以為案頭太誇大「3分鐘說18萬個故事」,細讀後才品嘗說故事的奧妙。

故事課2》接續故事課1的節奏,更深入講故事對於行銷、創造價值、感動客戶的方法。我在故事方面是個大門外漢,這兩本書啟迪我很多。

數位形象力》主要是Twitter的實戰案例,教你怎麼建立數位形象。重點在於,數位形象是可以「塑造」出來的,書中介紹很多工具與技巧。

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自由接案者如何切洽、創作的心路歷程分享。我認為這本少考量的層面太多,單就眼前的溫飽難支撐長期的穩定。

成長領導|自我成長|11本

原子習慣》改變壞習慣、建立新習慣的暢銷書,內容生動紮實,我藉由這本書戒掉社群網路成癮,推薦給所有想在新年建立新習慣的讀者。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用比較多研究文獻和實際案例來佐證和剖析作者對於「習慣」的觀點。適合搭配原子習慣交互參照。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分享世界各國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如果起床第一件事是滑手機,等於讓別人決定自己的優先序。適合新年養成的習慣。

心流》內容很紮實但是學術用語和引經據典很多,得有些耐性慢慢品嘗。我的感觸是,時時活在當下真心重要,推薦給仍躊躇不前的讀者。

極度專注力》最關鍵的收穫是,「專注力」是一個人最有限,且容易消耗的寶貴資產。注意力在哪哩,成就就在哪裡。適合容易分心的讀者。

高手思維》讀完當下的感覺是「就像讀了100本書」,資訊量非常豐富,用各家不同觀點的書籍編織成精彩獨到的論點。推薦給大眾讀者。

刻意練習》一萬個小時練習的研究始祖,強調努力練習還不夠,必須要目標、有回饋的刻意練習才能成就卓越。適合想精進特定領域的讀者。

恆毅力》如何培養堅持不懈的熱情?如何提高無懼困難的毅力?這本書裡有完整的答案。成功不只是單純的天分,更多時候是堅持的努力。

子彈思考整理術》改變我人生軌跡與閱讀規劃最重要的書,透過親手寫下的日誌與筆記,讓思緒清晰、目標明確、回顧與檢討所有的行動。

五秒法則》幫助我戰勝賴床的口訣,用最快的速度,斬斷腦袋趨吉避凶、追求安逸的本能。整本書稍嫌冗長,適合常常猶豫不決的讀者。

一週工作4小時》國外知名的生產力領域專家所著。書的年代雖久遠,但許多心法與技巧,適合職場人參考,成為高效且掌握優先序的人。

成長領導|領導管理|6本

與成功有約》領導管理的經典名著,我的最大收穫是「品格」是最重要的特質,「值得信任」是最該建立的個人資產。適合所有類型的讀者。

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兩位高階軍官合著,用戰場實例、理論說明、業界案例貫串全書。適合職場主管或大小團隊領導人。

被討厭的勇氣》超級長銷、盤據排行榜數年的書。若人要活的自由、有自由意志,則必須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適合對自己比較沒信心的人。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接續談更深入的議題,特別喜歡講「教人自立」以及「懂得愛」兩張,推薦兩部作品一起讀完,有助於理解。

安靜,就是力量》這是寫給內向者的情書,同是內向者的我點頭如搗蒜。適合所有在成長過程中,甚至出社會後,對內向的自己有所質疑的人。

簡報Show and Tell》圖文並茂地說明了,簡報該如何做到起承轉合。採用許多生動的故事,搭配範例讓讀者容易理解,適合所有職場新鮮人。

社會科學|10本

惡血》真人真事詳實的報導,令人驚訝萬分的生物科技騙局,「一滴血就能驗百病」的理想看似良善,卻潛藏惡心。推薦給還沒看過的讀者。

鯨吞億萬》很像惡血的東方版,近年內最惡名昭彰的金融騙局,一手摧毀了馬來西亞重新振作的根基。對了,甚至連李奧納多也牽涉其中。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同溫層這麼厚?人類從來都不是「獨立思考」的,我們自以為的知識與認知,原來跟整個社會網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用許多的故事與研究,帶你認識人類的認知偏誤、錯誤推斷、預設立場等心理現象的成因,妙趣橫生。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作者受夠了媒體總喜歡唱衰台灣的態度,用獨到且精闢的見解,對於各種議題進行攻防。雖不全然同意但瑕不掩瑜。

未來地圖》矽谷的數位先鋒所著,前半段幾乎可以說是矽谷的近代史合集,後半段開始用偏樂觀的態度,對未來進行分析與預測。

為一般人而戰》美國首位華裔總統參選人,用紮實的數據分析,告訴你美國、甚至全世界,正在發生的大問題。文字間充滿對人性的關懷。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質疑當今社會的資本主義,已經太過於「搾取」地球與人類的資源,是時候轉向真正的解方,帶入民主理念的經濟模式。

異數》成功的人,或成功的公司,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作者透過獨到的分析手法,拆解數則成功故事背後的巧妙解答。推薦給所有讀者。

正義》深入探討什麼是正義?哪種價值觀才是王道?什麼道德觀才是歷久不衰?很硬的一本書,準備好清醒的頭腦,這本書將挑戰你的認知。

自傳小說|8本

沉思錄》羅馬哲學皇帝馬可·奧理略的哲學著作,歷經近2000年的時間考驗,書中智慧仍歷久不衰。適合想學順境、逆境該如何自處的讀者。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夫人的自傳,一路從幼時講到擔任第一夫人後的所有點滴,故事溫暖且激勵人心。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出身社會邊緣,十七歲才正式入學的女孩,到取得劍橋博士學位的震撼故事。推薦給對為人父母的你,教育太重要。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的自傳,口吻謙遜且實在,創業過程完美詮釋了「Just Do It」的公司精神。推薦給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的讀者。

以母之名》美國當紅脫口秀主播的故事,出身於南非且受苦於萬惡的種族隔離主義。即使成長過程艱辛萬分,仍然用微笑對抗全世界。

Can't Hurt Me》美國軍旅傳奇人物,完成多項特種軍隊的魔鬼訓練。如何培養刀槍不入的心靈力量?太好看的一本書,直接讀了兩次。

Where the Crawdads Sing》這本小說描述一個出身沼澤地的邊緣女孩,憑一己之力長大成人,卻被牽連一起沼澤殺人命案。到底兇手是誰?

人生複本》一本以平行時空為背景的小說,錯綜複雜、高潮迭起的劇情,讀來令我大呼過癮。大力推薦,這本平行時空小說跟你想的不一樣。

40篇書評|依主題分類

投資理財

商業思維

成長領導|自我成長

成長領導|領導管理

社會科學

自傳小說

閱讀回顧

若喜歡這篇文章推薦的書,可透過此博客來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原始文章發表於閱讀前哨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ki 瓦基的沙龍
110會員
41內容數
【這是一個愛書人的筆記.書評.推薦.實踐】 嗨!我是站長Waki瓦基,我是愛書人、投資人、經理人;我喜歡閱讀,更喜歡透過文字去紀錄、反芻自己的思緒與收穫。在閱讀前哨站與您分享,跨領域書籍的閱讀心得和感想,以及我親身實踐和精煉之後的見解。
Waki 瓦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7
【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用文字帶領你探索內心的聲音】你試過用「寫」的方式「讀」一本書嗎?本文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成為這樣的我「引導式筆記書」》的作者是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這本書名的前身是《成為這樣的我》,是她在2018年出版的暢銷全球的
Thumbnail
2020/02/07
【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用文字帶領你探索內心的聲音】你試過用「寫」的方式「讀」一本書嗎?本文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成為這樣的我「引導式筆記書」》的作者是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這本書名的前身是《成為這樣的我》,是她在2018年出版的暢銷全球的
Thumbnail
2019/12/14
【除了仇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一張圖讀懂民主式經濟vs.榨取式經濟】《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在說什麼?你知道嗎?二十六位億萬富翁所擁有的財富,和地球上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加總一樣多。你想過嗎?資本主義是引領社會發展前進的火車頭,卻也同時駛向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地球生態浩劫的末路。
Thumbnail
2019/12/14
【除了仇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一張圖讀懂民主式經濟vs.榨取式經濟】《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在說什麼?你知道嗎?二十六位億萬富翁所擁有的財富,和地球上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加總一樣多。你想過嗎?資本主義是引領社會發展前進的火車頭,卻也同時駛向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地球生態浩劫的末路。
Thumbnail
2019/11/30
【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不是末日,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勇氣】今年在工作忙碌之餘,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分享自己對閱讀的心得和評論,過程中不乏自我懷疑與遭遇瓶頸。偶爾會被朋友問到:「什麼原因讓你堅持下去?」、「怎麼突然有這份熱情?」這篇文章我將藉由《恆毅力》所學回答外界與自我內心的3個問題。 
Thumbnail
2019/11/30
【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不是末日,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勇氣】今年在工作忙碌之餘,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分享自己對閱讀的心得和評論,過程中不乏自我懷疑與遭遇瓶頸。偶爾會被朋友問到:「什麼原因讓你堅持下去?」、「怎麼突然有這份熱情?」這篇文章我將藉由《恆毅力》所學回答外界與自我內心的3個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約莫一個月前,我開始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讀書會,每週都會分享一本書, 也可以聽聽別人怎麼說。 有一次被問到「大家都怎麼閱讀」 我覺得是很棒的問題~ 當然,如何閱讀這件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我也嘗試過許多方法, 以下是我自己的閱讀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1.同時看很多本書】 自從用了電子書閱讀器,看書時間
Thumbnail
約莫一個月前,我開始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讀書會,每週都會分享一本書, 也可以聽聽別人怎麼說。 有一次被問到「大家都怎麼閱讀」 我覺得是很棒的問題~ 當然,如何閱讀這件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我也嘗試過許多方法, 以下是我自己的閱讀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1.同時看很多本書】 自從用了電子書閱讀器,看書時間
Thumbnail
閱讀本身並不是一項高尚的行為,無論是透過讀商業書籍來精進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或是透過閱讀小說散文來讓自己放鬆、沈浸書海,閱讀自始自終都只是一段過程而已。《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這本書的重點著眼於商業書的閱讀,目的在於要不就是強化你的「已知」,要不就是學習你的「未知」。
Thumbnail
閱讀本身並不是一項高尚的行為,無論是透過讀商業書籍來精進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或是透過閱讀小說散文來讓自己放鬆、沈浸書海,閱讀自始自終都只是一段過程而已。《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這本書的重點著眼於商業書的閱讀,目的在於要不就是強化你的「已知」,要不就是學習你的「未知」。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這篇主要想分享給,跟我一樣苦惱於無法建立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量的人,這幾個月,我做了什麼來「調整」閱讀習慣。 今年初,我給自己的年度目標中,有一項是要讀 8 本書,從這個數字應該可以感受到,我有多不常看書吧 XD,連一個月讀一本,我都擔心無法達成,所以只設定了 8 本。每個月,我都會檢查一下年度目標的
Thumbnail
這篇主要想分享給,跟我一樣苦惱於無法建立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量的人,這幾個月,我做了什麼來「調整」閱讀習慣。 今年初,我給自己的年度目標中,有一項是要讀 8 本書,從這個數字應該可以感受到,我有多不常看書吧 XD,連一個月讀一本,我都擔心無法達成,所以只設定了 8 本。每個月,我都會檢查一下年度目標的
Thumbnail
先給大家一個倒抽一口氣的數據: 文化部統計,2015年平均每人看8.5本書,2018年竟然掉到了4本。 大家都說想看書,但卻極少有人真的拿起一本書靜下心來看。或許就是少了一個方法、一個心態、一個環境。期許藉由這幾個步驟,我們都可以看遍我們想看的書,從中找到樂趣,活成自己想要的自己。
Thumbnail
先給大家一個倒抽一口氣的數據: 文化部統計,2015年平均每人看8.5本書,2018年竟然掉到了4本。 大家都說想看書,但卻極少有人真的拿起一本書靜下心來看。或許就是少了一個方法、一個心態、一個環境。期許藉由這幾個步驟,我們都可以看遍我們想看的書,從中找到樂趣,活成自己想要的自己。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今年我給自己訂了一個要讀50本書的小目標,不限主題、沒有規則,親友好評的工具書、網友推薦的精彩小說、書店翻到的繪本都可以,我決定都來者不拒的試試看,看看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今年我給自己訂了一個要讀50本書的小目標,不限主題、沒有規則,親友好評的工具書、網友推薦的精彩小說、書店翻到的繪本都可以,我決定都來者不拒的試試看,看看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這幾年有了正職工作後,反而連續幾年都能閱讀超過100本書。 能在工作之餘閱讀如此多的書,除了本身的閱讀速度外,其實還是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這幾年有了正職工作後,反而連續幾年都能閱讀超過100本書。 能在工作之餘閱讀如此多的書,除了本身的閱讀速度外,其實還是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科技業全職上班族如何一年讀50本書+寫40篇書評,實踐心得、書單、書評分享】先分享一段我自己為何設定一年讀50本書,開始擁抱閱讀習慣的故事。身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科技人,30歲前不愛讀課外書,研究所畢業進入了半導體龍頭廠後,埋頭職場與工作。雖然混出了一點成績,也開始帶領團隊,但年近30時……
Thumbnail
【科技業全職上班族如何一年讀50本書+寫40篇書評,實踐心得、書單、書評分享】先分享一段我自己為何設定一年讀50本書,開始擁抱閱讀習慣的故事。身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科技人,30歲前不愛讀課外書,研究所畢業進入了半導體龍頭廠後,埋頭職場與工作。雖然混出了一點成績,也開始帶領團隊,但年近30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