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與意識──陷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推薦兩個朋友互相認識,最近他們因為合作不愉快而鬧翻,我從中了解緣由,聽取雙方的想法,保持中立。衝突起於認知不同,沒有即時表明各自的需求與介意,怕破壞關係皆選擇悶住不說,從小細節累積到大事件,最終還是免不了要爆發。
有一位的說法,讓我專心釐清事件過程,保持平穩心態去理解雙方的對錯,而另一位則讓我的情緒大幅波動,染上他的負面能量。
他沉重的習性,形成強大的能量,強大能量壓境,與我的能量相互干擾,我的潛意識想反擊,使我的情緒因此高漲,殊不知此念一起,便墜入負面空間,久久無法脫離。
即使早已結束對話,我腦中仍不時出現他強硬語氣跟態度,接著隨之而生的是規勸他的想法,甚至聯想怎麼應對他所講的內容,身體五官已沒接觸,腦袋卻一直想著,這似乎是一種量子纏結,連結已從無意識進入意識,形成在意。
過一段時間之後,
我才意識到為何我會一直想反駁、想制止他,難道我是真心為了他好?
「真的是為了他好?」我不斷地反問自己,
「還是為了爭,為了使他能聽得進我的話?」
想到這裡我的內心沉默了......
畢竟與他衝突的人已有3、4個,我以為我是為了避免他再出現同樣的狀況,而想糾正他,透過不斷地抽絲剝繭,結果發現這只不過是為了爭輸贏或抒發情緒的藉口。
怎麼在不知不覺中,我便陷入負面空間?自己的心不夠強,能量不夠大,就很容易被牽引,且能量的干擾不僅僅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其實每一個體所形成的能量場,背後都有無數個連結,我面對的是經過累積的力量,但我相信,能夠察覺到,便能阻止干擾,讓自己回到本心。
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經歷,每一個事件經歷都會與自身的磁場震盪,可能是好,可能是壞,主要是我們很容易陷入某一種能量場,而無法自知,可怕的就是「無法自知」,它的影響在於我們意識之外,想都想不到,就我而言,一時之間我的心念只有爭辯,我只想對方接受,讓他承認他的過失,我才能獲得抒發,我想到的都是對方怎樣怎樣,不應該怎樣怎樣,因為他也是這種意念,而且能量非常強大,能量大的會迫使能量小的與之共振,我因此陷入他製造的能量場
當我意識到「我是不是為了爭」,
才有些微跳脫的感覺,原來修行、修心真的不容易。
avatar-img
73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a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想了解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因為有了意識,所以人有了七情六慾,而七情六慾是痛苦的根源,這些人與人間的情,需求上的慾,造就我們的貪、嗔、癡,導致負面能量拂了一身還滿,是否能夠透過理解什麼,來淨化身心靈,讓自己平和、安定、喜悅、健康。 意識如果是經由基本粒子運動所形成,那麼意識與意識之間會有量
       我們說「量子纏結」是兩個量子具有相互對應的關係,不受距離、時間的約束,彼此互相牽引著,在不受觀測的情況下,兩者皆有可能是任何一種狀態,一經觀測便隨即「塌縮」成為某一確定狀態,兩者之間的效應與運動須用量子力學來描述。       
「量子纏結」被愛因斯坦形容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兩粒子纏結的狀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而常被用於描述哲學或神學中的超自然現象,例如共時性、境由心轉等,這些其實也是意識的一種狀態。
我一直想了解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因為有了意識,所以人有了七情六慾,而七情六慾是痛苦的根源,這些人與人間的情,需求上的慾,造就我們的貪、嗔、癡,導致負面能量拂了一身還滿,是否能夠透過理解什麼,來淨化身心靈,讓自己平和、安定、喜悅、健康。 意識如果是經由基本粒子運動所形成,那麼意識與意識之間會有量
       我們說「量子纏結」是兩個量子具有相互對應的關係,不受距離、時間的約束,彼此互相牽引著,在不受觀測的情況下,兩者皆有可能是任何一種狀態,一經觀測便隨即「塌縮」成為某一確定狀態,兩者之間的效應與運動須用量子力學來描述。       
「量子纏結」被愛因斯坦形容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兩粒子纏結的狀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而常被用於描述哲學或神學中的超自然現象,例如共時性、境由心轉等,這些其實也是意識的一種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能量這件事現在似乎變得很流行,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好奇,什麼是能量,看不見又摸不著,真的會有這種事嗎?而且我也一直在想很多事,怎都不像別人說的,什麼心想事成,其實當我了解能量之後才發現要心想事成,是有很多訣竅的,要做到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因為人生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你不可能一直維持好正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拉開距離之後,有了空間可以思考這段關係的一切。 由於這段關係的形式完全跟真實能量呈現相反,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總覺得很像他周遭很像圍繞了一層厚厚的霧,只有當他短暫直面我的時候才看得到他本人的感覺。 所以我也不確定我們的所有互動,到底有哪些東西是真的有滲透他的,雖然他沒有試圖想要進入的我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能量這件事現在似乎變得很流行,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好奇,什麼是能量,看不見又摸不著,真的會有這種事嗎?而且我也一直在想很多事,怎都不像別人說的,什麼心想事成,其實當我了解能量之後才發現要心想事成,是有很多訣竅的,要做到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因為人生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你不可能一直維持好正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拉開距離之後,有了空間可以思考這段關係的一切。 由於這段關係的形式完全跟真實能量呈現相反,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總覺得很像他周遭很像圍繞了一層厚厚的霧,只有當他短暫直面我的時候才看得到他本人的感覺。 所以我也不確定我們的所有互動,到底有哪些東西是真的有滲透他的,雖然他沒有試圖想要進入的我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