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啊策展,究竟是人人可策?還是深不可策?
方格精選

策展啊策展,究竟是人人可策?還是深不可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我來說,策展定義其實不著重於"展",而是在"策"。

「策展」,應該可以列為近年行銷業的十大濫用名詞之一。(笑)

似乎廣告人、活動公關、展覽設計公司等,都可以掛上這名號然後聽起來很仕紳,並且也成為許多年輕學子眼前的一道光、一種躍躍欲試夢想成為的職涯目標。

好吧,目前策展人就像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那樣(喂不要突然扯政治啦),解釋千百種也隨便大家說。

剛好最近正構思明年出書的內容,也趁機聊聊,對我來說,「策展」究竟是什麼?

raw-image

我的學習之路,是學生時期因社團接觸到活動,職場上從設計、企劃做到行銷,再從異業專案到主題策展。

也因此大大小小的案子都接觸過,像是百貨商場的DP門店陳列、世貿參展的三米寬攤位、動物園紀念品商店的改裝,以及三五百坪左右的科普展覽、甚至中國大陸萬坪以上的博物館規劃。

但所謂策展,我覺得跟"面積大小"沒啥關係。或者說,跟"展覽/展示"這件事不算有直接關係。

而是跟「場域體驗」有關係。

為什麼我不用「建築/室內」或「展場/空間」,而是用「場域」這字眼呢?

因為場域的概念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且必須要有"相對體驗行為"產生。

raw-image

你成功執行了一場二手市集或搖滾音樂會,可以說是"辦活動";你又成功執行了公司品牌形象展或日本oo貓主題特展,也可以說是"辦展覽"。

但不一定有做到"策展"。

而你成功激起了一群人對於舊物再生的思考、關懷音樂會強調的弱勢議題,或者促進了一群人對於品牌價值的追隨互動。

很棒,我們開始了"策展"。

場域不是指展覽形式,而是如何利用空間行為觸發你想述說的故事。

重點在於你激起了什麼樣的深層反應?你想要讓進來的人感受何種概念?哪種啟發?進而獲得什麼而離開?

raw-image

一個場域可以只是單面鏡子、一道長牆的兩端,也可以是一間公寓、甚至一個小鎮。更重要是,你對於思維層面的策劃鋪陳。

有點玄嗎?還是有點懵?其實都沒關係。

就像在談"料理"一樣。我們可以聊聊料理的做法與廚藝技巧,也可以探討食材運用與風土產地,更可以深究城市形象和人文提升。

也就是為何再多人來拍照打卡修圖分享,都無法成就一個真正"策展"意涵;因為那只像一種行銷上的"速食",無法讓你感受到用心料理所帶來的真正溫暖。

所謂的「料理人」,亦或「策展人」,也就沒那麼有距離了。


"場域體驗"是策展的一個核心概念,未來你能做的事,可能比你自己想像的還多更多喔!

讓我們 KEEP WALKING!! (好老的威士忌廣告詞)
raw-image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0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子Liang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個企劃提案吧!」聽到老闆這樣說,你會感到緊張害怕嗎?如果你會感到熱血沸騰、也能很快開始著手進行的話,恭喜你已然是企劃達人;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就繼續看下去...
如果你把策展只看做辦展,那未來方向也會越來越窄。
讓有能力的人全權發揮是好事,但依然得做好風險控管這道防線。
合作重點在於:你們的工作定位需如何互助互補。
企劃人人會想,但企劃書卻不容易寫。一起來學習基礎觀念和技巧吧!
「寫個企劃提案吧!」聽到老闆這樣說,你會感到緊張害怕嗎?如果你會感到熱血沸騰、也能很快開始著手進行的話,恭喜你已然是企劃達人;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就繼續看下去...
如果你把策展只看做辦展,那未來方向也會越來越窄。
讓有能力的人全權發揮是好事,但依然得做好風險控管這道防線。
合作重點在於:你們的工作定位需如何互助互補。
企劃人人會想,但企劃書卻不容易寫。一起來學習基礎觀念和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