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二十堂名家的國文課-自豪與自信(2010.3.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學時認識一位專科插大三的學姐,閒談之中得知已有結婚對象的她打算考研究所,當時她說:我讀書是為了將來教育我的兒女。
那個時候我無法理解,也無法認同,卻始終沒忘記過這個人、這句話。
多年後當我有了孩子,回過頭來想到她,突然之間,了解她話裡的深意。
今年初訂定的計畫裡,最重要的項目便是自我成長,原因就在一個停止成長的媽媽無法給子女好的教育,更別提以身作則了。我在圖書館的書海裏找尋方向,很幸運地,二十堂名家國文課給了我活水泉源般的靈感,也讓我回想起白衣黑裙、企圖遍覽群書的那段青春歲月。
首部曲--自豪與自信
源起:搶救國文大作戰,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李素真主編,獻給關心自己、關心兒女、關心學生、關心教育、文化、國家前程的你。
2005年6月商周出版,節選名家文章如余光中、余秋雨、琦君、王鼎鈞、子敏、蔡文甫、張拓蕪、隱地、王財貴、廖玉惠、李瑞騰、龔鵬程、公孫策、李素真、顏元叔、張曉風、曾昭旭、林安梧共二十篇文章,分成啟蒙篇(轉益多師是汝師)及砥礪篇(熟讀深思子自知)。
利用上下班搭乘捷運的片段時間,將自豪與自信閱讀完畢,有心搶救國學者,若是不知從何著手,可以從二十堂名家國文課(有三本) 看起,裡面有淺顯易懂的觀念,也衍生其他可讀的國學書籍,即便真不知從何著手,還有琦君親切的文風替我們帶路。
非常同意余光中所言:一個人的中文根柢,必須深固於中學時代,若是等到大學才來補救,就太晚了。還有余秋雨所言:對一個孩子來說,領悟不多,記憶很好,而且特別能記住那些不大能領悟的部份,然後用很長的日子,去慢慢反芻。這兩句話,我已親身體驗。
因此,早早便開始教幼女背詩,邵康節蒙學詩、樂府詩江南可採蓮、李白靜夜思、王維相思、孟浩然春曉......,記得不記得無所謂,給孩子一點印象,直到上幼兒園,開始有長遠記憶,加上學校也教,真的背的上幾首詩了。
余秋雨還說:中國古籍浩如煙海,但只要入得其內,便能發現諸多門徑。即使是稱做備要的書籍,也要懂得區分其中的基元典籍和衍伸學說,然後明白何處專攻,何處精研,何處泛讀,何處瀏覽。以我的經驗,尋找區分的界線,便是充滿興趣的一件事,因為基元和衍伸常常混雜,即便區分清楚了,又會發現基元之中還有基元,衍伸之外還有衍伸。這樣閱讀,一路探詢結構,步步都有發現,自身的思維與古代的典籍相與斡旋,事半功倍。
何飛鵬也說:中文乃眾學之本。同時引用了當代哲學家海格爾兩句話--語言乃存有之居所,彼端之開啟。
好好讀書、認真寫作,自是訓練邏輯、整理思緒的最佳方法,這也是我忙裡仍要偷閒寫部落格原因之ㄧ。
貳部曲--起向高樓撞曉鐘,叁部曲--鐵肩擔道義,是我下一、二要讀的書。
avatar-img
62會員
349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箏。女子生活學 的其他內容
中華文化是個大圓,每個人都在圓中間,中文是其半徑, 半徑有多長,圓才能畫多大,半徑一旦崩潰,便不成圓了。                                                  ---余光中
誰是雷夫 艾斯奎? 他是全美最好、最有趣、最有影響力的老師, 是唯一受歐普拉和達賴喇嘛表揚的公立中小學老師。 也是唯一獲得美國總統頒贈國家藝術獎章的老師。 25年來在最前線會漏雨的斗室中(洛杉磯哈伯特小學Hobart Elementary School)認真地實踐有教無類的精神
作者:李家同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3/5/1 一、為什麼需要大量閱讀 1.看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卻搞不清楚這本書或這篇文章再說什麼,就是不能閱讀(cannot read)。 2.生活中普遍可見的常識不可能全部依靠課本而獲得,因為教科書的內容是屬於最精華和基礎的知識,學校的教材無法編寫
知名親職作家番紅花所寫,提供許多分數以外觀點的親職書,我相信這本書能帶給父母不同的視野與提醒,故不在這裡寫上自己的感想,作家所言不一定適合自己家庭,只要擷取認同且適合的,客製化養育家中的孩子,每個孩子就能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開始閱讀這本書是在我寫完 夢想不是說說而已 這篇文章之後,特別有感覺,「出發」一書是陳彥博參加四大極地大滿貫總冠軍賽的故事,傳遞努力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信念。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這本書有四個章節,主要在探討瑞典的「家庭」「教育」「工作」和「幸福」。 我喜歡瑞典人的家庭觀念,刻意安排相聚時刻,聚時同歡同樂,分享彼此能夠分享的事物,但又會刻意保持彼此的距離,尊重彼此的生活,即便已老已弱,依然如此。
中華文化是個大圓,每個人都在圓中間,中文是其半徑, 半徑有多長,圓才能畫多大,半徑一旦崩潰,便不成圓了。                                                  ---余光中
誰是雷夫 艾斯奎? 他是全美最好、最有趣、最有影響力的老師, 是唯一受歐普拉和達賴喇嘛表揚的公立中小學老師。 也是唯一獲得美國總統頒贈國家藝術獎章的老師。 25年來在最前線會漏雨的斗室中(洛杉磯哈伯特小學Hobart Elementary School)認真地實踐有教無類的精神
作者:李家同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3/5/1 一、為什麼需要大量閱讀 1.看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卻搞不清楚這本書或這篇文章再說什麼,就是不能閱讀(cannot read)。 2.生活中普遍可見的常識不可能全部依靠課本而獲得,因為教科書的內容是屬於最精華和基礎的知識,學校的教材無法編寫
知名親職作家番紅花所寫,提供許多分數以外觀點的親職書,我相信這本書能帶給父母不同的視野與提醒,故不在這裡寫上自己的感想,作家所言不一定適合自己家庭,只要擷取認同且適合的,客製化養育家中的孩子,每個孩子就能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開始閱讀這本書是在我寫完 夢想不是說說而已 這篇文章之後,特別有感覺,「出發」一書是陳彥博參加四大極地大滿貫總冠軍賽的故事,傳遞努力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信念。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這本書有四個章節,主要在探討瑞典的「家庭」「教育」「工作」和「幸福」。 我喜歡瑞典人的家庭觀念,刻意安排相聚時刻,聚時同歡同樂,分享彼此能夠分享的事物,但又會刻意保持彼此的距離,尊重彼此的生活,即便已老已弱,依然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此篇引用<我二十一歲那年>英國詩人豪斯曼的作品,化名小梅為文章女主角,講述有關個人的成長故事,從懵懂無知到學會自我照顧,並感謝媽媽在低潮時的陪伴。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Thumbnail
假如我們同意: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時侯就是「小學階段」~相信小學老師的言行會影響到這小孩未來人生,那麼談小學的教育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作者提出了非常多她對小學教育的觀點,而書中那個真正經歷美國小學教育內容的幸運小朋友,名叫「姚頭丸」。姚頭丸到了美國小學上課第一天就收到影響他一輩子的禮物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此篇引用<我二十一歲那年>英國詩人豪斯曼的作品,化名小梅為文章女主角,講述有關個人的成長故事,從懵懂無知到學會自我照顧,並感謝媽媽在低潮時的陪伴。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Thumbnail
假如我們同意: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時侯就是「小學階段」~相信小學老師的言行會影響到這小孩未來人生,那麼談小學的教育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作者提出了非常多她對小學教育的觀點,而書中那個真正經歷美國小學教育內容的幸運小朋友,名叫「姚頭丸」。姚頭丸到了美國小學上課第一天就收到影響他一輩子的禮物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