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我的槓頭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哎呦,我的槓頭啊!
  圖一到圖五的照片,是最近某拍賣公司即將上拍的重要拍品,品名:「紅沁大玉琮」,說明寫是明代「江東巨眼」華夏舊藏。華夏,字中甫,為明代中晚期鑑藏鉅子。
  玉器附有「原裝」木盒,盒蓋上刻款: 《三代器琮考》:古帝王有六瑞之玉,蒼璧祈天,黃琮祈地,青珪設東方,白琥設西方,赤璋設南方,玄璜設北方。此琮亦六瑞之一也,高漢尺一寸八分,寬二寸八分,四方形式,中一圓洞,上下錯刀四圍花紋,細如髮絲,全體斑駁陸離,一種古厚之氣撲入眉宇,可稱為無上上品,其為三代之器無疑矣,誠希世之珍也。無錫華氏小真賞齋藏。

  這個木盒上面的字,正好敘述「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我們現在看到外方內圓這種器形,都知道這是「琮」。事實上,外方內圓這種器型在漢代時,就沒人認得出是周禮書上描述做為祭地禮器的「琮」。參考北宋洪適(1117年—1184年)撰寫的「隸續」書中記載漢代柳敏碑上的圖案(圖六),就知道漢代認為「琮」是什麼樣式。
  宋代官窯倒是有製作不少外方內圓的瓷器,不是中心貫穿的樣式,而是外方內圓取芯留底的瓶型器物。故宮就有收藏數件宋代這種器型的瓷器(圖七),只是史料中沒看到宋代怎麼稱呼這種器型。反而是北宋太常博土聶崇義撰「三禮圖」,畫了一個八方形器,寫「八方以象地」,稱之為「黃琮」(圖八)!
  到了明代方于魯編撰「方式墨譜」,這本介紹墨錠的書上有一件外方內圓的圖案,圖案中間寫著器名,名稱是「蓍草瓶」(圖九)。
  在明代書籍中「蓍草瓶」多次出現,可見明代的人還是不知道這種外方內圓的器型就是禮器裡的「琮」,而是稱為「蓍草瓶」。
  清乾隆喜愛古玩,由於這種外方內圓的出土玉器頗多,乾隆自己考證後,認為這種器型叫做「杠頭」,甚至棄「蓍草瓶」這個名字不用,把鑲底的「槓頭」稱為「槓頭筒」(圖十)、「槓頭瓶」。
  琮真正被正名是要到光緒十五年(1889)吳大澂著「古玉圖考」印行,吳大澂幫這種外方內圓的器型正名,這種形制的玉器大家才知道原來就是禮器的「琮」(圖十一)!
  既然到了清晚「琮」才被正名,清早稱為「槓頭」,這種器型的瓶子在明代稱為「蓍草瓶」,和「琮」這個名稱完全沾不上邊,那麼怎麼可能鼎鼎大名的明代鑑賞大家認定的器名,會和許多明代書籍記載的器名不同?
  真相只有一個(圖十二)!資料都攤開了,自己評斷吧!
照片請看連結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71268476335404/permalink/237035028309387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大俠的沙龍
4會員
71內容數
Facebook社團「中華古玩論壇」管理員
黃大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機會是自己給自己的   汪榮譽理事長的展品總能吸引最多參觀者的注意。而且汪榮譽理事長的收藏故事也值得借鏡學習。   昨天有位協會會員夫妻到展覽找我,希望我給他們一些建議。我看了他們十幾年前在歐洲古董店買的中國古玉,竟是一些蚌埠貨仿品,我只能實話實說。   我看他們蠻失望的,就帶他們到汪榮譽會長
Thumbnail
2025/04/21
機會是自己給自己的   汪榮譽理事長的展品總能吸引最多參觀者的注意。而且汪榮譽理事長的收藏故事也值得借鏡學習。   昨天有位協會會員夫妻到展覽找我,希望我給他們一些建議。我看了他們十幾年前在歐洲古董店買的中國古玉,竟是一些蚌埠貨仿品,我只能實話實說。   我看他們蠻失望的,就帶他們到汪榮譽會長
Thumbnail
2024/12/06
電腦字   不久前在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帖:如何辨識「古董」上的「電腦字體」?   擷取其中一段:「現今的造假技術日新月異,許多「古董」上的文字都是利用現代化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自備字體)工具製作而成的。對於那些對電腦字研究不足或了解有限,同時又深深沉迷於這類藏品的收藏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
Thumbnail
2024/12/06
電腦字   不久前在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帖:如何辨識「古董」上的「電腦字體」?   擷取其中一段:「現今的造假技術日新月異,許多「古董」上的文字都是利用現代化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自備字體)工具製作而成的。對於那些對電腦字研究不足或了解有限,同時又深深沉迷於這類藏品的收藏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
Thumbnail
2024/10/04
故宮典藏文物編號的由來   民國13年10月23日,直系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兵變,劫持大總統曹錕,推翻內閣,黃郛擔任代理內閣總理,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溥儀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   之後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委員會由政府方
Thumbnail
2024/10/04
故宮典藏文物編號的由來   民國13年10月23日,直系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兵變,劫持大總統曹錕,推翻內閣,黃郛擔任代理內閣總理,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溥儀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   之後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委員會由政府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生肝膽,馬紫煙, 誰道墨佈掛前川? 雲消未盡,人間總有青天, 相道爭看日和月。 寫流水,曲水和暢, 或有個是真意。 瓊香滿席,點石為絹, 教人忘卻樊籠愁思。  (啊,直教吾忘卻愁思。) 乾隆時期仿古硯的制作最有新意。當年曾大量制作端石、歙石、宜興澄泥等各式仿古套硯,特别是成套的仿古
Thumbnail
生肝膽,馬紫煙, 誰道墨佈掛前川? 雲消未盡,人間總有青天, 相道爭看日和月。 寫流水,曲水和暢, 或有個是真意。 瓊香滿席,點石為絹, 教人忘卻樊籠愁思。  (啊,直教吾忘卻愁思。) 乾隆時期仿古硯的制作最有新意。當年曾大量制作端石、歙石、宜興澄泥等各式仿古套硯,特别是成套的仿古
Thumbnail
【專題二:器物大觀】 8/23(三) 13:00-15:00 主講人:蔡慶良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科長 講題:古式再興—西漢玉器龍獸母題對明末清初玉器的影響 [課程簡介]   依序帶領與會者觀賞各個時代的玉器,從戰國到西東漢、西晉至北宋,再到南宋與明清等,透過照片逐步分析並整
Thumbnail
【專題二:器物大觀】 8/23(三) 13:00-15:00 主講人:蔡慶良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科長 講題:古式再興—西漢玉器龍獸母題對明末清初玉器的影響 [課程簡介]   依序帶領與會者觀賞各個時代的玉器,從戰國到西東漢、西晉至北宋,再到南宋與明清等,透過照片逐步分析並整
Thumbnail
披風扣   明太祖朱元璋採取「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並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服飾制度。  明代服飾中的披風是從宋代褙子發展而來(圖一),是明代男女都可穿用的外套款式。這種披風和我們現代認知的披風不同,是一種直領對衿、長袖、兩腋下開衩、前後不相連,胸口位置僅有一個鈕
Thumbnail
披風扣   明太祖朱元璋採取「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並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服飾制度。  明代服飾中的披風是從宋代褙子發展而來(圖一),是明代男女都可穿用的外套款式。這種披風和我們現代認知的披風不同,是一種直領對衿、長袖、兩腋下開衩、前後不相連,胸口位置僅有一個鈕
Thumbnail
㚕磬與故宮合作開發的「傳承宋瓷經典的粉青官釉系列作品」,創作計畫雖已終止,但其作仍為現有故宮典藏青瓷器物中,廣受熱烈迴響的逸品。其緣於汝窯本身燒製的工藝精湛,釉色天藍,在釉薄處透著粉紅色光澤,優雅典麗的氣質以及傳世極為稀少之故,但凡進入大型國際拍賣會的珍品,幾乎都能刷新天價紀錄。因此,㚕磬與故宮攜手
Thumbnail
㚕磬與故宮合作開發的「傳承宋瓷經典的粉青官釉系列作品」,創作計畫雖已終止,但其作仍為現有故宮典藏青瓷器物中,廣受熱烈迴響的逸品。其緣於汝窯本身燒製的工藝精湛,釉色天藍,在釉薄處透著粉紅色光澤,優雅典麗的氣質以及傳世極為稀少之故,但凡進入大型國際拍賣會的珍品,幾乎都能刷新天價紀錄。因此,㚕磬與故宮攜手
Thumbnail
作者:蔣大鴻 明朝 目錄 1 字字金第一 2 戒學者遵律第二 3 山水配合第三 4 格龍卦第四 5 論宮行度第五 6 入首卦第六 7 依龍立向第七 8 水口卦第八 9 明堂三局第九 10 九宮挨星第十 11 三元氣運第十一 12 尋龍認穴第十二 13 山洋別法第十三 14 納氣吉凶第十四
Thumbnail
作者:蔣大鴻 明朝 目錄 1 字字金第一 2 戒學者遵律第二 3 山水配合第三 4 格龍卦第四 5 論宮行度第五 6 入首卦第六 7 依龍立向第七 8 水口卦第八 9 明堂三局第九 10 九宮挨星第十 11 三元氣運第十一 12 尋龍認穴第十二 13 山洋別法第十三 14 納氣吉凶第十四
Thumbnail
終於完成屬於自己心中明代永樂皇帝時期的青花風格的青花盤。 今天是青花禪繞上課的日子,即使傾盆大雨也不減上課的興致,這次的課程,直接挑戰禪繞延伸藝術,老師說:「我們是進階班。」這讓自己驚嚇不已,我可是第一次畫這青花禪繞,真的超級沒有信心。 🌿慕名同學,遠到而來 🌿禪陀羅 首先復習禪繞五元素
Thumbnail
終於完成屬於自己心中明代永樂皇帝時期的青花風格的青花盤。 今天是青花禪繞上課的日子,即使傾盆大雨也不減上課的興致,這次的課程,直接挑戰禪繞延伸藝術,老師說:「我們是進階班。」這讓自己驚嚇不已,我可是第一次畫這青花禪繞,真的超級沒有信心。 🌿慕名同學,遠到而來 🌿禪陀羅 首先復習禪繞五元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