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官謊真相》:一刻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香港反修例餘波中看了這部電影,比起《返校》講述台灣戒嚴時期,《官謊真相》刻劃傳媒、政府職員和政治人物的角力,女主角由原本「打份工」到瞬間成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寫實,女主角經歷漫長煎熬後仍帶笑意說一句”i would do it again”,看得教人更心有戚戚然,為了真相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電影講述英國政府通訊總部職員 Katharine Gun有天收到一封內部電郵,發現英國政府為了配合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企圖透過竊聽威脅小國投票,改變聯合國的表決結果,同事們起初也表驚訝,但數秒後也就聳聳肩回到工作崗位,Katharine內心躊躇想做點什麼,回到家看著電視中說謊的官員,她激動大叫「they fucking lie」,被男友冷不防一句「妳對著電視叫也沒有用」。
決定寄出機密的瞬間。
按捺不住情緒,Katharine最終向反戰友人透露訊息,並寄出了電郵內容複本,然後天天等媒體報導,然而當真的出報導了,因為登了整張電郵內容,她又害怕「官方保密法案」追究到頭上來,這種期望媒體如何報導有利自己的做法,在香港我們都經歷過,但就像記者在開庭前對Katharine說,她所做的才是舉足輕重的事,良心的糾結也更合符人性,沒有人生來就有正義感,Katharine的衝動差點害正坐「移民監」的男友被遣反回國,她個人在未正式被起訴前一整年的不安,都是正義感帶來的後果,當最後步進法庭,是政府更骯髒的想法救了她,好壞難以判斷。

又想說回香港,當許多媒體查出陳彥霖、周梓樂的死因有嫌疑,還有許多醫護人員、消防員、救護員現身記者會成為蒙面的吹哨者,可惜沒有更致命的證據和最好的時間,真相似乎還藏在遙不可及的地方,我想這部電影更適合身在政府中下層的公職人員看,誰不是為了薪高糧準加入政府,但如果有些事你看不過眼,會不會有一刻你能像Katharine那樣鼓起勇氣,具名不具名也好,去嘗試當一回吹哨者?《23條》通過後,代價就會更沉重了。
也許有人說美國政府到現在仍在做盡不見得光的勾當,但誰能說Katharine的告密沒有意義?歷史不只一個吹哨者,勇氣是深受感動的過去累積起來的,但願香港的吹哨者比篤灰者多,在最壞的年代,捍衛自由還是苟且偷生,是時候衝動一次。
P.S. 電影末播放了真人Katharine步出法庭從容的樣子,她對著問她有沒有後悔的媒體說”i would do it again”。
我想起那些無悔的被捕抗爭者、義務律師、表態者、具名不具名發聲的醫生護士們,在明滅不定的日子,你們是自帶spot light的螢火蟲們,像Katharine那樣象徵著希望與愛。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淪落人》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港式童話故事,摻雜少許現實苦澀,在這欠缺希望的城市尤為需要,Evelyn受故鄉婚姻、家庭經濟壓力苦笑只能暫時做「賓妹」,放棄攝影理想,她是每個沒有「父幹」的香港人的寫照,至於能不能遇上Dream Giver,我們各有各的命,盡力便好。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淪落人》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港式童話故事,摻雜少許現實苦澀,在這欠缺希望的城市尤為需要,Evelyn受故鄉婚姻、家庭經濟壓力苦笑只能暫時做「賓妹」,放棄攝影理想,她是每個沒有「父幹」的香港人的寫照,至於能不能遇上Dream Giver,我們各有各的命,盡力便好。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一則新聞瘋傳,正義的網友都跳出來留言抗議這起冷血事件的主角,四界輿論聲不斷,更有網友展開一連串肉搜任務,決心揪出這名無情的女子......」電視傳來急促的女聲,語氣抑揚頓挫而帶著悲憤。
Thumbnail
忘了多久沒有面對到自己的情緒,放任自己腐爛、荒廢...虛度光陰,不好不壞的心情伴隨數年,感覺離不開小框框,但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最近看了一個電影﹝噤界:入侵日﹞ 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狂風暴雨下...雷電交加,女主角悲痛的情緒在電閃的時刻嘶吼,而後來的雷鳴就像怕被人知道一樣,掩蓋了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敢耍賴,誰能奈我何 前言 晨起拉筋後,拿起遙控器,打開MOD的<戲劇館+>,裡面的歷史頻道有部<世界醜聞大全>吸引目光,點開後,第一個談論的就是<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迄今女主角仍深受其害,但卻已能勇敢的出來透透氣,她活過來了。 柯林頓的可信度 1998年1月19
Thumbnail
我說到做到,我這個人沒有事情說到沒做到的,只要國防部一句話我把兵役薪資每年每個月薪資改兩千萬,我立刻去報名十年志願役,和台海發生戰爭我志願去金門站前線,假如十年不夠我自己在加十年變20年志願役,你看我敢不敢啦,我是敢拉但國防部不敢啦。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電影開場向觀眾展示了一起最典型的「詐騙過程」。退休女老師正在籌錢要為剛過世的警察丈夫蓋墳墓,沒想到一通隨機播打的電話,竟讓她失去了思考能力,聽著電話另一端的歹徒辱罵自己,逼她將屋內所有現鈔丟到樓下。對於一名總在糾正別人語法的知識份子,課堂上理性授課的她,卻在情急之下聽信了這邏輯充滿漏洞的謊言,彷彿親
朋友相約我去看電影 配合我的時間限制 所以最終商量結果 選了這部〈天一亮,就想見到你〉 片名及海報 讓人以為只是一部青春愛情文藝片 我想這樣的框架總是難免 女主角是一位無法脫下口罩好好說話的資優生 甚至是所謂的工具人 無法拒絕他人的請託 總是把別人賦予的工作當作是自己的任務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一則新聞瘋傳,正義的網友都跳出來留言抗議這起冷血事件的主角,四界輿論聲不斷,更有網友展開一連串肉搜任務,決心揪出這名無情的女子......」電視傳來急促的女聲,語氣抑揚頓挫而帶著悲憤。
Thumbnail
忘了多久沒有面對到自己的情緒,放任自己腐爛、荒廢...虛度光陰,不好不壞的心情伴隨數年,感覺離不開小框框,但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最近看了一個電影﹝噤界:入侵日﹞ 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狂風暴雨下...雷電交加,女主角悲痛的情緒在電閃的時刻嘶吼,而後來的雷鳴就像怕被人知道一樣,掩蓋了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敢耍賴,誰能奈我何 前言 晨起拉筋後,拿起遙控器,打開MOD的<戲劇館+>,裡面的歷史頻道有部<世界醜聞大全>吸引目光,點開後,第一個談論的就是<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迄今女主角仍深受其害,但卻已能勇敢的出來透透氣,她活過來了。 柯林頓的可信度 1998年1月19
Thumbnail
我說到做到,我這個人沒有事情說到沒做到的,只要國防部一句話我把兵役薪資每年每個月薪資改兩千萬,我立刻去報名十年志願役,和台海發生戰爭我志願去金門站前線,假如十年不夠我自己在加十年變20年志願役,你看我敢不敢啦,我是敢拉但國防部不敢啦。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電影開場向觀眾展示了一起最典型的「詐騙過程」。退休女老師正在籌錢要為剛過世的警察丈夫蓋墳墓,沒想到一通隨機播打的電話,竟讓她失去了思考能力,聽著電話另一端的歹徒辱罵自己,逼她將屋內所有現鈔丟到樓下。對於一名總在糾正別人語法的知識份子,課堂上理性授課的她,卻在情急之下聽信了這邏輯充滿漏洞的謊言,彷彿親
朋友相約我去看電影 配合我的時間限制 所以最終商量結果 選了這部〈天一亮,就想見到你〉 片名及海報 讓人以為只是一部青春愛情文藝片 我想這樣的框架總是難免 女主角是一位無法脫下口罩好好說話的資優生 甚至是所謂的工具人 無法拒絕他人的請託 總是把別人賦予的工作當作是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