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38) - 長恨此身非我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
東坡完成了赤壁的三篇作品後,文學造詣更上一層樓,之後的作品沒有太華麗的詞藻,也寫得意境高遠,超然雋永。

東坡謫居黃州時,家中還留著幾個願同清苦的侍兒,其中有朝雲,本姓王,字子霞,錢塘人,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東坡在杭州通判任上時,投入蘇家,當時只有12歲。

初到黃州,朝雲年20歲,東坡與她接近的機會較多,感情自然親密起來。元豐六年(西元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東坡48歲,朝雲為東坡生了一個兒子,算是暮年得子,非常高興,東坡為這庶出的稚子,取名遯(ㄉㄨㄣˋ),乳名幹兒。遯者,《易經》卦名。艮(☶)​下乾(☰)​上,表隱退之象。此時東坡可能有避世之意,或希望兒子的光芒可以內斂一點。但隔年七月二十八日不幸早夭,作詩哭之。

遯兒生後第三日,俗為「三朝」,作「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東坡此詩無任何弦外之音,只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期望,但看在其他士大夫眼中,或許覺得又被東坡譏諷。

後赤壁賦,是東坡從雪堂回家路上寫的,雪堂是東坡安頓內心世界的地方,在此讀書、寫作與會客;晚上回住家臨皋亭,則是回到了現實生活。元豐六年春,某天喝醉,從雪堂回家的路上,作《臨江仙》紀錄自己的感悟。

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ㄏㄨ ˊ)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東坡本身不愛也不擅飲酒,但此時卻醉了醒、醒了又醉,可知東坡心情相當不好。之前在密州時,東坡寫了《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送給弟弟,詞序寫「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也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才喝醉。

從字面上看上片,只是一段平實的記事,記錄了東坡夜飲東坡(雪堂),直到三更半夜才獨自回到住家臨皋亭,不料家中童僕早已熟睡,他敲了許久的門,卻無人回應,只有鼾聲傳來。進不了家門的東坡只好倚著枴杖,站在門外,靜聽不遠處的江水聲。

「夜飲東坡醒復醉」,似寫聚會之暢飲或獨自飲酒,因此才會晚歸。可是,這「醒復醉」三字,何嘗不也道盡東坡在現實人生裡的種種挫折?東坡文學中,「醉」如同「夢」,都代表了生命的虛妄與無常,人生道路上的執著追求、癡迷眷戀,就好像喝醉酒的人一樣,跌入幻象,茫茫然而不自覺。而三更歸來,敲門不應,流露的是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無依無靠的寂寞

不得其門的東坡如何自處呢?「倚杖聽江聲」,我們看到的是淒然孤獨的身影倚靠著自己的拐杖,是無法逃避人老的事實,在意識到自己年華逐漸老去的同時,又聽著江水在寂靜的夜裡不停的流逝,孔子昔日曾對著滔滔江水感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滾滾江水,本來就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時間的消逝,更何況值此夜深人靜,孤身酒醒卻有家歸不得的時刻,其感慨焉能不深?

下片所寫便是「倚杖聽江聲」的感慨與體悟。

「長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指身不由己。此處用《莊子 知北遊》的寓言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舜問老師丞:「我的身體不屬於我所有,那究竟是屬於誰所有呢?」老師回答他:「是天地暫時借給你的形體。」因此,若從個體來看,生命是短暫的,且不是由人自主的。然而,許多人卻拼命從這驅殼起念,為口腹之慾、名利而奔波勞碌,為的只是滿足根本不屬於自己的軀體之樂。此刻,東坡無限感觸,不禁自問:「何時忘卻營營?」如果對自己有形的身體尚且無法自主,那麼,汲汲營營於各種功名利祿,又何嘗不也是鏡花水月,轉眼成空?「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是東坡自我觀照後的深沈感嘆。

然而,除了江水流逝的聲音之外,沉思中的東坡卻也看到也感受到「夜闌風靜縠紋平」夜色寂寂,晚風歇止,江水平靜無波紋。這是大自然給予他的回應,在一片寂靜之中,情緒慢慢沉澱,心靈也漸趨平靜,唯有當我們內心平靜時,我們才有可能面對自己,進而真正的認識自己。東坡從「醒復醉」、「敲門都不應」到「倚杖聽江聲」,然後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慨歎,但是,面對著「夜闌風靜穀紋平」,他心中的波濤漸漸平和,他內在的情思亦隨之澄淨,進而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體悟。

這體悟就如同孔子在《論語 公冶長》所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理想既然無法在現世裡實踐,那就放下一切,駕著小船,遠離擾攘的塵世,自由自在的在江海上,逍遙的度過餘生吧!與其說是消極的隱退思想,不如說是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心境,與《後赤壁賦》「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的自適心境結合,正如陶淵明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大化指的是宇宙天地的自然變化,亦即生死禍福。知其自然來去,便無須喜樂,不應憂懼。成敗得失、毀譽榮辱,皆來去有時,即使努力應對,亦不盡人意,因此便無需再多慮多憂。看似無為,其實便是陶淵明積極面對的人生觀。東坡曠達的胸襟,事實上正是儒釋道思想圓融合一的呈現。

當年烏臺詩案後,神宗一直掛念著如何再度啟用東坡,除了欣賞東坡的文學外,也知道東坡在地方的辦事能力,密州的蝗災、徐州的水災,東坡都處理得很好。而此時朝廷的政治亂象有增無減,宋神宗亟欲有一番作為,遂與群臣討論啟用東坡的事宜,但新黨當然不可讓此事成真,當年烏臺詩案就是想置東坡於死地,因神宗最後決斷才只有貶謫黃州,此事再度擱置。

當朝士大夫對於反對新法的,就只有一條路,將這些人從中央貶往地方,當年東坡《記承天寺夜遊》所拜訪的張懷民,也是受害者之一。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閒人」一詞,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閒的人,無事才出來賞月。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月夜處處都有,卻是只有情緻高雅的人才能欣賞,延續著之前「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的論調。

張懷民,名夢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曾築亭於住所之旁,以縱攬江山之勝概,蘇軾名之為快哉亭。蘇轍亦有《黃州快哉亭記》,謂張懷民雖屈居主簿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罣礙於遷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位有過人品格的人。

《黃州快哉亭記》可看出蘇轍寫文章的功力不遜於其兄。

江(長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漢、沔(ㄇㄧㄢˇ),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注入),與海相若(江流似大海波濤)。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張君夢得,謫居齊安(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氣勢非凡所以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三十里為一舍)。 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合;開闔,聚散也)。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 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几(小桌子)席之上,舉目而足(張開眼睛就能看得滿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縱橫排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之所以為快哉者也(以風景言之)。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先描寫景觀,後寫風流人物,人事物皆快哉)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風聲)至者 。王披襟(衣服前衽)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 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 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際遇變化)也, 而風何與(干;關係)焉

士生於世,使其中(內心)不自得,將(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快活)?今張君不以謫為患, 收會計(總計考核)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 ,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蓬草編成的門戶,形容貧窮)甕牖(ㄧㄡˇ拿破甕做窗,亦形容貧窮),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舒暢)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承受)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下篇預告:黃州後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19
1. 別黃州 2.《西江月 點點樓頭細雨》、《滿庭芳 歸去來兮》
Thumbnail
2019/12/19
1. 別黃州 2.《西江月 點點樓頭細雨》、《滿庭芳 歸去來兮》
Thumbnail
2019/12/13
1. 自省的東坡 2. 快哉亭的由來 3.《滿庭芳 三十三年》、《水調歌頭 落日繡簾卷》、《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
Thumbnail
2019/12/13
1. 自省的東坡 2. 快哉亭的由來 3.《滿庭芳 三十三年》、《水調歌頭 落日繡簾卷》、《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
Thumbnail
2019/11/28
1. 由詞體轉換為賦體的原因:以理導情 2.前後《赤壁賦》
Thumbnail
2019/11/28
1. 由詞體轉換為賦體的原因:以理導情 2.前後《赤壁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學作品不一定為自述之作,這種幻象般的「身分轉換」,是設身處地的想像,以代其他人表達情志,並不罕見。
Thumbnail
文學作品不一定為自述之作,這種幻象般的「身分轉換」,是設身處地的想像,以代其他人表達情志,並不罕見。
Thumbnail
浣花溪寺窗外稀稀落落的下著雨,杜甫身體不適,只好斜靠著窗邊,看著浣花溪畔:「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鷘對沉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入小舟。」雖在亂世,自己與家人好歹在成都眾朋友幫忙下,總算有個棲身之所,已是萬幸,更多人流離失所,甚至喪失
Thumbnail
浣花溪寺窗外稀稀落落的下著雨,杜甫身體不適,只好斜靠著窗邊,看著浣花溪畔:「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鷘對沉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入小舟。」雖在亂世,自己與家人好歹在成都眾朋友幫忙下,總算有個棲身之所,已是萬幸,更多人流離失所,甚至喪失
Thumbnail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Thumbnail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Thumbnail
1. 離開黃州後的遊歷:兄弟相聚、晉謁王安石... 2.《漁家傲 千古龍蟠並虎踞》、《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小寒》、《如夢令》兩首
Thumbnail
1. 離開黃州後的遊歷:兄弟相聚、晉謁王安石... 2.《漁家傲 千古龍蟠並虎踞》、《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小寒》、《如夢令》兩首
Thumbnail
1. 東坡侍妾朝雲 2.《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黃州快哉亭記》
Thumbnail
1. 東坡侍妾朝雲 2.《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黃州快哉亭記》
Thumbnail
1. 時空流轉之悲 2.《洞仙歌 冰肌玉骨》
Thumbnail
1. 時空流轉之悲 2.《洞仙歌 冰肌玉骨》
Thumbnail
1. 東坡居士與雪堂 2.《江城子 夢中了了醉中醒》、《水龍吟 小舟橫截春江》
Thumbnail
1. 東坡居士與雪堂 2.《江城子 夢中了了醉中醒》、《水龍吟 小舟橫截春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