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空洞的大人,無法承接的陽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個人可能一輩子都在成為父母心中那個「完美」的孩子,那永遠缺口,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父母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或許每一個成年人,內心都還存在那個孩子,在某個陰暗處,等待著陽光普照。



在一片好評聲中走入戲院,看到字幕的最後一分鐘,卻帶著滿肚子的疑惑走出戲院...
看電影就是當下我所接收到的所有,比起來,我可能比較喜歡「一路順風」(唯一看過導演的另一部電影) ,雖然陽光普照的企圖心是較大的。
在教練場當教練的父親,有兩個天壤之別的兒子,一個是品學兼優的阿豪,卻因考不上醫學院選擇重考,一個是教唆人砍斷人手,送入少年教養院的不良品阿和。

影片開始即以中島長雄慣用的陰暗光影調色,預告了一場壓抑的家庭關係。


raw-image


陳以文演繹帶點窮酸,但有菱有角的中年男人絲絲入扣,很快可以捕捉到這樣的父親形象。對小兒子早已不抱任何企望,把人生的唯一光明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哥哥身上,但他也不曾真正去了解過阿豪,唯一做的事,是送他一本又一本的練車廠年曆日誌,上面寫著「把握時機、掌握方向」如同他對兒子的期盼,其實是對自己早已迷失方向的人生的期盼。


"爸 你來幹嘛?" "來看你一下,幫你送錢來" "筆記本不用就拿來當計算紙吧"


傳統台灣的中年男人從來不懂如何經營跟愛有關的事情,或許認為不需要,小孩只要讀好書就是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根本不管正在青春期的少年孩子們,正如何在找尋自我價值的生命迷宮中撞牆搏鬥,青春是有時看見絢爛花火迷失其中;有時在幽暗之中奮力爬行,而誰不是曾經這樣倖存而來?


阿文父權嗎?但在夫妻關係中又看不出他的權威,他的權威被當成笑話"我們都在背後笑你",我們是媽媽跟兒子們,既不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也幾乎不是支柱,跟老婆的關係疏離,老婆經常自作主張、先斬後奏。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空洞的、沒有價值感的中年男人,看似演技豐富,卻少了一點這個角色深沉的內在,以精準的表情或口氣,像個幽靈一樣飄來飄去。

柯淑勤的媽媽角色是我最不解的一個角色演繹,兒子坐牢、兒子搞大了未成年女生的肚子、兒子跳樓自殺,她總是冷靜地看待與接受一切的發生,從夫妻關係中也尋找不到這個女人的蛛絲馬跡,跟丈夫的關係冷處理、不抱怨、也不期待…

在幾個鮮明靈動的配角表現上,導演選擇以一個平靜的母親對照現實命運的殘酷,但卻因為太過隱晦的鏡頭與詮釋,無法帶動整部電影的深沉情感流動,導致在電影高潮,兩夫妻在刺眼陽光下的情緒崩潰戲,與應該看似要溫暖人心,釋懷一切的結尾,作為觀眾的我,都無法被融化。


raw-image

對琴姊角色的疑問一直到影片的結尾都無法被解釋,走出戲院,再仔細看看電影海報,突然有了靈光乍現…

偏心,不一定是對成績好的那個孩子。一個家庭出現一個敗家子機率很高,做為父母,有時反而會把心血放在那位敗家子身上,哥哥念建中台大有好工作,弟弟無所事事、事業不好,但父母卻把資源或關心放在弟弟身上,這樣的事情時有所聞,為什麼?因為擔心他不能過好人生,擔心有天父母不在了,這個孩子要怎麼辦?


電影英文片名是A Sun,諧音是A Son,呼應電影中爸爸說的;我只有一個兒子!而真正在媽媽心中的那「一個兒子」是誰?一向沉靜的媽媽,在跟小玉的阿姨說到阿和時,突然話多了,稍微有了臉上的光彩,"阿和從小很喜歡要我用腳踏車載他,不載他,他會鬧整晚。""當然不放心啊,但至少我陪著你一起不放心。"

可見阿和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是可以跟媽媽耍賴的孩子,媽媽去探監時,阿和叫媽媽買東買西的,媽媽笑了出來,阿和在跟媽媽撒嬌,媽媽是愛阿和的。把小玉帶在身邊,決定小玉的人生,媽媽其實是一個強勢的媽媽。

兒子對母親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全世界甘心被一個女人掌控,可能就是一個男人的母親---而琴姊知道。

也許琴姊自認自己的人生不怎麼樣,比不過別人,甚至比起她上班的酒店小姐也不一定比較好,但是她知道,她可以掌控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都渴望她的愛。


raw-image


官方海報上一家人合照,只有媽媽笑著,用手親密挽著阿和的手.....

若是從這樣的情感脈絡來看尾聲,或許我比較可以理解琴姊這個母親角色:

"媽媽,今天天氣好好,我們出去走走吧!”阿和跟母親撒嬌,阿和偷腳踏車,阿和用腳踏車載著媽媽,像小時候一樣,是他們母子的深深的情感連結,在陽光普照的街道上,光線灑在這個女人同樣無謂表情上,陰暗從別處爬了上來....


反觀阿豪,阿豪可能是裡面最沒有感受到愛的孩子,爸爸不懂表達愛,媽媽隱隱地偏心弟弟,弟弟打心底恨他。他「完美」但並非乖寶寶,他在課堂上反嗆老師,大人的世界,他有點看明白。

整部電影在阿豪死後,似乎是阿豪以一雙冷眼觀看著他家中發生的一切,他是帶著放棄離開,他成了天使,守護著他的家,也同時是心魔,帶給這個家深深的虧欠。

眾多演員的精采出演撐起了電影的深度,劉冠廷的菜頭,僅僅幾場戲,已經將菜頭這個悲劇人物立體刻畫,他冷血、沾上他沒好事,但你卻知道他也渴望愛,朋友的愛、父親的愛,甚至你會在意他的死亡,你會為他惋惜(即便知道他已無法回頭),是電影裡的亮點。


raw-image

許光漢的阿豪其實是最沒有陽光的人,他幾乎沒有笑過,他的迷惘與放棄掙扎,演出令人驚豔。巫建和的阿和不是笨孩子,否則他無法在監獄中生存並得到大家的尊敬,他機伶而不卑不亢的眼神,詮釋到位。

我最喜歡的戲是阿和跟父親在便利商店找零錢那場戲,巧妙的安排這對父子的生疏,最親密的家人,有多久沒有好好握握手? .


電影最後戲劇性地的反轉,阿文終於以自己教練的熟練開車技術,用最震撼的方式幫助自己的兒子,那是作為父親這個角色的覺醒,而在山上兩夫妻的崩潰,或許也是現代成年人內心的無助;當你也無法回答人生丟給你的問題時,你要如何教育你的孩子?當你對自己的人生也是充滿厭惡、無能為力,只能為了家庭撐下去時,如何在其中淬鍊出人生的智慧,去教育你的孩子?當你用情感的黑洞來綁架孩子時,要怎麼教會孩子真正的愛是甚麼?

終究我沒有被「陽光普照」感動,卻因看到網友們對這樣的家庭關係深有共鳴而有所反思--若是成年人心靈空洞,會豢養出怎樣的下一代?

每個人可能一輩子都在成為父母心中那個「完美」的孩子,那永遠缺口,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父母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或許每一個成年人,內心都還存在那個孩子,在某個陰暗處,等待著陽光普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百無聊賴子的電影沙龍
8會員
19內容數
2024/11/22
當眾多國片都似乎身懷重責大任,企圖影以載道,或聲光奪目,抑或用力地挖出他們的心,《女兒的女兒》以一種流動的、簡單的方式娓娓跟你說了一個故事,她是跟你說了,卻沒有任何企圖要改變你的任何觀點,回過頭,她好好地、輕輕地去過她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2
當眾多國片都似乎身懷重責大任,企圖影以載道,或聲光奪目,抑或用力地挖出他們的心,《女兒的女兒》以一種流動的、簡單的方式娓娓跟你說了一個故事,她是跟你說了,卻沒有任何企圖要改變你的任何觀點,回過頭,她好好地、輕輕地去過她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14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2024/08/14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2024/08/05
照緹導演拍攝的《睏寐之際》是一部非常溫柔的紀錄片。透過充滿詩意的鏡頭與運鏡,觀眾看到了每個角色與他的「房子」,深刻探討了房子與居住與臺灣整體社會的切片。導演捕捉到了自然感動的瞬間,提醒了人們對睡眠的重視。
Thumbnail
2024/08/05
照緹導演拍攝的《睏寐之際》是一部非常溫柔的紀錄片。透過充滿詩意的鏡頭與運鏡,觀眾看到了每個角色與他的「房子」,深刻探討了房子與居住與臺灣整體社會的切片。導演捕捉到了自然感動的瞬間,提醒了人們對睡眠的重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2019年在「金馬獎」勇奪五項大獎的電影,《陽光普照》。究竟這部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剪輯」的電影,究竟有著怎麼樣的魅力呢?讓我們從以下幾個面向切入討論。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2019年在「金馬獎」勇奪五項大獎的電影,《陽光普照》。究竟這部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剪輯」的電影,究竟有著怎麼樣的魅力呢?讓我們從以下幾個面向切入討論。
Thumbnail
改編自重松清同名小說的電影《鳶》,是繼2012年NHK及2013年TBS推出的日劇版之後,第三度影像化的作品。以父子親情為主軸,透過兒子的視角敘述自己自幼至青少年期與父親相依為命的點點滴滴。並且透過其他出場人物巧妙的帶出故事更深層的意義。
Thumbnail
改編自重松清同名小說的電影《鳶》,是繼2012年NHK及2013年TBS推出的日劇版之後,第三度影像化的作品。以父子親情為主軸,透過兒子的視角敘述自己自幼至青少年期與父親相依為命的點點滴滴。並且透過其他出場人物巧妙的帶出故事更深層的意義。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完美,需要陰影」 電影《陽光普照》描述一個四人家庭,爸爸是駕訓班教練,認為人生要「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哥哥陳建豪成績好,有望上醫學系,是爸爸的驕傲,而弟弟陳建和血氣方剛,進了少年輔育院,媽媽則默默維繫著在崩壞的家庭。 四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有苦難言 電影《陽光普照》的英文名稱是「A SUN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完美,需要陰影」 電影《陽光普照》描述一個四人家庭,爸爸是駕訓班教練,認為人生要「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哥哥陳建豪成績好,有望上醫學系,是爸爸的驕傲,而弟弟陳建和血氣方剛,進了少年輔育院,媽媽則默默維繫著在崩壞的家庭。 四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有苦難言 電影《陽光普照》的英文名稱是「A SUN
Thumbnail
      《陽光普照》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不少國內外獎項的關注,近日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候選名單,這部電影不告訴我們必須和解,而是教我們如何直面陰暗,藉著一個家庭崩裂後再次重整、幾個角色失序後得到救贖的過程,我完全能感受到片中那由苦澀、沉重轉化成的強大暖流被緩緩的、淡淡的帶進心裡。 Image
Thumbnail
      《陽光普照》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不少國內外獎項的關注,近日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候選名單,這部電影不告訴我們必須和解,而是教我們如何直面陰暗,藉著一個家庭崩裂後再次重整、幾個角色失序後得到救贖的過程,我完全能感受到片中那由苦澀、沉重轉化成的強大暖流被緩緩的、淡淡的帶進心裡。 Image
Thumbnail
每個人可能一輩子都在成為父母心中那個「完美」的孩子,那永遠缺口,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父母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或許每一個成年人,內心都還存在那個孩子,在某個陰暗處,等待著陽光普照。
Thumbnail
每個人可能一輩子都在成為父母心中那個「完美」的孩子,那永遠缺口,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父母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或許每一個成年人,內心都還存在那個孩子,在某個陰暗處,等待著陽光普照。
Thumbnail
今天是難得的休假日,跑去吃了久違的鼎旺麻辣鍋,這種任味覺放肆的感覺很好,吃的好飽,必須走一下,在街上小逛了逛,陽光小露了臉,氣溫不冷涼涼的,還真舒服,接著到松菸誠品去看這部上了一陣子的【陽光普照】。 這部片的執行真好,敘事的步調很穩,鏡頭好,美術也好,演員也都很棒...
Thumbnail
今天是難得的休假日,跑去吃了久違的鼎旺麻辣鍋,這種任味覺放肆的感覺很好,吃的好飽,必須走一下,在街上小逛了逛,陽光小露了臉,氣溫不冷涼涼的,還真舒服,接著到松菸誠品去看這部上了一陣子的【陽光普照】。 這部片的執行真好,敘事的步調很穩,鏡頭好,美術也好,演員也都很棒...
Thumbnail
我私心地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所形塑出來父親與母親的樣貌。那是慢慢靠近中年時,人才能懂得:並不是長大以後、成年以後、而立之年或是不惑之年,我們就真的懂得活著的所有道理、我們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不驚慌、不害怕、不軟弱、不哭泣的大人。我們認真面對自己心裡所有的感覺時,才能好好的表達出從來沒有表達過或理解過的情感
Thumbnail
我私心地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所形塑出來父親與母親的樣貌。那是慢慢靠近中年時,人才能懂得:並不是長大以後、成年以後、而立之年或是不惑之年,我們就真的懂得活著的所有道理、我們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不驚慌、不害怕、不軟弱、不哭泣的大人。我們認真面對自己心裡所有的感覺時,才能好好的表達出從來沒有表達過或理解過的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