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現代社會的人類共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小丑》Joker

Directed by: Todd Phillips
★★★★☆

「有時我會想,是只有我這麼認為,還是這世界已愈來愈瘋狂?」

「你根本沒在聽我說話。你只是每週問我一樣的問題,工作如何?有沒有負面想法?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負面想法。」

----------------------------

  《小丑》在美國上映前受到了一些疑慮,因其強大的煽動力不免讓人聯想起7年前的科羅拉多州電影院槍擊案,案發時正放映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對此,導演Todd Phillips表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缺愛、童年創傷和缺乏同情的世界,為何我們對一個白人男性狂殺300人的電影感到習以為常,卻會被描述社會邊緣人的悲劇故事冒犯到?這不是雙重標準嗎?

  而確實,我在觀影過程中情緒也深深地被煽動了,儘管身為安適的中產階級,和劇中男主角Arthur Fleck的生活環境相去甚遠,但心中那把仇富之火仍油然而生,甚至覺得Thomas Wayne那資本家的睥睨嘴臉,像極了台灣某以拼經濟之名行剝削勞工之實,還肖想掌握統治實權的政治人物。究竟這樣的「煽動力」從何而來?這樣的時代適合出現《小丑》這樣的電影嗎?抑或者是否得在這樣的時代才能產生出《小丑》?

raw-image

我們先撇開這些問題,來談談《小丑》是如何說好一個精彩的起源故事。
(由於筆者並未涉獵原著漫畫,以下討論將不會考慮漫畫和電影的差異,而會聚焦於電影劇情本身)

  曾經躍上大螢幕、為觀眾熟悉的小丑有四個版本:Jack Nicholson(出現於1989年《蝙蝠俠》,為Michael Keaton版蝙蝠俠的首部作品)、Heath Ledger(出現於2008年《黑暗騎士》,Christian Bale版蝙蝠俠的第二部作品)、Jared Leto(出現於2016年《自殺突擊隊》,隸屬於DC擴展宇宙),和本部《小丑》的Joaquin Phoenix。雖然有那麼多小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但觀眾對於小丑的過去和背景仍所知甚少,2019年的《小丑》是第一部小丑的起源故事,也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小丑在「成為小丑」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電影很聰明地將成為小丑(Joker)前的Arthur Fleck職業也設定為小丑(Clown),在中文語境底下可能聽起來沒什麼不同,但聽在英語使用者耳中,卻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Clown通常是指一種職業,也是我們印象中「小丑」會有的形象:紅鼻子、爆炸頭、畫得白白的臉妝,像「麥當勞叔叔」或《牠》中「it」的原型,Clown通常以身體喜劇、默劇的方式表演,不一定要講笑話,主要以嘲弄自己引人發笑。而電影中,Arthur其實不滿足於這個Clown的身分,他渴望變成單口喜劇演員(Stand-up Comedian,「博恩站起來」那種形式的表演),也就是不用華麗的裝扮和浮誇的肢體展現,而純粹用語言、幽默使人發笑的角色。因此Arthur時常拿著筆記本記錄可以使人發笑的段子,這個形象其實較接近”Joker”──以字面上來理解便是,A person who tells jokes──並且這些Jokes相較於嘲弄自己,大多是嘲弄他人的
在缺乏Stand up comedian的文化脈絡下,亞洲人初次接觸到”Joker”這個字彙往往是來自於撲克牌,撲克牌的三張人物牌J(Jack,國王的侍衛)、Q(Queen)、K(King)都是宮廷人物,因此可以合理推測Joker牌的原型是”Jester”,也就是宮廷裡的「弄臣」。

raw-image

  Jester的地位根據君王的喜好而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親近到互相稱呼名字的程度,雖然不至能參與政事討論,但是是能免去權貴間的迂迴縟節,在喜劇表演中誠實表達想法的人,這樣的形象也時常出現在歐洲文學,尤其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中──「看似行為荒唐古怪,卻在瘋言瘋語中道盡真相的傻子」,電影中的Arthur Fleck的行為也若有似無地呼應了這層古典文學式的定義──「以反秩序、反社會的方式指控社會出了問題,並建構屬於自己的秩序及正義」。

  因此我們可將《小丑》的電影結構收束成Arthur從Clown轉變至Joker的過程,一開始他聽從媽媽的話,當個稱職的Clown,用自身的力量讓人快樂、讓人笑,卻發現在那樣的時代下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如此單純的意念使他在人人自掃門前雪的社會中顯得像個異類,努力得不到回報,甚至招惹旁人的欺辱及算計,這讓他本想散播歡樂的意念反過頭吞噬自己,使他幻化成為Joker,只是投射向他人的不再是言語,而是暴力、混亂、死亡。

既然我沒辦法使你們發笑,那不如就讓你們來娛樂我吧。

  被銬上手銬坐在警車內的Joker,看向車窗外燒成一片的高譚市,「多麼美麗的景象啊」,在眾多試圖製造快樂的徒勞之後,終於,Arthur發自內心地笑了。

raw-image
raw-image

  雖是屬一屬二經典的反派,但很有趣地,如果故事前半段(情急之下開槍殺了第一人之前),Arthur遭遇挫折時有那麼一次成轉成積極向上的態度,或有那麼一個幫助他的人出現的話,他都可能走上「英雄」的道路。但事情並不如願,正如他向心理諮商社工說的「All I have are negative thoughts」,他的心中只剩一片渾沌,黑暗中,沒有任何人伸手援手,甚至連唯一親近的母親,都只是在加深Arthur對於Thomas Wayne和脫口秀主持人Murray的錯誤期待,而當這些期待的泡泡接二連三被戳破後,便招致了「毀滅」,進而變成徹底的「反派」。

  「反」派的路徑其實是和英雄相似的,只是走向了截然不同、位於光譜兩端的價值觀,一邊是「生存、拯救、秩序」、一邊是「死亡、毀滅、混亂」,如同自古阿波羅及酒神間永恆的糾葛難題,戲劇便從這正與反的矛盾中誕生。我們需要阿波羅正如我們需要酒神;我們需要Bruce Wayne正如同我們需要Joker,只是比起違反人性、崇尚情操的英雄,反派的力量反而更容易勾起人性中天生的邪惡,因此時至已有數不清的英雄起源的2019年的今天,我們才第一次看到真實且深刻的超級英雄漫畫中的「反派起源電影」。(《自殺突擊隊》那部搔不到癢處的大雜燴就不算了)

raw-image

  導演Todd Phillips稱《小丑》是獨立於DC擴展宇宙的「角色剖析」電影,但內容的層次其實不只停留在小丑這個角色的內心,而更偏向了「社會使然」,我甚至覺得《小丑》是很「社會學」的電影,一般我們在探討心理變態或殺人魔時,為了保障自身安全感,常會想盡辦法和該人劃清界線,因而將他們行為動機全歸因於個人乃至他們的家庭及生活圈,但《小丑》這部電影卻很大膽地探究了造成殺人魔的複雜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社會本身,而凡是身為社會的一份子,都難以完全撇清責任。

  所以,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煽動性」究竟從何而來呢?我認為便是電影用了類似英雄的角色曲線來建構Arthur Fleck這個人。我們跟著Arthur期望,也跟著他被狠狠踹到地上;我們都希望他能得到認同及幸福,但最終卻什麼都沒有,而這個阻撓故事走向我們所習慣的幸福美滿、英雄式結局的,居然就是我們每天身在其中的社會。期待無法達成的失落,加上「社會」這個對Arthur而言的最大反派的似曾相識感、無法撇清感,便形成了強大的情緒煽動──我們既對劇情中欺負藐視Arthur的人感到憤怒;也為自己可能就是那些擊垮他的人之一感到惶恐。

  所以,《小丑》是神作嗎?通常,經典都是得經過時間淬鍊的,姑且不論是否可以在電影推出的當下即判斷它為神作(當然,還是有些許例外,如去年金獅獎得主《羅馬》),我仍能肯定地說,《小丑》的誕生是有它的時代意義的。近年來可以發現在大影展獲肯定、又在一般觀眾間話題及口碑延燒的電影,都有相似的主題──「社會底層、貧窮、貧富差距、邊緣人」,《小偷家族》、《燃燒烈愛》、《寄生上流》皆如此,當跨國家、跨類型的作品都出現相似的議題時,便知道這議題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普世的課題了。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小丑》不僅適合出現在這個時代,也必須出現在這個時代。英雄式的殺人不會勾起觀眾的仇恨,是因為角色離我們太遠;但《小丑》卻描繪了可能就在社會角落的人、說出了可能會真實發生的事(儘管是以較誇張、渲染的方式),而「真實」,往往是最難以直視的。

  當人們會擔心有人去實踐這份「想像中的真實」時,是否就代表社會真的病了?不夠安全了?無法去接住遊蕩在想像與真實間的脆弱靈魂了?正是這個時代建構出了《小丑》,它猶如一計直敲腦門的警世鐘,提醒我們必須去正視屬於現代社會的人類共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神沒有咖啡館的沙龍
107會員
33內容數
不會有院線片速報,出文速度慢,但字字真心誠意。 戲劇系背景,評論會著重在劇本結構和表演分析上。(以及電影的橫向縱向連結、幕後趣聞小八卦等) 討厭掉書袋,只是個電影宅,不是文青。
2025/01/09
觀賞《曦曦》前,本以為是部介紹「曦曦」這名旅歐中國籍即興表演藝術家的人物紀錄片,看著看著,發現我們所見、所聞、所理解的,都是導演吳璠眼中的曦曦,再看著看著,更發現本片主軸並非僅限於「曦曦」、「吳璠」兩個點狀人物,而旨在探討「曦曦與吳璠」之間線狀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1/09
觀賞《曦曦》前,本以為是部介紹「曦曦」這名旅歐中國籍即興表演藝術家的人物紀錄片,看著看著,發現我們所見、所聞、所理解的,都是導演吳璠眼中的曦曦,再看著看著,更發現本片主軸並非僅限於「曦曦」、「吳璠」兩個點狀人物,而旨在探討「曦曦與吳璠」之間線狀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0/18
個人認為,《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加上《雪水消融的季節》,才算完整構成了這個創作行動,兩者缺一不可,但各自的目的及主角不同,書是為了彌補劉宸君太早離世的遺憾,令世人知悉他敏銳細膩的好文采;紀錄片則是屬於羅苡珊的......
Thumbnail
2024/10/18
個人認為,《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加上《雪水消融的季節》,才算完整構成了這個創作行動,兩者缺一不可,但各自的目的及主角不同,書是為了彌補劉宸君太早離世的遺憾,令世人知悉他敏銳細膩的好文采;紀錄片則是屬於羅苡珊的......
Thumbnail
2020/04/06
 拉娜似乎就是不能明白,當人們提出「想聽真話」時,並不真的期望聽到「真話」,而是希冀你能說出他們「想聽的話」,以鞏固內心中搖搖欲墜的「真實」。
Thumbnail
2020/04/06
 拉娜似乎就是不能明白,當人們提出「想聽真話」時,並不真的期望聽到「真話」,而是希冀你能說出他們「想聽的話」,以鞏固內心中搖搖欲墜的「真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形容這部電影? 我想這是關於這個世界與他所一直忽視的那些人和他們的無助與孤獨 一直以來DC都沒有針對小丑的真實身份作出解釋,但這也代表小丑的真實身分其實並不重要,他是個時代的產物,就像這個電影敘述著Arthur Fleck走向瘋狂。
Thumbnail
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形容這部電影? 我想這是關於這個世界與他所一直忽視的那些人和他們的無助與孤獨 一直以來DC都沒有針對小丑的真實身份作出解釋,但這也代表小丑的真實身分其實並不重要,他是個時代的產物,就像這個電影敘述著Arthur Fleck走向瘋狂。
Thumbnail
小丑。這位我們1966年就被搬上大螢幕的反派角色,擺脫了蝙蝠俠做搭配(又或許沒有完全擺脫...?),如今推出了獨立作品,我得直說,《小丑》它並不是一部很「大眾化」的作品。
Thumbnail
小丑。這位我們1966年就被搬上大螢幕的反派角色,擺脫了蝙蝠俠做搭配(又或許沒有完全擺脫...?),如今推出了獨立作品,我得直說,《小丑》它並不是一部很「大眾化」的作品。
Thumbnail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Thumbnail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Thumbnail
Joker 小丑 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沒有之一 可是它就像一杯發酸的牛奶 結塊發臭 難以吞嚥 看了前二十分鐘 一直到他帶槍去幼兒園表演被發現 之後被辭退 我再也看不下去 好令人生厭的角色 笑屁啊笑 笑得很討人厭 一身猥瑣 一點討人喜歡的點都沒有 我只想跟路人一樣暴打他 就這樣停滯了近一個月
Thumbnail
Joker 小丑 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沒有之一 可是它就像一杯發酸的牛奶 結塊發臭 難以吞嚥 看了前二十分鐘 一直到他帶槍去幼兒園表演被發現 之後被辭退 我再也看不下去 好令人生厭的角色 笑屁啊笑 笑得很討人厭 一身猥瑣 一點討人喜歡的點都沒有 我只想跟路人一樣暴打他 就這樣停滯了近一個月
Thumbnail
既然我沒辦法使你們發笑,那不如就讓你們來娛樂我吧。 被銬上手銬坐在警車內的Joker,看向車窗外燒成一片的高譚市,「多麼美麗的景象啊」,在眾多試圖製造快樂的徒勞之後,終於,Arthur發自內心地笑了。
Thumbnail
既然我沒辦法使你們發笑,那不如就讓你們來娛樂我吧。 被銬上手銬坐在警車內的Joker,看向車窗外燒成一片的高譚市,「多麼美麗的景象啊」,在眾多試圖製造快樂的徒勞之後,終於,Arthur發自內心地笑了。
Thumbnail
近年來DC改編而成電影比起漫威改編而成電影來得慘淡, 不過在近來一套風格與一般DC改編電影不一樣的電影上映後, 引來一陣風潮和熱議, 那就是講述蝙蝠俠死敵 - 小丑(JOKER)的前傳電影。與小時候所看的小丑因跌入化學爐而變成身心扭曲的小丑不一樣, 這是一部由大城市下一名小人物被壓迫下而成為犯罪王子
Thumbnail
近年來DC改編而成電影比起漫威改編而成電影來得慘淡, 不過在近來一套風格與一般DC改編電影不一樣的電影上映後, 引來一陣風潮和熱議, 那就是講述蝙蝠俠死敵 - 小丑(JOKER)的前傳電影。與小時候所看的小丑因跌入化學爐而變成身心扭曲的小丑不一樣, 這是一部由大城市下一名小人物被壓迫下而成為犯罪王子
Thumbnail
你可以評斷這是部瀰漫著虛無氣味的電影,也可以定調這是場酸澀地面對宿命的悲劇,自然也能認定這是件藝術與情感表現兼具的作品。與此之際,更應該進入視閾的是,這是個冷酷異境裡個體的編年史,寫盡所有關於追求、關於窮心竭力、關於抵抗與同意的交錯糾合。
Thumbnail
你可以評斷這是部瀰漫著虛無氣味的電影,也可以定調這是場酸澀地面對宿命的悲劇,自然也能認定這是件藝術與情感表現兼具的作品。與此之際,更應該進入視閾的是,這是個冷酷異境裡個體的編年史,寫盡所有關於追求、關於窮心竭力、關於抵抗與同意的交錯糾合。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Fred 小丑,蝙蝠俠永遠的對手,這位形貌特異且服儀講究的絕世狂人,在群魔割據的高譚中,坐擁不容質疑的無上王座,他的所作所為,能讓你最可怕的夢魘,瞬間顯得黯然失色,一聲狂笑,便足以抹除你臉上僅存的歡樂,漆上慘白色的恐懼。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Fred 小丑,蝙蝠俠永遠的對手,這位形貌特異且服儀講究的絕世狂人,在群魔割據的高譚中,坐擁不容質疑的無上王座,他的所作所為,能讓你最可怕的夢魘,瞬間顯得黯然失色,一聲狂笑,便足以抹除你臉上僅存的歡樂,漆上慘白色的恐懼。
Thumbnail
這是個寓言故事,關於同理心。電影以患者視角展開敘述,小丑或許是瘋狂的,亞瑟卻著實是悲憫、需要同理的。於是,文本自然成為不可靠的敘事者。
Thumbnail
這是個寓言故事,關於同理心。電影以患者視角展開敘述,小丑或許是瘋狂的,亞瑟卻著實是悲憫、需要同理的。於是,文本自然成為不可靠的敘事者。
Thumbnail
小丑前身的這個凡人亞瑟佛萊克,是如此單薄。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連最瘋狂的時刻都處在玩弄愚民的制高點,而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渺小卑微,是在犯罪狂歡浪潮中意外被拱上浪尖的愚人節國王。他的邪惡不是屬於未知的恐怖,也不是來自自身疾病,而是要怪罪世界太荒誕,讓簡單的心無所適從,不在沈默中滅亡,只能在沈默中爆發。
Thumbnail
小丑前身的這個凡人亞瑟佛萊克,是如此單薄。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連最瘋狂的時刻都處在玩弄愚民的制高點,而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渺小卑微,是在犯罪狂歡浪潮中意外被拱上浪尖的愚人節國王。他的邪惡不是屬於未知的恐怖,也不是來自自身疾病,而是要怪罪世界太荒誕,讓簡單的心無所適從,不在沈默中滅亡,只能在沈默中爆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