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當長輩需要照顧,會面臨那些問題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根據康健雜誌特刊94號整理指出,當長輩面臨需要長期照顧服務時,最容易面臨的問題的有哪些呢?

▲住院期間:
(1)家人之間,照顧責任該怎麼分攤呢? (2)哪些事情必須出院前就準備? (3)如果父母無法自行管理財務該怎麼辦呢?

▲出院準備:
(1)尋找政府長照資源有什麼可以用? (2)資源要怎麼申請? (3)遇到問題該找誰詢問?

▲出院後依失能程度區分為輕度失能以及中、重度失能來決定照顧方式? 輕度失能會建議在家照顧,會面臨二個問題? (1)如為失智或失能要如何照顧? (2)要怎麼恢復生活功能? 如為中、重度失能則要考量的是要住機構或是在家照顧,所要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依住機構而言,所要面臨的問題是該送機構嗎?如果是那又要如何挑選機構呢?反之,如果想要在家照顧則要考量的是何時需要請看護?如果短期需要人協助該怎麼辦?

▲最後,在照顧的過程中如有異狀則要考量的因素是? (1)哪些時候該看急診 (2)選擇就醫時該注意些什麼? (3)最後則是要思考如果到了最後一刻該選擇繼續還是放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祺紋藝軾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老!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老化!是一個社會議題 歡銀光齡這個專題記錄了跟┌老」相關的文章,讓我們一起歡迎光臨樂齡時代吧~
祺紋藝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3
陳秘書長在「NGO名人開講」活動分享與全球照顧者組織交流經驗,以及世界各國支持家庭照顧、科技創新減輕照顧壓力、平衡工作與照顧等議題,並指出我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老人及身心障礙者,仰賴「家庭照顧者」甚深,其中約7成是女性,平均照顧9.9年,每天照顧達13.6小時,其身心、經濟及家庭關係都承受極大壓
Thumbnail
2020/02/13
陳秘書長在「NGO名人開講」活動分享與全球照顧者組織交流經驗,以及世界各國支持家庭照顧、科技創新減輕照顧壓力、平衡工作與照顧等議題,並指出我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老人及身心障礙者,仰賴「家庭照顧者」甚深,其中約7成是女性,平均照顧9.9年,每天照顧達13.6小時,其身心、經濟及家庭關係都承受極大壓
Thumbnail
2020/02/09
還記得「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個品牌廣告嗎?當年,這個廣告紅極一時,深入人心。但多喝水就真的沒事嗎?其實 ,喝水的學問可大了,除了,要注意喝足飲水量以及喝水的時機點也是很重要的。人一旦缺水,還容易影響大腦認知功能下降,在不知不覺中,對大腦也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正確喝水也能有效遠離失智症,尤其,
Thumbnail
2020/02/09
還記得「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個品牌廣告嗎?當年,這個廣告紅極一時,深入人心。但多喝水就真的沒事嗎?其實 ,喝水的學問可大了,除了,要注意喝足飲水量以及喝水的時機點也是很重要的。人一旦缺水,還容易影響大腦認知功能下降,在不知不覺中,對大腦也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正確喝水也能有效遠離失智症,尤其,
Thumbnail
2020/02/06
愛是什麼?愛有顏色嗎?如果有,是紅色?綠色?還是白色呢?而擔任橋樑的長照2.0服務串起愛的循環,也帶來人們願景與未來 隨著長照2.0上路,將長照區分為ABC同時也串起愛的循環,也帶給人們願景與未來,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是長照計畫2.0的目標,蘇興中說,對民眾最好的長照服務,就是能運用政府資源、結
Thumbnail
2020/02/06
愛是什麼?愛有顏色嗎?如果有,是紅色?綠色?還是白色呢?而擔任橋樑的長照2.0服務串起愛的循環,也帶來人們願景與未來 隨著長照2.0上路,將長照區分為ABC同時也串起愛的循環,也帶給人們願景與未來,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是長照計畫2.0的目標,蘇興中說,對民眾最好的長照服務,就是能運用政府資源、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醫療團隊進行評估,當生活功能無自理能力且有24小時協助,或是有特定項目之身心障礙證明或失智症者經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診斷證明就就能申請外籍看護。 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失能等級第2級(含)以上,還可使用照顧服務外的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及喘息服務。就是說長照2.
Thumbnail
透過醫療團隊進行評估,當生活功能無自理能力且有24小時協助,或是有特定項目之身心障礙證明或失智症者經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診斷證明就就能申請外籍看護。 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失能等級第2級(含)以上,還可使用照顧服務外的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及喘息服務。就是說長照2.
Thumbnail
高齡居家照護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議題,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面對長輩的日常生活照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高齡居家照護的相關問題,包括其優點、挑戰以及應對方法。
Thumbnail
高齡居家照護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議題,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面對長輩的日常生活照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高齡居家照護的相關問題,包括其優點、挑戰以及應對方法。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可能會面臨身體上許多的不便,甚至患上一些慢性病,他們也因此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而這時,選擇居家照護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可能會面臨身體上許多的不便,甚至患上一些慢性病,他們也因此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而這時,選擇居家照護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當長輩身體不適,兒女第一個念頭就是帶去看醫生。聽起來容易,倘若是一般上班族,得請假陪同看診、檢查,對於需要養家活口的青壯年來說,也是無形中的負擔,如何妥善照顧爸媽,更成為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當長輩身體不適,兒女第一個念頭就是帶去看醫生。聽起來容易,倘若是一般上班族,得請假陪同看診、檢查,對於需要養家活口的青壯年來說,也是無形中的負擔,如何妥善照顧爸媽,更成為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對於行動不便或是重症臥床的病人,看病是一條艱難的路,除了每次看病需要勞師動眾外,有時連上下樓梯都是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過去全民健保有陸續推動7項居家醫療照護,包括:行動不便患者一般居家照護、慢性精神病患居家治療、呼吸器依賴患者居家照護、末期病患安寧療護等,幫助有需要的民眾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對於行動不便或是重症臥床的病人,看病是一條艱難的路,除了每次看病需要勞師動眾外,有時連上下樓梯都是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過去全民健保有陸續推動7項居家醫療照護,包括:行動不便患者一般居家照護、慢性精神病患居家治療、呼吸器依賴患者居家照護、末期病患安寧療護等,幫助有需要的民眾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有很多經濟上有困難的家庭,當家中長輩因病住院的時候,由於無力承擔相關的看護費用,變成必須要由家屬來顧或是根本無人照顧,不僅造成照顧人力上的不確定,對於長者的復原也會受到影響。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針對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老人傷病住院醫療及看護費用補助,只是金額跟條件個縣市都不大相同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有很多經濟上有困難的家庭,當家中長輩因病住院的時候,由於無力承擔相關的看護費用,變成必須要由家屬來顧或是根本無人照顧,不僅造成照顧人力上的不確定,對於長者的復原也會受到影響。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針對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老人傷病住院醫療及看護費用補助,只是金額跟條件個縣市都不大相同
Thumbnail
現今社會生活的成本愈來愈高,大部分都是雙薪家庭,甚至連阿公阿嬤可能都還沒有退休,家中只要有一位生病,會讓整個家庭陷入工作、照護患者,蠟燭兩頭燒的局面。我曾經認為我應該可以照護和工作兩邊兼顧,後來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事,結局就是長輩也照顧的手忙腳亂,工作不管是時間或是薪水,最後都會讓自己陷入一個無法兼顧
Thumbnail
現今社會生活的成本愈來愈高,大部分都是雙薪家庭,甚至連阿公阿嬤可能都還沒有退休,家中只要有一位生病,會讓整個家庭陷入工作、照護患者,蠟燭兩頭燒的局面。我曾經認為我應該可以照護和工作兩邊兼顧,後來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事,結局就是長輩也照顧的手忙腳亂,工作不管是時間或是薪水,最後都會讓自己陷入一個無法兼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