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凡事都推給文化差異,那文化的存在也太可憐了。
廣義的文化泛指飲食、語言、傳統習俗、藝術、視覺、聽覺... 林林總總的元素組織而成,然後影響著一個區域或是跨區域的民族。
但我能理解,異國婚姻中的大小事都能跟文化扯上關係。但情感關係中的兩人即便是來自相同的母語國,生活上一樣會有所摩擦與彼此需要適應的地方。
對我來說,文化就是一種「生活集大成」。
正是踏入婚姻不到半年,每當聽到或是看到同樣也是跨文化婚姻的太太們討論生活話題,總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文化差異。但總是沒有人解釋,到底差在哪裡。從大方向看,語言的不同就是一種文化差異,溝通的方式、用詞的精準度,很多話中有話也只有母語人士才能懂得,也很難用另一種語言解釋。
但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都是小細節。就我而言,我會把文化差異解讀成生活方式的差異。與其說生活,倒不如說是習慣。很多習慣就是從小看著大人們怎麼做,然後順勢而為就跟著做了、自然就習慣了,習慣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然後習慣這件事,就很難解釋了。
放大看群體生活,瑞士交通運輸因為精準的到站、離站,甚至在 SBB Moblie (瑞士國鐵 SBB 的應用程式,使用者能查詢時間、購買車票同時還能提供使用者最快速省時的通勤安排) 上的指引,精準的到站、離站時間幾乎未有任何差錯。因此養成了人們提早安排好各項行程、守時與規律的生活。縮小看家庭生活,商店傍晚就打烊,週日沒有營業,提供家庭的相處時光。這些也是文化,但同時也是生活習慣的養成。
很多習慣養成,是很難改變。就像早餐後一定要來一杯咖啡,然後就成了習慣。越來越多人養成早餐前後一杯咖啡,就成了一種文化。
所以我要說的是,面對異國生長背景的另一半,很多事確實是「文化」所致,但如果都推給文化差異,內心自然有一關會過不去。不如設想成是彼此生活習慣差異,這樣適應異國生活、異國伴侶的大小日常,自然心裏就會舒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