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親中影人部份特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非常突然》,突然愛國、突然當護旗手如彭浩翔,當然也有部份影人一直都是親中,他們是左派學校或機構如銀都出身,但更多的是本來沒有表明立場,甚至曾拍攝諷刺大陸的電影如《國產凌凌漆》的李力持。他們為何突然「愛國」,相信與利益有關。

二・長期身在大陸

跟以往的親中影人不同,當今香港親中影人,有不少長居大陸、或長期在大陸工作,親中立場有利自己。鑑於利益關係,他們不能得罪大陸政府,以免失去大陸的電影拍攝機會、或影響其電影在大陸公映,甚至需要向有關部門獻媚,才能確保其電影的製作順利,情況有如被指完成多時的《深夜食堂》,直到導演梁家輝出席撐警活動後,才能確實在大陸的上映日期。

三・支持中港電影融合

香港親中影人對中國電影發展十分樂觀,因此支持中港兩地電影業、甚至各行各業融合,認為這是大勢所趨。香港電影工作者、特別是年青一輩,一定要注重大陸市場,學好普通話,裝備自己以方便在大陸發展。

親中影人多參與合拍片及大製作,他們需要大陸的資金,本地資金不足以支持他們的大型製作,因此他們立場上需要親中,以方便工作。部份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票房不斷破紀錄,中國會發展成世界另一個電影中心,甚至超越荷里活⋯⋯

四・重視中國就是國際視野

親中影人認為青年影人應在大陸發展,不能得罪有關部門,因此,他們討厭年青人對政府及大陸的批評。親中影人認為,大陸日益進步,年青人的眼界應放在大陸,依靠及信任大陸是最好的出路,大陸就是未來,是世界的未來,外國人也愈來愈重視中國市場。年青人討厭大陸,是灰淺的見解,所以部份親中影人認為現今香港年青人眼光短淺,不及大陸青年。

五・在香港公開場合說普通話

當有涉及中港兩地的電影座談會在香港舉行時,不少親中影人都以在場有不少大陸人為理由,選擇以普通話發言,即使現場設有即時傳譯也仍舊使用普通話。此外,由於他們長期在大陸工作,熟悉大陸用語,即使來到香港,也會用廣東話說出大陸用詞,或許是長期在大陸而潛然默化吧。

總結:後輩的壞榜樣

一個行業內有不同立場的人本來十分正常,親中也好,甚麼立場也好,這是個人見解,大家本可互相尊重,至少做到河水不犯井水,但是部份親中影人以自己作為前輩的身份,為後輩作出壞榜樣如因私利突然愛國、或誤人子弟的指大家要有國際視野,而所謂的國際視野就是放眼中國的話,這是香港電影發展的不幸。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他們,但至少要做好自己,免受污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記電影會:袁廸旗
24會員
48內容數
袁廸旗,「筆記電影會」召集人,影視工作者,眼見香港影視業問題多多,因此撰文分析及批評現今香港影視問題,希望問題得到大眾注意。
2023/12/29
2023年的香港電影可謂不乏話題、甚或特殊的一年。年初《毒舌大狀》破香港票房紀錄,甚至有人高呼香港電影踏入小陽春;但到下半年已明顯後勁不繼。另外也有過往較少出現的議題如紀錄片倫理、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香港代表等爭議。不過在筆者看來,2023年香港電影情況,在之後會如何發展呢?筆者當中有不少疑問
Thumbnail
2023/12/29
2023年的香港電影可謂不乏話題、甚或特殊的一年。年初《毒舌大狀》破香港票房紀錄,甚至有人高呼香港電影踏入小陽春;但到下半年已明顯後勁不繼。另外也有過往較少出現的議題如紀錄片倫理、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香港代表等爭議。不過在筆者看來,2023年香港電影情況,在之後會如何發展呢?筆者當中有不少疑問
Thumbnail
2022/10/25
最近《明日戰記》及《飯戲攻心》兩齣港產片票房成績優異,讓部分人士再度高呼港產片復興的聲音。不過,筆者對此反應頗為反感,明顯地把電影業的復興看得非常簡單,以為高票房就代表電影業發展良好,實際香港電影業仍充滿隱憂。 一.不客觀的票房成績 《明日戰記》、《飯戲攻心》,乃至《闔家辣》和《阿媽有咗第二個》也有
Thumbnail
2022/10/25
最近《明日戰記》及《飯戲攻心》兩齣港產片票房成績優異,讓部分人士再度高呼港產片復興的聲音。不過,筆者對此反應頗為反感,明顯地把電影業的復興看得非常簡單,以為高票房就代表電影業發展良好,實際香港電影業仍充滿隱憂。 一.不客觀的票房成績 《明日戰記》、《飯戲攻心》,乃至《闔家辣》和《阿媽有咗第二個》也有
Thumbnail
2022/07/13
近日有人發表電影宣言,如果計算近年香港出現過的電影宣言,以及與宣言性質相類似的的聯署、聲明,甚至評論及報導,你會發覺相關的文章數目不少⋯⋯ 這不只是電影界在變動,而是整個香港藝術文化慢慢引起的轉變,電影只是其中一環,政治問題是重要的漣漪。
Thumbnail
2022/07/13
近日有人發表電影宣言,如果計算近年香港出現過的電影宣言,以及與宣言性質相類似的的聯署、聲明,甚至評論及報導,你會發覺相關的文章數目不少⋯⋯ 這不只是電影界在變動,而是整個香港藝術文化慢慢引起的轉變,電影只是其中一環,政治問題是重要的漣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轉眼間,距離《英雄本色》上映已經快要三十六年了,時代變遷,香港的社會在這些年間急速轉變。香港有著更多的外籍居民,但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機會在銀幕上出現,直至《手捲煙》。
Thumbnail
轉眼間,距離《英雄本色》上映已經快要三十六年了,時代變遷,香港的社會在這些年間急速轉變。香港有著更多的外籍居民,但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機會在銀幕上出現,直至《手捲煙》。
Thumbnail
《手捲煙》為香港新生代導演陳健朗的處女作,去年一舉入圍包括金馬57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項大獎,最後雖然全數槓龜,卻為港片創下相隔多年的佳績。 此片拍攝期間與反送中運動有所重疊,雖對於事件隻字未提,地景、服裝卻都與社會現況不謀而合,旁觀者的視角清晰客觀卻也看得見關懷。 收留文尼(左
Thumbnail
《手捲煙》為香港新生代導演陳健朗的處女作,去年一舉入圍包括金馬57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項大獎,最後雖然全數槓龜,卻為港片創下相隔多年的佳績。 此片拍攝期間與反送中運動有所重疊,雖對於事件隻字未提,地景、服裝卻都與社會現況不謀而合,旁觀者的視角清晰客觀卻也看得見關懷。 收留文尼(左
Thumbnail
作為台灣人代表,他袖手旁觀,猶如上帝笑傲江湖,還撂下一句「你們香港人,只會自己人打自己人。」完全是旁觀者的一語道破,說著事不關己的風涼話。作為台灣人,看到這幕不禁感到尷尬,一種被哭訴著指控的羞愧感油然而生。原來我們的位置這麼遠那麼近,始終遊走在外圍觀摩,明明是想趨吉避凶,卻一副參透天理的姿態隔岸觀火
Thumbnail
作為台灣人代表,他袖手旁觀,猶如上帝笑傲江湖,還撂下一句「你們香港人,只會自己人打自己人。」完全是旁觀者的一語道破,說著事不關己的風涼話。作為台灣人,看到這幕不禁感到尷尬,一種被哭訴著指控的羞愧感油然而生。原來我們的位置這麼遠那麼近,始終遊走在外圍觀摩,明明是想趨吉避凶,卻一副參透天理的姿態隔岸觀火
Thumbnail
一開始,我沒打算看《手捲煙》。很不巧,對「定義」香港電影的兩大片種:黑幫警匪片和周星馳笑片都不感興趣。亦因此,對於似乎講述幫派仇殺的《手捲煙》觀看意欲不大。直到不斷看到朋友和各專頁的推薦,得知主角是退伍華籍英兵及南亞裔青年,借兩人的獨特身份,講香港與香港人的前世今生。加上好奇演員出身的陳健朗首次執導
Thumbnail
一開始,我沒打算看《手捲煙》。很不巧,對「定義」香港電影的兩大片種:黑幫警匪片和周星馳笑片都不感興趣。亦因此,對於似乎講述幫派仇殺的《手捲煙》觀看意欲不大。直到不斷看到朋友和各專頁的推薦,得知主角是退伍華籍英兵及南亞裔青年,借兩人的獨特身份,講香港與香港人的前世今生。加上好奇演員出身的陳健朗首次執導
Thumbnail
2019年6月9日民陣的百萬人大遊行及12日的暴力衝突後,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已屆一年,一次又一次的事件,連儂牆遍地出現、元朗襲擊事件、理大與中大的衝突……那一聲聲「撐香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呼漸次消失......
Thumbnail
2019年6月9日民陣的百萬人大遊行及12日的暴力衝突後,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已屆一年,一次又一次的事件,連儂牆遍地出現、元朗襲擊事件、理大與中大的衝突……那一聲聲「撐香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呼漸次消失......
Thumbnail
《2047》的開首請來兩位世代的學者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出發,剖析出各自眼中的香港現況與未來想像。什麼是香港人,身份認同該以什麼為基礎劃分。愛國是否等於愛黨。當中港矛盾衝突走到盡頭,兩者本是並存的身份認同是否就會必然的被切割?在北京的統治下,香港人又能否擁有自決的選擇?過去如同中西矛盾緩衝區的香港,未來
Thumbnail
《2047》的開首請來兩位世代的學者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出發,剖析出各自眼中的香港現況與未來想像。什麼是香港人,身份認同該以什麼為基礎劃分。愛國是否等於愛黨。當中港矛盾衝突走到盡頭,兩者本是並存的身份認同是否就會必然的被切割?在北京的統治下,香港人又能否擁有自決的選擇?過去如同中西矛盾緩衝區的香港,未來
Thumbnail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Thumbnail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Thumbnail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
Thumbnail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